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長久以來過度使用抗生素的習慣,讓超級細菌成為現代醫學挑戰

長久以來過度使用抗生素的習慣,讓超級細菌成為現代醫學挑戰

長久以來過度使用抗生素的習慣,讓超級細菌成為現代醫學挑戰

【Technews科技新報】能夠協助抑制、殺死細菌的抗生素(antibiotic)可說是人類發明的最偉大藥物之一,但因長久以來使用過度泛濫,這種藥物正讓醫學界面臨超級細菌的危機。

抗生素的無限制使用是超級細菌出現的主要因素,目前全世界每年有超過 50 萬人死於感染具抗藥性的超級細菌,英國前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在 2014 年的報告更指出,如果不設法加以控制,至 2050 年,抗藥性的蔓延可能會導致數百萬人喪生。

只是經過這麼多年呼籲,用藥情況卻似乎沒有下降。國際研究小組近日報告更指出,在 2000~2015 年間全球抗生素的使用量大幅增長了 65%,其中多數增長都是來自中低收入國家。

儘管增長的幅度聽起來十分驚人,但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NAS)的最新研究顯示,最令人擔心的可能還是富裕國家的使用情況;過去 16 年間,中低收入國家的定義每日劑量(DDD)從 7.6 上升至 13.5,高收入國家雖然下降了 4%,但平均 DDD 仍達到 25.7。

英國公共衛生部門(PHE)不久前的調查就發現,儘管受訪的喉嚨痛患者中只有約 13% 需要抗生素治療,但有將近 59% 都從醫師那裡獲得這樣的處方,如果再加入咳嗽患者的調查,至少有半數以上的抗生素治療不必要。

這不僅關係到藥物浪費的問題。抗生素的過度使用也帶來超級細菌的危機。英國首席醫療官員 Sally Davies 在 5 年前便曾公開警告,一但抗生素失去效果,人們死於常見感染和簡單手術的「世界末日」場景將會出現。

NAS 研究認為最令人擔心的一點,是全球使用抗生素最終手段的比例繼續增加,像是 1970 年代因為毒性被放棄的黏菌素(colistin)便被重新引入,而過去十年間,具黏菌素抗藥性的細菌已經開始遍布世界各地。

Davies 表示,隨著抗菌劑的使用量提升,抗生素的使用量也會無可避免的提升。「我們必須在人類和動物身上合理使用品質保證的藥物,同時也不要忘記乾淨飲用水、衛生設備和疫苗接種的重要性,才能避免首批感染髮生。」

研究預估,如果沒有新措施來遏止過度使用, 2030 年全球使用的抗生素數量將從 2015 年每天 420 億劑,增長至每天 1,280 億劑。

美國疾病動態、經濟和政策中心(CDDEP)研究作者 Eili Klein 指出,現代醫療系統建立在有效的抗生素之上,一旦抗生素不再有效,或是細菌開始對大多數抗生素產生抗藥性,醫療系統就會陷入大麻煩。

「最令人擔憂的,是人們對此毫不在乎。」

(首圖來源:pixaba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chNews 的精彩文章:

將視野內的文字轉為語音,日本推出智能眼鏡 OTON GLASS 協助視障者閱讀
Apple Watch 也會有 AirPods 風格的充電盒?

TAG:Tech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