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法國留守兒童廚藝修鍊之路

法國留守兒童廚藝修鍊之路

出來交換感覺一大收穫就是被迫鍛煉了廚藝,作為非常糙漢的女子,做飯真是內心無限拒絕的事,尤其是在老家烹飪被看做是女孩子應該要做的事,作為女權主義者十分反感,而且國內吃美食真的不能更方便,不用出門光點外賣就想吃什麼吃什麼。所以烹飪這個技能我基本上是空白的,除了為了健康偶爾做點甜點,煮菜就只有炒雞蛋特別爐火純青。

但是來了法國之後,一方面是貧窮,匯率轉一轉,下館子吃飯太貴了,另一方面我住的地方基本上是郊區,外國人本來就少,還郊區,真是要啥啥沒有。所以基本上如果不自己做飯就會餓死。外國的學生宿舍至少都是有公共廚房的,我個人挺喜歡公共廚房的,因為大家不管男女都需要煮飯,有時候經常遇到就可以結識各個國家的學生,了解各個國家的文化,很有趣。

接下來就讓我為對美食(滑稽)DIY感興趣或者即將成為留守兒童的各位推薦一些利用有限食材做出滿足味蕾的菜品以及錯誤操作的排雷指南。

--------------講究的分界線--------------

存活期

剛來的時候因為不管是餐具還是調料都不夠,所以一直吃得比較將就,就感覺存活級別吧,像這樣:

然後最開始三個小夥伴還做了最經典的番茄炒蛋,之前有看到網上瘋傳的留學生讓媽媽半夜教番茄炒蛋的視頻,說實話有點矯情吧,讀這麼多年書,就算從來沒做過飯,也不可能連菜譜都看不懂吧。

之後隨著硬體和軟體的成熟,慢慢開始做一些複雜一點的菜品。

這盤的蔬菜是法國賣的一種小捲心菜,但是真心不好吃,搞得我對小型蔬菜都有心理陰影了,豬肉用神器——醬油腌制過後,感覺中國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青椒蝦仁炒義大利面,國外特別喜歡賣那種已經處理好的食材,比如切成片的肉,調製好可以直接做糕點的粉,加熱就可以吃的速凍午餐,這碗的蝦仁就是剝好皮的蝦仁,不過我吃著心裡瘮得慌,總覺得不幹凈。義大利面里其實加了義大利醬,這碗看上去不明顯。

這碗是我煮義大利面最高級的境界了,最精緻的地方在於cheese,我get了使用cheese的技能,法國的fromage是很優秀的,雖然我最喜歡的還是挪威cheese但是法國的也很好,這碗用的是比較普通的cheese,上面撒的就是義大利面醬,和番茄醬不同,義大利面醬的味道就是義大利肉醬的味道,很好用,不過不能放太久,有酒精味就要果斷扔掉(血的教訓,不要問為什麼)。還有就是雖然cheese好吃但是亞洲人的胃好像不能很好地消化cheese,似乎有點像乳糖不耐症,總之看個人,不適合的話就不要吃多。

細心的胖友們可能發現了,我之前的餐品除了番茄炒蛋有盤子裝以外,基本上都是一碗悶,沒錯,太貧窮了,我只有一個碗。後來買了碟子之後終於可以開啟擺盤大法嘿嘿嘿。最後一張日常篇是什錦炒飯,不知道混了多少東西,懶得數,不過味道還是非常美妙的。

--------------講究的分界線--------------

高級進階篇

經過一段時間的錘鍊之後我決定開始作死了,經常會挑戰一些困難的菜品,比如說可麗餅:

金黃的餅皮配上巧克力醬和清新甜美的草莓,真是我的得意之作個鬼,事實上我煎糊了好幾個餅皮,事實上這盤餅皮的中心也是有點焦的,被巧克力醬蓋起來了,因為沒有攤煎餅的鍋,用普通煮菜的鍋來煎餅真是一言難盡,火候要儘可能控制好,不能太熱,材料倒是很簡單,只需要麵粉加冷水(開水的話wait and see)變成麵糊就可以了。

壽司:

壽司是容易做,基本上買好紫菜,黃瓜,蟹肉/魚/火腿,煮好米飯(最好軟一點)就可以卷了,但是要做得好吃卻不容易。日料店裡脆脆的像海草一樣的調料以及肉鬆之類的沒辦法搞到的話味道確實是差很多。但是有一種折中的辦法,做成紫菜包飯,感謝學姐三代相傳的電飯煲,可以輕鬆地蒸好紅薯,南瓜等蔬菜,然後碾成泥加糖,或者炒肉片加醬油蚝油,作為餡料,等紫菜和飯濕氣混合變軟之後微波加熱,超級好吃!

