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柏氏宗親」必看清明為何要祭祖?祭祖有什麼意義?

「柏氏宗親」必看清明為何要祭祖?祭祖有什麼意義?

柏氏宗親「查家譜、閱古迹、讀柏氏資訊」《我為柏氏家族事業獻一策》有獎徵文活動正火熱進行中歡迎全國各地柏氏宗親投稿。

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傳統活動為掃墓。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國人或者說在華人眼裡,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清明節為什麼要祭祀祖先」

清明節為什麼要祭祀祖先

清明祭祀就是孝順祖先 ,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國人或者說在華人眼裡,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清明拜山指的是掃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諸多墓園在山上,故稱為拜山。北方通稱為掃墓或上墳。

清明節掃墓有民族之分嗎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是我國最大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因此我國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也有些民族會在其他日子裡進行類似活動。

清明節可以在家拜祖先嗎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墓地去舉行,但由於種種原因,很多人不能回鄉參加清明拜山活動,那麼也可以在家拜祖先。方法是在家裡陽台或客廳,朝家鄉方向,擺上祭拜用的食品,燒上三支香,鞠 躬三次,默念相關詞語。然後,再燒紙錢祭祀。祥安閣提醒這一條很重要。

為何清明節前會夢到逝去的先人

一些人幾乎每年清明節前一段時間總會夢到自己已經逝去的親人或者朋友,甚至在夢中還跟他說話聊天。其實,這已經很明顯地告訴你該去給他們掃墓了。

為什麼要在清明祭祀祖先

每逢清明也會備了紙錢、元寶、冥鈔,與妻子一起封裝包袱,包袱外用毛筆寫上皇祖考、皇祖妣的名諱及「冥中受用」等字樣。清明夜找個僻靜的街口,焚化給祖先們。《論語》中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追遠,就是指祭祀祖先、表達虔誠追懷之思。

為何要在春天祭祖,《禮記》是有說法的:春天,雨露濕潤了大地,有才識的人走在上面,一定會有驚醒的心情,萬物復甦,好像將要見到重返人間的親人。所以春天最宜祭祖,在這個時節,人們也往往用歡樂的心情,來迎接親人的到來。

《禮記》中規定:祭祀前,人們要在內室調整身心、安定心志,這叫做齋。齋是誠信至極的事,有了誠信才能與逝去的親人相互溝通。在致齋的日子裡,人們對逝去的親人要「思其居處,思其笑語,思其志意,思其所樂,思其所嗜」,心中要常常浮現出所祭奉親人的音容笑貌。

過去祭祀,多在宗宙。經過致齋,到了祭祀那天,走進供奉先人的廟堂時,就會隱約看到親人的面容在靈位之上。祭祀後,轉身出門,在肅穆中也像聽到了親人說話的聲音。到了門外,耳邊還好似聽到了親人嘆息的聲音。

看一個人祭祀的神態,就可以知道他的孝敬:他站立時,恭敬地微屈身體。他進前時,面色和悅以示恭敬。他進獻祭品時,恭敬地希望神靈享用。獻完退後,好像聽從了親人的吩咐。撤下祭品退後時,恭敬莊重的神色還一直留在臉上。這是因為,「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可以說,祭祀之禮中,一切行為所體現的核心精神,就是一個「敬」字。所謂「身致其誠信,誠信之謂盡,盡之謂敬,敬盡然後可以事神明,此祭之道也。」

《禮記》中說的清楚,祭禮,並不是什麼外在事物使人們這麼做的,而是出自人們的內心。內心懷念逝去的親人,表現出來後,就是祭禮。因此,只有賢德的人才能透徹了解祭禮的意義。賢德的人舉行祭禮,必然受福。這個「福」,並不是世俗所謂的福。福就是備,備是百事順利的名稱。無所不順稱之為備,就是說在內能盡自己的心意,對外能完全順從天道。因此賢者的祭祀,只是想表達自己的誠信和忠敬之心,用器物供奉,依禮而行,以樂慰藉,合乎時節地進獻潔凈祭品,如此而已,此外並不求神靈給自己什麼佑助,降什麼福祉。這才是孝子的心情。

祭禮的目的,是為了提醒民眾追懷先祖,返回本原,不忘自己從何而來。只有致其敬意,發其真情,返璞歸真,才能體現對先祖原初的那種虔敬與誠信。古時祭祀,最尊貴的酒,叫玄酒,其實就是清水。平時用細軟的席子,祭祀時反而用草編粗席。天子祭天時,不能穿華麗衣裳,只穿素樸大裘。最高貴的祭品,是牲血,天子祭天才能用。因為這些事物都更接近原始與自然,所以在祭祀中,也更顯尊貴。

