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比起聽話 我們更需溝通

比起聽話 我們更需溝通

周末看了奇葩大會,著名心理學家兼作家武志紅老師參加了!如果你周末錯過了,趕緊打開視頻惡補一下,你可能錯過了改變人生改變世界的機會!

可能是因為節目時長問題,武老師的演講時間並不長,但也可謂是受益匪淺!武老師在節目中的主題是《原生家庭的傷害》(武老師著),為我們準備了四個關鍵詞,講述了四個故事,分別是聽話/傷害/溺愛/活力

小編今日想分享一下聽話這件事。在分享我的觀點之前,我們先看一下武老師所講述的一個故事。

當時我剛來廣州沒多久,收到了一個讀者寫的很長一封信,講了她的故事。

大概內容是,她和男友談了三年戀愛,很恩愛,但是她的媽媽不同意,以死相逼,她很痛苦,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很少見給我寫信的讀者,但這封信觸動了我,我就約了她們一家人,在一家安靜的西餐廳聊天。

我問女孩的媽媽:你為什麼反對女兒的愛情呢?

這位媽媽最初給出的理由是:我女兒長得很好看,她男朋友配不上。

說實話,這個稱不上多好看,最多只能說長得端正,我非常直接地給出了這個回應。

(必須說一下,我絕對是個奇葩,低情商的傢伙,所以才能幹這種事)

我的這個說法,立即駁倒了這位媽媽的理由,接著她給出了新的理由:我女兒學歷高。

事實是,女孩是本科學歷,男孩是大專學歷,相差並不大,並且,男孩的收入是女孩三倍。

於是,這位媽媽的第二個理由也被駁倒了。

最後,突然間,女孩媽媽就像爆發了一樣,大喊說:「她之前跟我說過,什麼事都會告訴我,結果她偷偷戀愛半年才被我發現!她以前對我百依百順的,是我的貼心小棉襖,完全聽我的話!」

這一刻,我瞬間意識到:其實這是聽話不聽話的事兒,根本與女孩的幸福無關。

女孩只犯了一個錯,就是沒有聽她媽媽的話。

後來這個女孩就問我該怎麼辦,因為我當時還沒有做諮詢師,我就跟她說:「看來你媽是認真的,你覺得怎麼辦?」

後來這個女孩的選擇是跟她心愛對男朋友分手。但是她接著遠走高飛,離開了她的媽媽。(我每次講到這個故事都會非常難過)

最終,她以這種方式獲得了獨立,但是這種獨立很慘。

以上故事內容采自《奇葩大會》

確實,聽話就是最容易被使用的贊語。我們從小就被父母教育,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叫做聽話。

比如小時候不調皮按時吃飯,

跌倒了自己爬起來不哭不鬧;

長大後好好學習考試拿高分,

讀書不能去離家太遠的地方;

讀書的時候不戀愛畢業的時候結婚生子,

對象得找學歷高收入高孝順懂事人品好,

晚婚了就應該找個差不多的將就不挑剔,

工作要找朝九晚五雙休高薪穩定又輕鬆,

生活就要早睡早起身體好站如松行如風;

因為我們在父母眼裡永遠只是個孩子,是孩子就應該要聽話。

(就像你媽打你不講道理)

「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聽我的不會錯」

「我做什麼都是為你好,你要聽話」

很多父母都會用自己得生活經歷和年紀來單向教育孩子什麼是應該什麼是不應該。

甚至還會有偏激的父母因為子女沒有順其意而斷絕關係,以死相逼。可是,這樣真的對嗎?

我有個朋友,到了晚婚的年齡還是單身,家裡催的不停,說她長大了反而不懂事不聽話了。

她問母親,為什麼一定要結婚?

他的母親說因為要傳宗接代,得養個孩子為自己做養老準備。

因為這句話,我的朋友大徹大悟,她說她終於理解父母為什麼會離異了,一開始父母就不是因為愛走到一起,自己也不是因為愛才到來這個世界的,只是因為可能被需要。

所以,她還應該聽話嗎?找一個差不多過得去的人,將就一輩子,結婚生子是為了防老?然後一代傳一代?

每個人都是獨立行走的個體,我們帶著好奇心來到這個世界,然後被強迫和壓制走向同化。

試想一下,所有人都被聽話限制在上一代的思維里,那麼何來創新和發展一說?

不過,慶幸的是這種現象不是普遍存在。

小編覺得聽話是一個人聆聽另一個人說話。

聽話是兩個人溝通的產物,是需要彼此交流,尊重的。

聽話是描述者的一種建議,被聆聽者所採納後的一個動作。聽話可以是一種好的引導,但不會是一種絕對和必須。

武老師還說,過度聽話會讓人喪失一種判斷力,幸運的是小編在喪失能力之前,找到了組織,一個靠不聽話,放飛自我而存在,蜂子一樣的小團體。啊哈哈哈哈哈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裝BEE 的精彩文章:

TAG:不裝B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