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作為海派書法的領軍人物~周慧珺為何只鍾愛米芾的字?

作為海派書法的領軍人物~周慧珺為何只鍾愛米芾的字?

周慧珺,1939年生,浙江鎮海人。曾任上海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中國畫院一級美術師。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

周慧珺幼年由父親決定初學趙孟。高中畢業,她考入上海科技大學藥物學系,僅上了幾個月的學,便因嚴重的類風濕關節炎發作,不得不退學回家。在病魔纏身的日子裡,她每天用大量時間寫字以消磨時間和暫時忘卻病痛。

有一天,周慧珺在書櫃里發現宋代書法家米芾的《蜀素帖》,米芾意氣風發的神采,深深震撼了她的心靈,她似乎找到了米字與自己氣質的感應點。從此,她心摹手追《蜀素帖》,浸潤其中,一發不可收。臨帖米芾的字帶來的不僅是精神上的享受,也使她的身體得到一定程度的鍛煉。

經過一年休養,她再度參加高考,進入華東紡織工學院物理專修科學習。在大學期間,周慧珺幾乎將課餘時間都用在了臨寫米字上。1962年春天,上海舉辦市級書法展覽,周慧珺以所臨米芾《蜀素帖》入選,並被刊登在《新民晚報》上,首獲成功的喜悅,令周慧珺振奮不已,也因為這一機會使她叩開了書法的大門。

1960年代,周慧珺帶著強烈的藝術激情,慕名進入上海市青年宮書法學習班,正式拜師學藝。沈尹默、白蕉、拱德鄰、翁闓運等一批享譽書壇的大家雲集於此,名家指點,周慧珺茅塞頓開,兩年時間裡,臨習了多種碑帖,楷書有顏真卿、褚遂良、歐陽詢等,行書以宋四家為主。

1974年,三十五歲的周慧珺受朵雲軒之約,出版了平生第一本字帖——《行書字帖——魯迅詩歌選》。字帖中那剛健俊逸的墨跡令人耳目一新,驚嘆折服,幾年內連印十多版,創下印數一百多萬冊的空前紀錄。1975年,周慧珺得翁闓運先生介紹進入上海中國畫院,成為專業書法家,開始真正意義上對書法的探索,真、草、篆、隸、大字榜書、蠅頭小楷,無所不涉。

作為海派書法的領軍人物,周慧珺始終在傳承同時尋求創新突破。但是,她也坦言這是「書道苦旅」:您覺得我的字沒有變化,我也在想這問題。變化應該是有的,但到我們這樣的年齡,到我們這樣的程度,大的變化很難,革命性的突破很難。這也是我痛苦的地方,體力、思想力、觀念都束縛著你,限制著你,不是我不想變,而是很難達到升華程度的蛻變,所謂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大變。你知道該變,但是你突破不了。這種「苦」將伴隨你終身。如此「彷徨」「苦悶」,也體現著她的不斷求索與虛懷若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米芾 的精彩文章:

書法造詣與米芾齊名,人稱「米薛」的宋代大家-- 薛紹彭
米芾《伯充帖》的「失了」二字,米芾特彆強調體勢,要字不作正局

TAG:米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