《禮記》還預見到,後世會出現不尊重先祖的情形,它指出:古時有才識的人,論述自己先祖的美德,顯示給後世的人,用來比照自身,也用來威重自己的國家。子孫中主持宗宙社稷的人,他的先祖沒有美德卻加以稱揚,就是說謊。先祖有美德,子孫們卻不知道,就是愚昧不明。知道有美德,而不加以傳揚,就是不仁。這三種情況,都是有才識的人認為可恥的事。

曾聽父親說起過,他小時在鄉間清明祭祖的事。那是土改前,村中還有公田,公田收入用來開支村裡祭祀的費用。對孩子來說,清明是個盛大的節日。那天,全村人聚集在一起,殺豬,煮黃豆,在祠堂中祭祖。之後,村中最好的廚師被請來烹飪祭祀的食物,所有的人在一起會餐。父親那時10多歲,他回憶道,那是他一年吃得最好的一天,比過年還好。

清明節如何祭祀祖先掃墓相關注意事項

哪些人應避免清明節掃墓?

1、丈夫去世妻子能去掃墓嗎?

坊間有一說法:丈夫去世前3年,妻子都不能去掃墓。這個是習俗問題,只要尊重當地的習俗即可,如果當地有此習俗,那麼,最好迴避之,否則日後會帶來諸多的心理麻煩。如果當地沒有此習俗,則無關此禁忌。

2、能陪朋友去掃墓嗎?

因為各種原因,許多人可能會碰到是否陪同朋友去掃墓的問題,比如女友陪男友去掃墓嗎,下屬陪同上司去掃墓,甚至生意場上陪同客戶去掃墓。認為外人最好不要陪同去掃墓,因為各自的氣場是不一樣的。如果實在不能避免,那麼建議你佩戴避邪吉祥物,如桃木手珠等,否則會犯了禁忌。

3、懷孕的婦女能清明節去掃墓嗎?

通常來說懷孕的婦女要避開清明拜山活動,不僅如此。嚴格說來,女性來例假,最好也不要參加此類活動,特別是不能在下午三點後參加清明拜山活動。提醒朋友們:咱們祖國遼闊,南北方對於掃墓的習俗略有不同,比如:南方通常兒女均前往掃墓,而北方一些地方,則通常女兒不前往掃墓,如果是出嫁的女兒則隨夫前往掃墓。

4、如果健康不佳或者精神不振,能去掃墓嗎?

掃墓那天,如果健康不佳或者精神不振,建議就不要去墓地了。因為此刻正是身心處於虛弱的當兒,極易招致陰界生靈上身而造成回家之後的麻煩。另外孕婦和6歲以下的小孩也謹慎去掃墓。

清明掃墓前有哪些準備?

1、清明掃墓越早越好嗎?

這裡涉及的是兩個時間問題:

其一,是清明節當日掃墓還是前後時間均可?越早越好嗎?認為只要在清明節期間均可,看自己方便。當然,各地都有一些當地的習俗,我們要尊重這些習俗。還有,對於某些習俗來說,給去世一年內的親人掃墓和給已經去世超過一年以親人掃墓,時間上也有些差異。提醒朋友們要遵守當地的相關習俗去做。

其二,掃墓當日出發的具體時間越早越好嗎?

需要根據自己情況。古代是在5-7點,即卯時,也即古代曆法中,為一。當然,現在通常不會那麼早,但是,提醒朋友們,最好在下午三點前完成清明拜山活動,因為陽氣已逐漸消退,陰氣逐漸增長,若是時運低的人,很容易會招惹陰靈纏身或騷擾。

2、清明節祭掃的具體日期如何確定?

祭掃的日期,各地風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節的前十天後十天。有的稱"前三後三"。有的在清明前後逢「單」日舉行。有些地方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

3、清明節悼念逝者買什麼花合適?

通常是菊花,因為我國古代把菊花當作寄託之花,有思念和懷念的含義。白色菊花是最適合的,也可以搭配一些綠草,如百合,綠葉,康乃馨等,會更漂亮。黃色菊花有長壽菊之稱,比較適合看望病人。

4、清明節早上為何要看看自己的額頭?

掃墓的當日早上,洗漱之前,先照鏡看自己的額頭,看看有沒有烏黑的氣色,如有則表示時運較低,盡量當日避開掃墓為宜。若一定要去,可隨身佩戴玉器、桃木等,以作化解。

5、掃墓之前需禁食嗎?

