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曾經撩遍全班的我,為什麼現在最怕跟人聊天?

曾經撩遍全班的我,為什麼現在最怕跟人聊天?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這個習慣,一上火車高鐵飛機先看看座位附近有沒有小孩,如果有,那完了,這註定是一趟沸騰的旅程,因為他們實在是太吵了。

不僅愛哭嗓門大,還特喜歡跟鄰座的陌生人搭訕:姐姐你在看什麼電影呀?叔叔你知道光頭強嗎?阿姨你瞅我這魯班,是不是賊6?

年紀輕輕就能和大人順暢溝通,想來都是從學校里訓練出來的,跟咱們當年一樣,上課不聽講,就知道跟同桌嘚吧嘚講小話

一節課從南聊到北,下節課再從西聊到東,雖然都是車軲轆話,但話題絕不雷同,隔得遠了還有傳不完的小紙條,搞得老師都放話:

「沒事兒最好睡睡覺,別影響別人。」

然鵝,睡覺是不可能睡覺的,我們話癆精這輩子都不可能在課堂上睡覺,我們要是睡著了,周圍的小夥伴得多無聊啊,憋了45分鐘的我們又得多委屈啊。

所以,不管老師再怎麼因材施教調座位,也打消不了我們的表達欲。

在千難萬阻面前,為了跟同學嘮嗑,什麼幾乎快失傳的看嘴聽音啦,什麼難成馬的手語啦,統統自學成才不要錢——

@啊咯醬:我跟我高中同學,老師千辛萬苦隔開我們,導致我們練就了看到對方嘴型都能聊天的技能。

沒辦法,聊天太有意思了,聊天的對象也就不那麼重要了,不僅性別鴻溝可以跨越——

@歧途相遇:我們文科班女生多,班主任看我經常和男生聊天,就把我放到女生中間,周圍一圈都是女生那種,然後過了幾個星期,我已經和她們姐妹相稱了。

(這是個男生)

「地域」約束不成問題

物種不一樣都可以嗨到爆

很多時候,小話癆還會變身為攪屎棍,坐哪兒都能帶壞一批同學,先嘮帶動後嘮,最後達到整個班級的欣欣向榮(啊呸)

這就導致了一個小問題:

人生中第一個跟你談星星談月亮,從詩詞歌賦聊到人生哲理(誤)的人,是當年的小學同桌,而不是十多年後才出現、甚至可能遲到至今的結婚對象。

當然,更嚴重的問題是學習成績的直線下降,特別是當你後退了,找你說話的同學反倒進步了,氣上加氣。

——看到這個設定,估計不少讀者眼前都會浮現出一個身影,就是那種平時不聽課,老揪著你說話,一考試卻門門高分的同學,賊煩。

對於這種坑同學的學生,老師通常是又愛又恨的,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人家可是班上的人氣社交王!不是你說壓制就能壓制的。

是啊,本來還有些沒打過照面的同學不太熟,多換幾次座位全班都熟了,最後誰跟誰都聊得來,直到……

老師:講台旁邊的雅座了解一下

前兩年還流傳過相關的段子:據說坐過講台旁邊座位的人,有90%後來都成了精英。

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這些「精英」最初嶄露頭角可能就是因為沒有同桌聊天,只好開動腦筋跟講台上的老師扯淡,或者趁老師不注意,偷偷跟第一排的同學聊。

話癆精:小意思,在門口罰站我都能和路過的老師聊幾句。

你可別說,在中國這個人口大國,會聊天確實也是門獨特的技能,時常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Luka家的Miku醬:趕火車誤點了,改簽了站票……靠和陌生大哥聊天聊出個座位。

@須滿十分酒:我大學和同學出去玩,車票買的晚了兩個人只有一張坐票,本來商量是我倆輪流坐,結果上了車我同學就跟邊上大哥和對面阿姨開始熱聊,聊著聊著我倆就都坐下了。

這……就很流弊了!

更厲害的是,掌握了這項技能還可以推出一套完美的職業規劃,出了門不是快手老鐵就是業務能力一流的銷售經理(大誤),令人不得不服。

怎麼樣,是不是很有道理?是不是非常心動?甚至還有一丟丟的懷念?

能夠理解,大家懷念的是曾經的校園生活,裡面有自己逝去的青春,久違的朋友,和那股早已消失的表達欲。

因為,別看咱們前面的話說得這麼熱鬧,多年後,我們與當年課堂上談笑風生的老同學在街頭再見,氣氛卻是

emmmmm……到底,是哪裡,出了岔子?!

網友@再熬夜就吃屎替我們問出了心聲:

一直很不解的一件事情,我怎麼會從小時候那種跟誰同桌都能聊得非常開心的性格變成現在這種社交廢呢?

