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房價收入比和房價的關係

房價收入比和房價的關係

我們提到房子,房價是繞不開的話題,我們總是覺得中國的房價貴,因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比較房價的維度已經不僅局限於城市,還會以國家的維度來比較。我們會思考,北京的房價是紐約的1/2,而中國人平均收入是美國1/7。如果換算成購買力的話,北京的房價似乎比紐約高一點,是不是可以說明我們的房價雖然是經濟快速發展的產物,但在一定程度上的確有些偏離人民收入水平?

買房是一件很現實的問題,也是一直充斥著大家生活的問題,有了不錯的收入,我們才能買房,而認為偏離人民收入比的這個比重是如何算出的呢?我們可以從這一點上出發來看。房價收入比中的收入我們是以什麼數據來計算的呢?北大金融學教授說過,現在的房價不應該和現在的人均收入比,而是應該和「未來的中高收入階層」比。

想想看我們為什麼要買房?是不是認為這個地區的房價會越來越貴?那麼如果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這個問題,買房的人就會越來越多。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我們為房價所負擔的費用,或者說高房價的背後我們是在為資源買單,比如學校資源、醫院資源、工作資源。發展好的城市因為這些優質的資源,會爭相有人湧進大城市。這個邏輯,很多人都看到了,早看到的,早就買了;晚一點看到的,也買了。越來越多的人看清楚了,就把這個價格買上去了。大城市房子貴,就是這個道理,就是人們看到了增長的潛力。現在的高房價,是對未來收入提前反應。

其實未來不是所有人都買得起房子的,中高收入階層才買得起房,其餘人要租房住。比如說,紐約、東京、香港、首爾這些大都市的租房率都很高,分別為68%,54%,55%,60%。所以,超過一半的人是要租房住的,總體看起來就是,中高階層住自己的房子,中低收入租別人房子。所以,房價收入比中的收入,應該是高收入階層的平均收入,不是所有人的平均收入。

一個城市房價收入比高,不一定說明那個城市房子貴,很可能是因為那個城市的增長潛力好。一個城市房價收入比低,不一定是房價低,更可能是那個城市的增長潛力低,收入增速慢。比如很多二、三線城市或者三、四線城市,房價收入比也不高,只有十幾倍,甚至更低,其實就是因為這些城市的發展潛力沒有那麼大。

房價是對未來收入的提前反應,房價收入比反映了一個城市未來的增長潛力。隨著經濟發展的加快,租房的趨勢也已經慢慢顯現,意味著其實貧富差距也越來越大了。大城市不僅買房貴,發展到後來,租房也會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房董匯 的精彩文章:

TAG:房董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