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有人臨帖越臨越傻?

為什麼有人臨帖越臨越傻?

眾所周知,學書法要臨帖,但是卻有不少人臨帖容易進入瓶頸,甚至還有人感覺不如開始臨的活、臨得拙、臨得有味道…

這時候,我們一定要學會「補帖」,「補帖」與「換帖」不同,更注重於對現階段的補充、融匯與升華,其目的並不是我們的說的「博採眾長」或「自成一體」,更多注重於階段性的升華。

1、與行草書臨寫得比較拘謹的,可以臨習宋代黃庭堅的《松風閣帖》和唐代草聖懷素的《自敘帖》。通過對這些帖的臨習,可以「遺編絕簡,往往遇之豁然,心胸略無凝滯」(唐懷素《自敘帖》),對字形的變化處理膽子可能更大一些。

為什麼有人臨帖越臨越傻?

2、寫得點畫平淡、提按不分的,可以臨習宋代米芾的《虹縣詩》和當代李一氓的行書墨跡;

為什麼有人臨帖越臨越傻?

3、結體平庸的,可臨習五代楊凝式的《韭花帖》;

為什麼有人臨帖越臨越傻?

4、章法散亂的,可臨習晉代王羲之的《蘭亭序》;

為什麼有人臨帖越臨越傻?

5、細弱無力的,可臨習清代王鐸的草書和近代昊昌碩先生的行書;

為什麼有人臨帖越臨越傻?

6、強悍暴烈的,可臨習唐代陸柬之的《文賦》和明代董其昌的行草書;

為什麼有人臨帖越臨越傻?

7、寫得混濁髒亂的,可臨習唐代褚遂良的《聖教序》和明代文徵明的《赤壁賦》;

為什麼有人臨帖越臨越傻?

8、造型盤繞生硬的,可臨習宋代趙估的《千字文》和黃庭堅的《諸上座帖》;

為什麼有人臨帖越臨越傻?

9、甜熟圓潤的,可臨習漢、魏碑休及龍門造像,如此等等。目的是通過對一些與初臨帖風格反差對比強烈的帖,就能明顯地暴露出在學一種帖的過程中,容易被忽視.被遺忘或把握不準的部分。

為什麼有人臨帖越臨越傻?

「補帖」對於出帖幫助也很多,這其實是學習書法必經的一個細節,也是一個重要階段,值得我們花時間去摸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易 的精彩文章:

「千古才女」李清照詩詞90首

TAG:書法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