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數學教育在變革

數學教育在變革

人類的思維是有規律的,都是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這是心理學建立的基礎。你可能會認為我們的數學學習也是遵循這個規律,但是我告訴你,完全不是!

舉個例子,高等數學開篇是極限嚴格定義,這讓大多數同學無所適從。原因是這種安排是依據數學邏輯順序建立的,單純追求數學邏輯之美,不是人類發現數學的順序,所以同學很難理解。

實際上極限的嚴格定義是在微積分理論發展近乎完善後才出現的。也就說微積分建立之初連牛頓都沒有明白極限究竟是什麼。而極限的定義可以說經歷兩千多年的漫長演變過程,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公元前212)、牛頓(1643-1727)、柯西(1789-1857)、魏爾斯特拉斯(1815-1897)每個人都向前走了一小步,才引出極限定義。才對極限有了對於剛剛接觸高數的同學又怎能懂得極限定義?

數學教育家弗萊登塔爾發現,人類研究數學的過程與學生學習的過程有很多相似之處,人類研究數學遇到的困難也是學生數學學習的難點。因此,他提出著名的「歷史發生原理」,引入數學的歷史,介紹數學發現的背景,讓冷冰冰的數學知識變成課堂上同學們火熱的思考,希望在教育改革中改變教學的邏輯順序。

基於此,2011年國家出台新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其中就提出數學文化在教學中應用。新的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更是明確了數學史在教學中的作用,設立數學史選修課,編寫數學史教材。但是教育改革進展是緩慢的,大學數學還在沿用舊的教學邏輯給同學們學習造成一些困擾。

我願意拋磚引玉,讓學生在考研學習中既能拿到漂亮的成績,又能感受到數學推理的睿智,使數學學習融會貫通,這也是數學教育最切實可行的方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酷學考研數學答疑平台 的精彩文章:

TAG:酷學考研數學答疑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