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明被皇帝寵幸卻不敢宣揚,只能稱「為日所逐」

明明被皇帝寵幸卻不敢宣揚,只能稱「為日所逐」

宣武帝元恪生母為孝文昭皇后高氏,但因為孝文帝後宮鬥爭激烈,為了獲得元恪撫養權,在北魏遷都之際,高後據傳被馮後暗害。高氏出身低微,她是被文明太后馮氏選中,送入掖庭。「皆生於東裔。高祖初,乃舉室西歸,達龍城鎮,鎮表後德色婉艷,任充宮掖。及至,文明太后親幸北部曹,見後姿貌,奇之,遂入掖庭,時年十三。」

昭皇后高氏出生於東裔,l3歲時成為孝文帝朝掖庭宮人。高氏是由龍城鎮上表輸送至北魏國都平城的,而文明太后馮氏也是出身龍城,所以基於自身以及家族權力集團考慮,便將高氏選入掖庭。入宮不久,高氏便蒙受了孝文帝寵幸,但是關於此事,高氏對此卻有一番離奇的夢境描述。

《魏書·皇后列傳》記載:「初,後幼曾夢在堂內立,而日光自窗中照之,灼灼而熱,後東西避之,光猶斜照不已。如是數夕,後自怪之, 以白其父颺,颺以問遼東人閔宗。宗曰:『此奇征也,貴不可言。』颺日:『何以知之?』宗日:『夫日者,君人之德,帝王之象也。光照女身,必有恩命及之。女避猶照者,主上來求,女不獲已也。昔有夢月入懷,猶生天子,況日照之徵。此女必將被帝命,誕育人君之象也。』遂生世宗。後生廣平王懷,次長樂公主。」

《魏書·世宗紀》則稱:「世宗宣武皇帝,諱恪,高祖孝文皇帝第二子。母曰高夫人,初夢為日所逐,避於床下,日化為龍,繞己數匝,寤而驚悸,既而有娠。太和七年閏四月,生帝於平城宮。」

這兩段都記載高氏「為日所逐」遂懷孕生下元恪的過程。古代關於帝王將相等的記載都會帶有神聖的光環,以應讖緯。這兩段記載似乎都預示了高氏貴不可言的身份。

但是在《魏書·術藝傳》卻戳破了這個神話:「初,文昭皇太后之懷世宗也,夢為日所逐,化而為龍而繞後,後寤而驚悸,遂成心疾。文明太后敕召徐謇及(王)顯等為後診脈。謇雲是微風入藏,宜進湯加針。顯云:『案三部脈非有心疾,將是懷孕生男之象。』果如顯言。」

高氏稱是「為日所逐」之後,患了心疾,但是政治經驗老辣的文明太后馮氏,對於高氏所稱的「心疾」卻是洞若觀火,於是馮太后便敕召徐謇和王顯為高氏診脈,這樣就是將高氏「為日所逐」而生的「心疾」當做普通病症來對待,而不是細究驚嚇到高氏「為日所逐,化而為龍而繞後」的夢境。而不明就裡的徐、王二人也是將高氏作為普通病人對待,由此得出了凡人的病症,雖然徐氏醫術不太高明,導致誤診,但是王顯卻正確判斷出了高氏病灶所在。而二人的診斷,也將高氏的夢境徹底戳破,還原了高氏被孝文帝寵幸的結果。

高氏為什麼不敢直接將孝文帝寵幸宣之於眾,畢竟得到皇帝寵幸在其他宮人看來是極其榮幸的過程,但是高氏卻表現的「東西避之」甚至「避於床下」。

一是因為高氏畢竟出身低微,在北魏孝文帝時期特別注重門第的社會氛圍中,地處偏僻的高麗族是備受壓抑的;二是在高氏之子元恪出生之前,孝文帝長子元恂已經出生,而且深受文明太后重視,在情況不明朗之下,高氏也不敢張揚此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兒讀書會擺尾 的精彩文章:

北魏八位皇后出家為尼

TAG:魚兒讀書會擺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