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明詩語:懂得活在當下 才是真正的「清楚明白」

清明詩語:懂得活在當下 才是真正的「清楚明白」

文/王素絢

「清明」二字,讀起來就有一股清爽氣:水至美曰清,日月雙懸曰明。惠風和暢,灑落清揚,總是讓我想到《論語》里「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句子。

據說清明節來源已久,而又隨著年代的更迭被賦予了一層又一層的傳統和寓意。取新火的傳統與介之推的故事在這個節日里交雜,踏青的活動與掃墓的習俗在這個節日里重疊。我們在這個節日里懷念故人,亦在這個節日里憧憬新物。

關於清明的詩,最有名的大概是杜牧那首《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路人遙指杏花村。

這首詩原本只是寫雨中路人的感受,但是其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卻讓無數後人慾罷不能。其實清明時節不僅有雨,更兼有花有柳,馮延巳一首《鵲踏枝》里寫道:「滿眼遊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但這個節日卻有一種專有的格調,更接近於杜牧的那首小詩,甚至說是再多的美景都難以挽回的。說到清明懷人,我們總是容易想到祭祀、想到掃墓,想到陰陽兩隔之人。

其實在古人那裡,清明懷人,不僅懷死別之人,亦是懷生離之人。宋人吳文英在清明節那天寫過一首《風入松》:

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西園日日掃林亭。依舊賞新晴。黃蜂頻撲鞦韆索,有當時、縴手香凝。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

據說,這首詞寫作的緣由是「懷去妾」,西園在吳地,是作者和情人的寓所,二人當初在此分手,對於作者來說,這裡曾經有過無數的悲歡交織、魂牽夢縈。那些風花雪月,她的柔聲細語,她的一顰一蹙,她在鞦韆架上笑語盈盈,她陪你看花看柳。這些當時只道是尋常,分別之後,卻讓人尤為肝腸寸斷。

然而無論是死別還是生離,都是往事難追。但其實,你們曾經一起經歷的那些事,早就用另一種方式,存在於你的生命里,影響著你的現在與將來。其實一切都是不思量、自難忘。

其實還是蘇軾那首《望江南》說得好: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往事不可追,舊地再難游。清明過了,與其沉湎往事,不如珍惜現在的新火新茶,珍惜眼前的人、事和感情,莫留到他年再去追恨如今。

清明清明,懂得活在當下,才是真正的清楚明白。

轉載自:騰訊儒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大嘴說佛學 的精彩文章:

及時行孝猶未遲 別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
妙華法師洗心春季禪七開示之二:參悟佛法的幾個層次

TAG:李大嘴說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