南瓜系列

因為有一次買了太多的南瓜,所以狂吃了一個禮拜的南瓜,為了不吃膩開發了很多新的吃法,比如,南瓜餅:

事實上我還做了雞肉餅,都很好吃,不過因為我只有麵粉,所以南瓜餅比較硬,如果買了糯米粉那應該會很完美。具體做法是把南瓜蒸熟,然後,很重要的一步,把南瓜碾成泥並壓出多餘的水分,否則和面失敗就等著吃麵糰吧。雞肉餅就沒那麼多講究,正常和面捏好就行。

同類型的我還做了草莓餡餅和巧克力餡餅:

餡餅的捏法我一開始也很懵逼,但是其實也不難,就是先捏成麵皮,包好餡後把四周的麵皮收束到一起然後反面壓住,這樣就能做出餡餅的形狀,手工製作不好把握分量,大小不一,還不小心捏出了一個心形的。

前面都是煎出來的,用電飯鍋蒸效果別緻,有點像水晶餅。

南瓜義大利面:

直接煮著吃的太普通了我就不介紹了。

穀物系列

在國內天天米飯稀飯當主食習慣了,甚至還挺厭惡的,結果在外面連煮個飯都不容易,雖然我很喜歡吃面,但是對穀物類的食物也不討厭了。

說實話,以前一直以為如果沒有電飯鍋就煮不出飯了,結果發現自己太天真,其實煮米飯的原理就是蒸,煮稀飯甚至都不要蒸,提前浸米,很快就可以煮出來,比如地瓜粥:

西米粥(西米太多,有點當米飯使了),一開始我還買了椰子汁做西米露,後面就混著麥片核桃,拌上牛奶亂煮了。

小米粥,順帶一提,圖中的大白菜屬於這邊我為數不多經常吃的東西,這邊的蔬菜有些奇奇怪怪,我主要還是吃西蘭花,大白菜之類的,正常又便宜。

火鍋

火鍋感覺是留學生的必備神器,每逢思鄉吃火鍋,雖然我對火鍋無感,但是過節的時候大家一起吃火鍋感覺氣氛超溫馨的呢!

椰子糕

平時的正餐我還可以自己做,說起甜品真是一把辛酸淚,雖然這邊蛋糕什麼的很好吃,但是寶寶是沒有奶茶會死星人好嗎,但是這邊真的是完全找不到奶茶店,即便在巴黎米蘭之類的地方找到,也是國內三流的奶茶店水平我完全不能將就好嘛!一開始我也試過做奶茶,結果鐵觀音加牛奶真是微妙,之後買了超市的綠茶結果居然加了薄荷,一度被我扔到牆角,後面經越南小姐姐指點用薄荷綠茶跑蘋果加蜂蜜才撿回來。

之後我就對奶茶死心了,但是,有一天在b站上看到了椰子糕的做法燃起了我對甜品的希望,只要椰漿、糖、椰蓉和玉米澱粉,這些都是超市常見的食材,一時衝動就都買回來嘗試了一下,嘗到嘴裡的那一刻真是眼角濕潤流下了感動的淚水(內心戲:勞資終於吃到甜品了)。

濃郁的椰香真是令人感動,一不小心就吃到膩,並且戰勝了麗陽的清明果收穫了英國小哥的好評嘚瑟(外國人愛吃coconut)。嘗到甜頭之後我還做了牛奶小方,因為之前被膩到,牛奶小方沒有加太多糖,雖然很清爽,不過感覺還是糖多點好吃,所以配了布朗尼,布朗尼真是優秀,超市買的都這麼好吃。

我沒有買木薯粉所以沒法製作在我心中地位媲美奶茶的芋圓,不過優秀的麗陽做出來了,盜圖:

比較遺憾的是沒有烤箱,不然甜品的類型還能再掙扎一下

--------------講究的分界線--------------

外國特色的食材

國外有一些食材很奇怪,有些我至今都還沒嘗過,有些我大膽地試了一下,比如:洋薊

這玩意原本長這樣

伺候成上圖那樣超不容易的,這個小祖宗要先把葉子尖剪掉然後蒸熟,然後把葉子掰掉,扣掉花粉一樣的東西,最後只有那個小圓盤可以吃,上圖的葉子我擺盤好看的。但是據說營養價值豐富(這麼麻煩再豐富我也不會再吃了),而且乘熱吃口感清新,吃完嘴巴里有餘香還會回甘,妙啊。

再有一個我覺得必嘗的就是法國的芝士fromage,我試過花皮乳酪和藍紋乳酪,雖然都是鹹的(我是甜星人),但是尤其是藍紋乳酪,口感濃厚,夾在麵包片里微波加熱,做成三明治,真是口感滿分

冷凍蔬菜,其實我沒有很懂外國人為什麼那麼喜歡吃罐頭蔬菜和冷凍蔬菜,可能方便煮,因為只需要煮到化開然後加上一坨白乳酪之類的混合成糊就可以吃了,而且保存時間也會大大延長。我試過下圖的菠菜,emm糊狀的口感挺噁心的,果然還是新鮮煮好的比較對胃口。

還有一個是魚類,我個人出於某些原因對海鮮比較厭惡,但是在這邊自己做飯之後反而不挑食了,雖然對蝦類還是無感,但是魚類是願意主動嘗試的。這邊的話,我覺得首推的肯定是鱈魚和三文魚,無骨又好吃。我之前對三文魚的認知一直處於生魚片的狀態,結果沒想到煎起來這麼香,真是改變了我對它的看法,鱈魚很嫩,味道也很好。比較噁心的是沙丁魚,那個臭腥味真是不要不要的,要用好多姜才能壓住,而且刺很多,雖說我刀法精湛,可以切出純肉,但是還是,太麻煩了,有這個閑時間我不如多花幾歐買三文魚。

三文魚

沙丁魚

--------------講究的分界線--------------

好了,我的廚藝練後感講完了,我大天朝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我估計挖掘了冰山一角都還不到,不過還是希望對想diy美食的大家有啟發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小圓 的精彩文章:

TAG:風小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