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音樂流媒體巨頭Spotify選擇直接上市 到底動了誰的乳酪?

音樂流媒體巨頭Spotify選擇直接上市 到底動了誰的乳酪?

美國當地時間周二,音樂流媒體巨頭Spotify搖身一變,成為一家上市公司。截至周二收盤,Spotify股價為149.01美元,市值達到了265.4億美元。

據數據服務公司Dealogic,按交易第一天結束後的市值計算,Spotify上市規模在科技行業IPO歷史上能排到第八,排在該公司前面的是2004年上市的谷歌。

Spotify上市之路可謂獨闢蹊徑,在為其他初創企業提供了參考的同時,也對華爾街投行的核心業務帶來了新威脅。

Spotify不走尋常路,選擇少見的直接上市,放棄了投行的承銷,也不尋求為自己募集任何資金。通過這一過程,Spotify省下了大量的費用,與此同時也讓僱員和早期投資者有機會套現獲利。

Spotify這種做法或將導致更多公司效仿。不少初創企業有風投支持,手中握有大量現金,不急於募集資金,但他們或許希望能提供一種讓僱員和投資方退出的方式。直接上市就是不錯的選擇,能少花錢讓持股人兌現自己的收益。

在過去的一年中,Spotify一直和紐約證券交易所就這種非傳統的上市模式進行接觸。紐交所總裁湯姆-法利(Tom Farley)周二就表示,在Spotify成功登陸紐交所後,有不少公司問詢這種直接上市的過程。

數據研究機構PitchBook的一位風投分析師表示,Spotify上市並未一帆風順,但目前早期的情況看來,這家公司直接上市的嘗試可以稱得上成功。

也有分析師稱,Spotify選擇這種直接上市的模式是否算得上成功,還得看該公司未來幾周的股價表現。

不過,雁過拔毛。華爾街銀行還是Spotify上市過程中掙了一筆小錢,但比起常規的IPO少多了。Spotify付給了高盛、摩根士丹利以及Allen & Co.等顧問公司共計約3600萬美元。相比之下,焚照片分享應用Snapchat母公司Snap去年3月上市,付給承銷商總計近1億美元費用。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另外需要提到的一點是,Spotify高管並沒有按照慣例來到紐交所進行敲鐘儀式。對此,Spotify首席執行官丹尼爾-艾克(Daniel Ek)在博客中寫道:「通常,公司要進行上市敲鐘儀式,但Spotify從來不走尋常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不樊和樊遇黃 的精彩文章:

三星和蘋果有了共同的煩心事 翻新機價廉物美打壓新手機銷量
頂級科技人才全球搶 日本公司也在加碼開出1億日元年薪

TAG:黃不樊和樊遇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