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邦殺功臣不殺老兄弟為什麼單單要殺連襟樊噲

劉邦殺功臣不殺老兄弟為什麼單單要殺連襟樊噲

原標題:劉邦殺功臣不殺老兄弟為什麼單單要殺連襟樊噲


劉邦殺功臣不殺老兄弟為什麼單單要殺連襟樊噲


劉邦當皇帝後殺戮功臣,韓信、彭越、英布這些楚漢時期的風雲人物先後死在他的屠刀之下。但是,劉邦殺功臣有一個特殊現象,他們都是異姓諸侯王,對於僅僅是封侯的大臣,劉邦不但沒有殺,有的還留下遺囑予以重用,像曹參、周勃等人。有一個例外,那就是樊噲。樊噲是劉邦的沛縣老弟兄之一,劉邦做了沛公,樊噲是他的舍人。在劉邦早期的作戰中,由於樊噲作戰英勇,敢打頭陣,屢立戰功,先後被劉邦封為列大夫、五大夫、卿大夫,直至封為賢成君。鴻門宴上,范增想設計謀殺劉邦,命令項莊拔劍在宴席上起舞,想趁機殺死劉邦,只因為項伯的遮擋才沒有得手。這時候樊噲在宴席的大帳之外,聽說事情緊急,就手持盾牌闖進了大營,立在帳下,隨時準備保護劉邦。項羽看見了,問這個人是誰?張良說這個人是劉邦的參乘。項羽稱讚說:「真是個壯士!」說罷賜個他一碗酒和一條豬腿。樊噲舉杯一飲而盡,然後拔出寶劍切開豬腿全部吃了。項羽問他,你還能再喝一碗嗎?樊噲說:「我連死都不怕,難道還在乎一碗酒嗎?」然後他述說了劉邦的功勞、對項羽的忠誠,揭露了項羽想殺劉邦的陰謀,指出了這樣做的危害,使項羽打消了殺害劉邦的念頭。《史記》中說,這一天如果不是樊噲闖入大帳責備項羽的話,劉邦的事業幾乎就完了。


(樊噲與劉邦 圖片來源於百度圖片)


劉邦當了漢王,揮兵東進平定三秦,樊噲或者單獨帶兵攻城略地,或者跟從劉邦作為將軍帶兵打仗,他總是帶頭衝鋒陷陣,多次首先登城,其功勞也堪稱首功。在韓信曹參等人經略趙齊等地的時候,樊噲是劉邦身邊最倚重的帶兵將領。


劉邦當皇帝以後,因為樊噲作戰有功,加封樊噲八百戶的食邑。

燕王臧荼造反,劉邦親征,樊噲作為帶兵主將,俘虜了臧荼,平定了燕地。劉邦借游雲夢之機擒拿韓信,帶兵保衛劉邦、擒拿韓信、平定楚地的是樊噲;韓王信造反、代國丞相陳豨造反,帶兵的主將都是樊噲。尤其是在平定燕王盧綰造反的過程中,樊噲以相國的職務帶兵攻打燕國,擊破了盧綰的軍隊,很快平定了燕地。



(樊噲 圖片來源於百度圖片)


樊噲因為娶了皇后呂雉的妹妹呂嬃(xu)為妻,因此和其他將領相比,劉邦對樊噲更為親近。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最早起義共事的兄弟、功臣大將加親戚連襟,劉邦卻要將其處死!還是在樊噲帶兵鎮守安撫燕國的時候,劉邦已經病得很重,有人詆毀樊噲和呂氏結黨,皇帝假如有一天去世的話,那麼樊噲就要帶兵把戚夫人和趙王劉如意這幫人全部殺死。劉邦聽後勃然大怒,立刻命令陳平帶著周勃去燕國代替樊噲,並在軍中把樊噲斬首。陳平因為害怕呂后,並沒有執行劉邦的命令,而是把樊噲押解到了長安。這時候,劉邦已經死了,呂后下令釋放了樊噲,樊噲撿回來一條命。

那麼,劉邦為什麼要處死樊噲呢?難道僅僅是為了戚夫人和兒子趙王劉如意嗎?