掃墓之前最好禁食:當你動身開始掃墓,就最好不吃食物或食素了,以表示對先人的禮貌和尊重。這一條,認為很重要,但是對一些朋友來說可能需要委屈自己一下了。

6、掃墓時能隨意著裝嗎?

不可以。為尊重亡者,掃墓應莊重著裝、念頭和言行。通常來說掃墓時要著深色衣服,並衣著整齊,神情莊嚴肅穆為妥。

掃墓過程需要注意什麼?

1、清明掃墓的通常程序如何?

按照習俗,祭掃的順序是首先要先掃墓,就是將墓園打掃乾淨。其次是祭祀,這一程序很關鍵,一是寄託哀思,二是與先人相感,因為山有靈而無主,先人有主而無靈,與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靈氣。掃墓時,人們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修整墳墓,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此後圍坐聚餐飲酒。也可放風箏,甚至互相比賽,進行相關活動。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將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條穿起來。有的則把柳條編成籮圈狀,戴在頭上,謂「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   即: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放炮送別……

2、掃墓為何需要奉香給山神土地?

掃墓時,除了將帶來的香燭冥鏹、鮮花果品、紙錢、酒等物及先人生前喜歡吃的東西(祭祀禮品多寡隨意),擺放在墓前外,還要燃點香燭,奉香給看管墓地的山神土地,因為山神土地是墓地的守護神。此後才是恭敬地向先人叩拜上香獻花,然後燃燒冥鏹,奠酒(即將酒灑在地上,這代表向先人敬酒),禮畢,可以聚餐飲酒,待香燭點完後可離開。

3、掃墓時為何不得嘻笑怒罵?

因為墓地是陰靈的安居之所,故不可跨過墳墓及供品,大聲喧嘩、嘻笑怒罵,污言穢語,亂跑亂碰,隨處小便,這樣做不單只對自己的先人不尊敬,更且對附近的靈體構成滋擾。

4、為何要謹慎在先人墓地照相?

在中國,祭祖並不只是紀念祖先,而是明顯得帶著向亡靈敬拜,祈求的意思。特別提醒朋友們:謹慎在先人墓地照相,無論是掃墓者自身合影,還是掃墓者與墓地合影。更忌諱照相時將其他墳墓拍進鏡頭。否則,你的運勢很可能下降,各方面失衡。因此給親人掃墓時要專心致志,不要東張西望,尤其不要在墓地照相。

有一位朋友說:「前三年的一次掃墓,因為不懂,在先人墓地照了相,除了掃墓者自身合影外,我還與墓地合了影,而且照相時將其他墳墓也拍進了鏡頭。急問,我把這些照片刪掉是否能補救因此而造成的不吉?」認為,除了刪掉或者銷毀這些照片外,最好在門口燒香,請出去不好之「氣」。

5、清明節什麼情況「燒包袱」?

「燒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一種形式。所謂「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所謂「包袱皮」,即用白紙糊一大口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用木刻版,把周圍印上梵文音譯的《往生咒》,中間印一蓮座牌位,用來寫上收錢亡人的名諱,如:「已故張府君諱雲山老大人」字樣,既是郵包又是牌位。另一種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圖案,中間只貼一藍簽,寫上亡人名諱即可,也做主牌用。

6、墳墓上有植物長出能修整嗎?

必須修整!掃墓時如果發現墓碑破損,或墳墓上有植物長出,應立即修補和清理出土的植物,尤其不能讓植物長成樹木,否則,將對生者造成嚴重損害!

7、能對他人墳墓品頭論足嗎?

路過他人墳墓應給予尊重,並謹慎腳下,切勿隨便踩踏他人墓地或墓地里的花草,或對他人墳墓品頭論足,否則會被視之為褻瀆,遇到不好的氣場,那便惹到一身麻煩回家。

8、掃墓是要給親人墓地和墓碑灑甘露水超度嗎?

對於信佛的朋友來說,最好是掃墓時將甘露丸泡化的甘露水灑在親人的墳墓或墓碑上,同時可持誦《心經》或《大悲咒》或《地藏經》,迴向功德給自己祭奠的亡屬,祈願它們離苦得樂早日投生善道或西方極樂,跟隨阿彌陀佛修行,發菩提心,擇取佛果。

是一種鼓勵|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出品 | 柏氏古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柏氏古今 的精彩文章:

TAG:柏氏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