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石頭:普通用戶是誰?付費用戶是誰?超級用戶是誰?裂變用戶是誰?

楊石頭:普通用戶是誰?付費用戶是誰?超級用戶是誰?裂變用戶是誰?

喬布斯說過:有時候,用戶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如果當年的亨利福特僅僅是針對用戶需求,那可能就沒有暢銷歐美大國的福特車的誕生,他只需要培育跑的快的馬就行。用戶需要的只是方便他出行的工具而已,只不過剛剛好福特找到的是更為深一級別的痛點。

所以,用戶選擇的往往是他們能夠感知到價值最大化的產品。

就用戶價值的本質而言,企業應當貼近用戶。作為企業就應該去滿足用戶的價值需求,但是我們感受到,很多企業熱衷於競爭遊戲,圍繞競爭對手展開工作,卻忽略了圍繞用戶價值展開日常工作。

以京東puls為例,它採用京東的第一優先戰略。

為什麼是這樣呢?因為我們對於今天的用戶要有一種新的認知:普通用戶是誰?付費用戶是誰?超級用戶是誰?裂變用戶是誰?

比如說那些沒有報名營銷新打法的同學,是普通用戶,叫吃瓜群眾。

但當你購買了新打法的套票以後,你就成為了付費用戶,進而你在上課的時候,石頭會和三位大咖老師告訴你,實戰營銷技巧和方案,你就是超級用戶和參與者。

超級用戶就是能夠完全享受並認可你所提供的價值,所以用戶價值不是一個概念,而是一種戰略思維,是一種準則,這個思維和準則用另外一個方式表述就是以用戶為中心。其思維方式涵蓋這樣的思考:

顧客的需求和偏好是什麼?

何種方式可以滿足這種需求和偏好?

最適合於這種方式的產品和服務是什麼?

提供這些產品和服務的投入要素是什麼?

使用這些投入要素的關鍵資產與核心能力是什麼?

因此一個能夠創造用戶價值的企業,應該基於現代價值鏈進行思考,由顧客的偏好決定企業對技術和服務所付出的努力,由技術和服務的價值引導資源的投入,最後獲得公司的資產和核心能力,

那麼價值作為營銷的中心概念,如何提高用戶價值,提升用戶的滿意度呢?我們可以從用戶價值三元組去進行改進。

1

質量提高用戶價值認知

產品與用戶第一次接觸時,所產生的印象、帶來的感覺,會為用戶今後的估值情況奠定一個基調。

就如同心理學上所強調的「首映效應」以及人們通常說的「第一印象」一樣,產品在保持高價值的狀態下與用戶接觸,會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後面幾個階段中用戶對產品的估值。

完美的第一次接觸,可以通過借力來創造。就如同一個人總當著你的面誇讚他自己的好,你不會相信,但如果其他人總對你稱讚某人,你也會覺得某人必然有所長處。

現如今,各式產品測評、快報都是藉助他人的口,快速與用戶貼近的有效方式。所以你的產品質量將會成為形成口碑傳播的關鍵所在。

我們來看看,這些企業的一把手幾乎都是全心全意的投入到產品質量中去。

小米:雷軍把其他的業務都交給別人做了,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手機行業中去。身上全部是手機,每天都研究各種手機。

碧桂園的銷售額突破3000億,與萬科、恆大比肩。60多歲的董事長整天都在研究戶型,對於房地產來說,戶型就是產品,有大約10000名設計師,沒日沒夜的研究戶型。

蘋果:喬布斯張口閉口都是在說產品,每天都在研究產品。

企業只要把產品做好了,企業的戰略自然就出來了,方向一旦定下來,不需要每天管,而產品是需要每天去鑽研的。

2

服務提高用戶價值認知

服務通常是高體驗質量和高信任質量的,如果當消費者的購買面臨著更大的風險,可能會導致消費者的以下行為:

第一,消費做出購買決策時依靠口碑,而不是廣告;

第二,他們會嚴重依賴於價格和實體設備判斷服務質量;

