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的家,究竟需要多少東西?

我們的家,究竟需要多少東西?

GIF

我們到底需要多少東西可以滿足生活?

可以很多,也可以很少,少到家裡只有五件傢具……

GIF

這是個只有50多平的公寓,寥寥的幾件傢具,讓這個家看上去一點也不像小房子。

房子的主人是猿山修,日本一位非常知名的餐具設計師。

一頭長髮,十多年沒剪,洗頭只用清水,至今穿著十幾歲時買的衣服、鞋子,破了再縫縫補補就好了。

還在東京六本木開了一家舊貨店,破盤子、彈殼包、舊鞋櫃…

在猿山修看來,這些舊貨哪怕再破再舊,只要修修補補之後還能繼續使用,都是好東西。這一點在他的家裡就是體現。家裡所有的東西都是舊貨。

他的家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

床是以前醫院用的那種病床,把它摺疊起來就像是一張木板。和日本普通的榻榻米房間一樣,床收起來後,可以節約空間。

桌子是猿山修自己十多年前設計的,兼具了餐桌和辦公桌的功能。

椅子是來自德國的舊古董,除了來客人的時候用,平日還能當展示台擺東西。

沙發看起來比較正常,不過款式還是比較經典的皮質沙發。

沙發旁的茶几是以前放大米的箱子,底下放著是有輪子的滑板,方便挪動。

其它一些小物件也都是舊物,處處透露著歲月的痕迹。

想要的東西,我年輕時都擁有過,現在反而覺得東西過多是累贅,除了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其他的,我都不需要。

猿山修這樣形容自己的生活。

猿山修設計作品

猿山修的生活方式未必適合每一個人,但卻給沉浸在物慾世界的我們帶來了一絲的啟發。

越來越多的人成為買買買患者,還在抱怨家裡太亂空間太小,即使買的再多,也沒治癒焦慮和空虛,繼續買買買,期望能從中得到滿足和開心。

我們真的要想一想了,到底需要多少東西,才能使自己得到滿足。

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里說,年輕的時候,你總想要最好的。但是隨著時間流逝,你不得不選擇一些便宜貨。

的確,我們往往無意間就錯過了寶貴的東西,而年華漸逝、老之將至時又獨自回味,悄悄悔恨。

在物質越來越豐盛的今天,我們挑選的餘地多了,反而越覺困頓疲憊。

所以,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崇尚極簡主義。

擁有的多不代表幸福,選擇自己所需要的,放棄不能帶來效用的物品,控制徒增煩惱的精神活動。

楊絳先生說:「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真正的極簡,是明白我們身邊99%的事情都沒有意義,從而把時間和精力傾注在1%的美好人事物上。

收納姐

選擇自己真正想要的,

而不是別人告訴你,

或者是你覺得你需要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收納總動員 的精彩文章:

海瀾之家叫板MUJI?品牌玩跨界真叫人猝不及防啊
只因太寂寞,90後50元出租自家廚房,吃飯氛圍有多重要?

TAG:收納總動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