或許很多朋友還不知道所謂的「社交廢」能廢到什麼程度,這裡可以簡單還原幾個場景。

比如最基礎的打招呼,認識一個陌生人,一套「花式閃避法」下來,他們全身散發出的拒絕太過強烈,都快變成貪吃蛇了。

是個害怕生人的慫包蛋!(via.@魚類朋友)

比如每個學生都經歷過的上課發言,要讓一個不愛說話的人上台單獨做presentation還打分,短短20分鐘可能會讓他擔心一整個學期。

比如不管是應屆生還是老油條都得參加的面試,想想要跟未來的同事、老闆面對面,別說聊天了,就是單獨坐上半小時都非常焦慮。

比如公司里大大小小的團建,一群平時碰面都不知道該不該打招呼的同事,被迫關在一個KTV包廂或是軍訓場地里,那氣氛,簡直了。

對了,年度社恐時刻top10里,最最讓人恐慌的,當屬春節假期。

一想到那幾天全宇宙認識他的和他不認識的親戚朋友都會來家裡,還總伴隨著那句「不認識我啦?小時候我還抱過你呢」……

他就……他就……焦慮得像是心裡有800個小人在打群架。

世界名照《我媽讓我打電話拜年》

看到再熟悉不過的朋友來電,他們都很有可能裝作沒聽到,堅持微信/簡訊聊天,完美演繹了——「您撥打的用戶是社恐,請下輩子再撥」

治療是不可能治療的。

據說,有網友嘗試著參加了一個治療交流障礙的小組,結果第一次活動就是讓大家各自說一下在這個小組裡想改變自己的地方……

基本上是個無解的閉環了。如果說一定要給社交廢一點建議,那大概就是——

別去美國!那裡是社恐患者的終極地獄!

那麼,回到前面提出的宇宙未解之謎:

讀書時不僅和同桌聊得來,跟前後左右也能打得火熱;現在別說主動找別人聊天了,有人主動找過來都會趕緊避開,這不就奇了怪嗎?

而且往往是小時候越話癆的人,長大了在半生不熟的人面前越不會講話,難道是小時候把這一輩子的話都講完了?

@拂龕:剛搬到新小區第一天就跟鄰居家的孩子一起玩兒捉迷藏,現在大二了還沒記全班上同學的臉

@真心話李神奇:以前小學每個班主任對我的評價都是愛上課講話,無論跟誰都能講一節課的那種,上大學以後和不熟的人講話不超過三句就冷場

@神說我是寵兒:聽我爸講我小時候很愛講話,一點都不內向,跟小大人似的,跟小朋友和長輩都能聊。現在的我聽我爸回憶我小時候我竟然一點都沒有印象

表面上看,這似乎成了一個類似「為什麼高中時偷偷早戀,現在快30了找不到對象」的問題,但實際上,從話多到寡言的變化里,還是可以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對此,我們提出了幾條猜想供大家對號入座,真·不一定不對。

猜想一:手機玩多了

是先有社恐患者還是先有手機,我們不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社恐在不想跟面前的人交流時都會緊張地玩手機,說不定還會轉發微博:「為什麼要聚會聊天?是手機不好玩還是螺螄粉不好吃?」

你看,通訊工具是變多了,人與人之間的話卻變少了。

猜想二:顧慮變多了

小時候跟朋友聊天,即使說錯話了第二天也會和好,現在跟人說錯話了,轉眼就會被拉黑。所以很多人吸取了一次次教訓後,變得越來越不願意說話,就算必須得說,也會小心翼翼地打好草稿,生怕被揪出什麼毛病。

還有的人被傷得太深,感悟出來人際交往就是用兩年學說話,用一輩子學閉嘴(突然走心)。

@假裝不是鹹魚的魚魚:因為小孩子比較單純不會揣測你說話,而成年人會亂七八糟給你無意說的話加一堆惡意

猜想三:小時候太閑了

讀書的時候話多主要是上課不想聽講,又沒有手機玩,不跟同桌講講小話還能幹啥,比珠心算嗎?

猜想四:長大了、變忙了

小時候啥都不懂,見誰都是可以分享零食的小夥伴,容易傷到別人也容易原諒別人;長大後大家都有了審美,明白了志同道合,也放棄了許多無效社交。

@汪汪掃文專用號:因為你越來越發現不是每個人都友善、每個人都有趣、每個人都三觀相同

如今,忙碌的工作生活讓我們已經無力維繫基本的情感關係,沒有約會、不想聚餐、浪不動了,下班後只有兩個想法:趕緊癱倒,點亮手機屏幕。

慢慢地就會發現,隨著年齡增長,身邊的人都是流動的——

@電台程超:小時候一個話題能聊半天,寫個豬貼前桌背後也能笑半天,大家都在一個世界裡,現在每天接收那麼多信息,看那麼多劇,但誰跟你一個世界呢?

再沒有人被強制跟你近距離、互相陪伴一個學期甚至更長的時間了,現在的人都是不停走動的,有些甚至幾秒鐘都停不了,只能扮演別人生命里的過客。

這個猜想或許是最無情也是最無奈的,因為對於我們來說完全是被動接受,而不是主動選擇。

好在,宇宙的能量是守恆的,當有的人變得越來越社恐,勢必會有人越長大越開朗——

說到底,不管是小話癆變成社交廢,還是慢熱型變成交際花,在人類的成長過程中,變化是無法避免的,只希望我們在之後漫長的日子裡能適應這種變化,並盡量的樂在其中。

共勉。

P.S.你還記得那些年跟你一起上課說小話的前後桌嗎?你們現在還有聯繫嘛?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跟我們分享你的故事~~

另外,我們也不認為人的成長變化只跟上述四種猜想有關,你還有其他說法嗎?一起嘮嘮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sta看天下 的精彩文章:

AI毀滅世界,從智能汽車開始?
為什麼我的每個男神最後都沒有喜歡我?

TAG:Vista看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