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灰犀牛要來了嗎?

灰犀牛要來了嗎?

北京時間4月3號美國公布「500億美元」加稅建議清單,今天,商務部提出反制關稅清單,一時間議論紛紛,筆者粗略看了下各方觀點,感覺頗有些意猶未盡。這裡找了幾個數據,談一下幾個被低估和忽視的問題。

文 | 睿資,央行觀察專欄作家

1、美元危機

1月份美國貿易逆差創十年新高,而GDP卻遠沒有恢復到金融危機前的水平,加之特朗普的減稅計劃,美國的財政赤字必將增加。貿易赤字和財政赤字勢必對美元造成壓力,而美國經濟並未明顯好轉,搞不好就會引起美元危機,這在歷史上已有多個先例。

所以美國必然要尋找解決之道,敲打中國是一個選項,但效果很難說。如果最後美元危機真的爆發,世界該怎麼辦?誰又是最大的受害者?面對越來越大的不確定性,全球金融市場的樂觀情緒還能維持多久?

2、香港市場

今年1季度美元libor和港元hibor的利差快速走高,由於港幣掛鉤美元,貶值壓力顯現。為了維持利率穩定,市場認為hibor有上升的動力。而香港差晌物業估價署編製的整體私人住宅指數的最新數據是364.1點,連續第23個月上升,為歷來最長升浪。自2016年11月起至今,該指數累計16個月創歷史新高,樓價按年累計升幅達16%。如果hibor追隨libor上升,則對香港樓市會有何影響?

3、人民幣

截至2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345億美元。由於今年以來中國國債利率走平乃至開始下降,而美國國債利率則有一輪升勢,貿易戰陰影下3月份的數據格外令人關注。是繼續下降還是回穩?與人民幣匯率走勢的相關性是否會有改變?市場將據此來把握18年央行的匯率思路。

4、展望

點這裡,購買《講談社·中國的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央行觀察 的精彩文章:

英鎊國際化的隕落
中澳兩國央行續簽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TAG:央行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