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毀容的教訓告訴你,新炒的綠茶該不該喝?

毀容的教訓告訴你,新炒的綠茶該不該喝?

懂茶帝,邀請專業人士為茶友答疑解惑。我們的原則是:不忽悠,不賣弄,不惡意攻擊,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觀、中立地回答您的問題。即使是一些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我們也會盡量做到客觀。

近幾日,小懂在網上看到一組無人機往返於獅峰山與炒茶中心之間的照片。

原來是用無人機將新採摘下的獅峰龍井鮮葉運輸下山,隨後再進行攤曬,炒制。當地的茶農表示:「不到兩分鐘就送到了,以前最少需要兩個小時。」所以頭茶也會至少提前兩個小時上市。

這麼奢侈的操作,上一次見到應該是在中秋運送大閘蟹……

為保證茶葉新鮮,採茶工上山采三四個小時後,就得趕緊把茶葉背下山,無人機確實減輕了工人的勞累。

但有很多網友表示,更希望無人機用在送貨上,在龍井做好後的極短時間內,就送到自己的玻璃杯中。那問題來了,新炒好的綠茶立即喝,到底好不好呢?

我們都知道剛做好的岩茶,因為焙火的工序導致茶葉「火氣」很大,一般要放上一段時間品飲,不僅口感好,對身體也有好處;其實新炒出的綠茶,也帶有火氣。

在碧螺村時,小懂第一天就連續喝了三家茶店新炒出的碧螺春,其中有一款還是鍋底茶……

喝的時候除了香沒有別的感覺,等到晚上睡覺時發現,臉上居然冒出兩個痘痘……思前想後,才知道罪魁禍首就是那三杯新炒出的茶。

新炒出的碧螺春

「毀容」的教訓告訴小懂,新炒的綠茶「火氣」殺傷力還是很大的……

關於「火氣」的實錘

別感覺小懂把茶葉的「火氣」說得這麼玄,咱們一起看看實錘!

包括茶葉在內,食物中的水分子存在形式有兩種:

一種為自由水(遊離水),100℃的條件下加熱時,就會脫離食物而失去;

另一種是結合水,它與食物中營養成分分子(蛋白質等)通過形成氫鍵而結合,它需在更高的溫度條件下(一般在120℃以上)加熱才會失去。

曾榮今老師曾以炒花生為例,表明食物在加熱後確實會攜帶「火氣」。

炒花生會導致花生中氫鍵破壞、結合水丟失。當我們攝入炒制的花生時,食物中的成分又重新與口腔內的水分子結合,氫鍵恢復形成,氫鍵恢復導致釋放過剩熱量,釋放過剩熱量就可能會引起我們生理的「上火」反應。

茶葉也同樣如此,但除了這個原因,還與茶葉中兒茶素、咖啡鹼等成分有關。

炒制茶葉時,溫度升高,茶葉中的兒茶素由順式轉化成反式,在品飲時,兒茶素容易發生異構化,釋放能量;咖啡鹼同兒茶素及其氧化產物在高溫(100℃)時呈遊離狀態,品飲時,隨著溫度的下降,形成氫鍵締合物,氫鍵的形成會釋放能量

還是想喝,怎麼破?

對於很想嘗鮮的童靴,小懂也可以提供幾個方法,大家參考一下:

1、將新茶放入冰箱一段時間,「火氣」有可能通過冰凍而減弱。但還沒有科學研究證明,只是小懂的個人經驗。

2、新茶喝過幾泡後,怕上火多喝水,就如同平時上火了,媽媽總讓我們多喝水的理由一樣~

3、少喝,嘗個新鮮就可以,不要像小懂一樣連喝三杯新茶……適度適量就好。

雖然新茶有上火現象,但也因人而異,就像有的人會吃辣椒不適,有人卻甘之如飴。所以如果是很容易上火的體質,要適量嘗鮮哦!

原創聲明:本文由「懂茶帝」獨家原創。如需轉載,不得刪減,並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懂茶帝 的精彩文章:

追求老白茶有錯嗎?六組數據告訴你
普洱茶不同年份,神奇變化因何而起?

TAG:懂茶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