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毛澤東:書法《清明》與《祭母文》

毛澤東:書法《清明》與《祭母文》

中國美術家網

13年,專註於藝術領域的傳播張力和領導影響力

1、毛澤東書—杜牧《清明》

毛澤東書—杜牧《清明》

毛澤東書—杜牧《清明》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2、毛澤東《祭母文》

毛澤東母親 文七妹

《祭母文》

毛澤東

嗚呼吾母,遽然而死。壽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餘三,即東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艱辛備歷。摧折作磨,因此遭疾。

中間萬萬,皆傷心史,不忍卒書,待徐溫吐。

今則欲言,只有兩端。一則盛德,一則恨偏。

吾母高風,首推博愛。遠近親疏,一皆覆載。

皚惻慈祥,感動庶匯。愛力所及,原本真誠。

不作誑言,不存欺心。整飭成性,一絲不詭。

手澤所經,皆有條理。頭腦精密,劈理分情;

事無遺算,物無遁形。潔凈之風,傳遍戚里;

不染一塵,身心表裡。五德犖犖,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綱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獲。精神痛苦,以此為卓。

天乎人歟,傾地一角。次則兒輩,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黃。病時攬手,酸心結腸。

但呼兒輩,各務為良。又次所懷,好親至愛。

或屬素恩,或多勞瘁。大小親疏,均待報賚。

總茲所述,盛德所輝。必秉捆憂,則效不違。

致於所恨,必補遺缺。念茲在茲,此心不越。

養育深恩,春暉朝靄。報之何時,精禽大海。

嗚呼吾母,母終未死,軀殼雖隳,靈則萬古。

有生一日,皆報恩時;有生一日,皆伴親時。

今也言長,時則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淺。

此時家奠,盡此一觴。後有言陳,與日俱長。

尚饗

一九一九年十月

1919年的毛澤東

毛澤東的母親文七妹,湖南湘鄉人,生於1867年2月12日,1919年10月5日病逝。

對母親的去世,毛澤東萬分悲痛,用淚和墨於1919年10月18日寫下了《祭母文》和兩副靈聯。

其靈聯是:「疾草尚呼兒,無限關懷,萬端遺恨皆須補;長生新學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處尋。」「春風南岸留暉遠,秋雨韶山灑淚多。」這兩副靈聯, 也深深地記述了毛澤東的母親平生對他的養育之恩,也由衷地表達了他對母親的孝敬之情。

《祭母文》稱:「吾母高風,首推博愛;遠邇親疏,一皆復載;愷惻慈祥,感動庶匯。愛力所及,原本真誠;不作誑言,不存欺心。」「頭腦精密,擘理分清;事無遺算,物無遁形。」「病時攬手,酸心結腸;但書汝輩,各務為良。」

1919年毛澤東、毛澤民、毛澤覃和母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美術家網 的精彩文章:

2018藝術品春季拍賣會即將登場 精彩搶先看
印度現代藝術的幾個重要階段

TAG:中國美術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