第三,在滿意之後,他們會高度忠誠於該服務的提供者;

第四,由於轉換成本很高,消費者存在惰性,所以從競爭對手那裡搶生意非常具有挑戰性。

因此用服務提高用戶對價值的認知尤為重要,比如美團、滴滴、京東、淘寶、海底撈等等,都非常注重用戶服務,人們越來越在乎好評率,互聯網時代,用戶的評價變得越來越重要。

服務是產品的重要補充,通過服務來對產品進行增值,這樣的案例也絕不在少數:線下的海底撈火鍋,就是把服務做到讓用戶欲罷不能的典範。

線上的「三隻松鼠」,也是率先通過無微不至的服務設計,讓品牌得以快速形成口碑傳播,從而脫穎而出。

而隨著互聯網O2O風潮的興起,越來越多的服務被設計出來,用戶也在商家的補貼之下,越來越習慣於被服務。

3

讓用戶感覺更值的價格

我們要做的,是讓用戶覺得這個價格很值,而不是自以為給了用戶一個很低的價格,我經常會聽到很多商家在抱怨:「我們產品的價格明明已經很合理了,可消費者為什麼還是覺得很貴?」

很多人會認為這可能是自己的產品價格定得還是太高了,於是降價,甚至是以成本價出售,導致最後的收益不容樂觀。比如一個杯子標價30元很難賣出;當降價到25元,還是會有消費者在猶豫要不要購買。

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其實, 消費者之所以會覺得某個產品貴,大部分情況並不是由於該產品真的貴了——這是消費者把該產品和默認參照物進行對比出來的感受結果。

比如正常情況下,一瓶礦泉水2元錢,但如果在旅遊景區賣5元你也覺得正常吧,又如你在街邊買一個包子要5塊錢會覺得貴了,但是在酒樓看到這個價格時卻覺得很值(假設包子質量各方面都一樣)

——這就是因為在街邊小檔口看到這個包子時,你的默認參照物是街邊其他更低價格的小吃,而在高檔酒樓看到這個包子,你這個時候的默認參照物不再是街邊小吃了,而是那些價值幾十塊一個的點心。這樣一對比自然覺得酒樓里的這個包子不貴了。

因此,想要在不改變產品標價和產品價值的情況下讓消費者更願意購買你的產品,可採用這一營銷方法——轉變消費者的默認參照物

不只可以從產品的價格角度去轉變消費者的默認參照物,也可以從產品的價值上去轉變,讓消費者認為你的產品物超所值,從而更容易接受你的產品價格。

假如某私人廚房廣告說:「沒有地溝油,只為您的健康負責」,這時候目標用戶的默認參照物就轉變了——「我吃沒有地溝油的飯菜,等於為自己的健康負責呢!再貴點也是應該的,萬一吃便宜的地溝油外賣吃出身體問題不是更不值得嗎?」瞬間,目標用戶的愧疚感就降低了。

因此,營銷人在營銷一些非必需品且中高價的產品時,可以在文案或營銷方式上用「為家人朋友、為自己的健康著想」等購買理由來替換消費者「為自己、太奢侈」等默認想法。這樣,消費者的消費愧疚感會降低,更容易接受某稍高點價格的產品。

總結:

1.我們可以將營銷看成對顧客價值的識別、創造、傳播、傳遞和監控。

2.但是隨著消費者角色的轉換,企業和消費者不再具有明顯的差異,消費者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價值的界定和創造過程中,所以價值創造不再發生在市場之外,而是發生在市場之中,可以說企業與消費者共同在創造價值。

3.作為營銷的第一個基本元素,用戶價值決定經營的價值,也就需要站在用戶的立場,運用用戶思維方式,集中力量,打破企業與用戶之間的邊界,與用戶互動,創造價值。

做市場

看清方向

把握根本

堅守專業

智立方品牌案例書

深扎品牌營銷七個驅動力

智立方營銷案例書

打開立體思維,創造單點突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立方的楊石頭 的精彩文章:

TAG:智立方的楊石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