實際上,這僅僅是一個次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劉邦感覺到身後劉氏江山不穩,他要為劉氏江山的將來做好安排,而能夠危及劉氏江山的只有呂氏,而樊噲恰恰是呂氏可依靠的最重要的人物。


樊噲是呂氏一黨的人,這一點無容置疑。 樊噲儘管在劉氏集團中功勞大地位高,但說到他對於大漢朝的建立所作出的貢獻,肯定比不上張良、蕭何,軍事才能和功績,也比不上韓信和曹參,其地位甚至都比不上一個盧綰,劉邦為什麼對他要比對待其他將領親近一些呢?不用說就是連襟這層關係。他的老婆呂嬃被封為臨光侯,只因為她是皇太后的妹妹。劉邦死後,漢惠帝劉盈柔弱不理政事,呂太后用事專權,她敢於囚禁劉邦的姬妾,殘害戚姬,殺害趙王,如此肆無忌憚,不能不說她有樊噲這個堅強的後盾。劉邦曾經多次想廢掉太子劉盈,改立自己喜歡的兒子趙王劉如意為太子,遭到大臣們的一致反對。各種史籍中雖然只說了張良、周昌、叔孫通等人的力勸,沒有單獨提出樊噲,但很顯然,樊噲必定是力保太子的人。其他大臣力保太子,是因為立嫡立長不立幼的傳統,再加之呂后和大家都是沛縣老人,樊噲更是多了一層關係,這個太子是外甥!呂太后死後,大臣們誅殺呂氏族人,樊噲的妻子呂嬃、兒子樊伉都被誅殺,這充分說明,樊噲就是呂氏一黨,不管你承認還是不承認。


樊噲是威望很高的將領,韓信之後是當時天下頂尖的幾個將領之一。 樊噲作戰勇猛,帶頭衝鋒陷陣、率先登城破敵的常常是他。但樊噲絕不是一個頭腦簡單只知道拼殺的莽夫,他是一個能帶兵,會打仗,具有指揮能力的優秀將軍。平定三秦進入中原後,劉邦分兵讓韓信、曹參北攻河北趙地,身邊留下的最主要的將領就是樊噲。在楚漢對峙時期,一旦戰事稍緩,劉邦就會讓樊噲獨立帶兵外線作戰,這既說明了劉邦的信任,也說明了樊噲的能力。劉邦當皇帝後,曾經多次出征平定諸侯王的叛亂,帶兵打仗的將領除了周勃就是樊噲。盧綰是劉邦沛縣老班底中唯一一個封王的人,雖然和劉邦私益有關,但其作戰能力也是非同一般,臨江王共尉、燕王臧荼都是他帶兵平定的。就是這樣一個人在燕國叛亂,正是樊噲帶兵平定的,樊噲的軍事能力可見一斑。屈指算來,當時天下頂尖的軍事將領,不過是曹參、周勃、樊噲、灌嬰幾個人了,假如呂后和樊噲結成同盟,即便是有一個劉姓的柔弱的皇帝,誰又能奈何得了外戚勢力?劉邦在臨死前立下遺囑,非劉氏為王天下共誅之。這句話所指對象十分明顯,那就是呂后,當時的異姓王,只有經濟不發達地區的吳芮,他要防止的,就是自己的妻子呂氏。要避免劉氏天下變為呂氏天下,就必須斬斷呂氏這條最重要的臂膀——樊噲。


樊噲具有政治眼光,不僅僅是一個武夫。 樊噲除了戰功卓著,它還具有一個政治家敏銳的目光。漢元年(前206),劉邦攻入咸陽,當他看到秦朝宮室的豪華和眾多的美女,就想住下來不願離開。樊噲馬上進言規勸說:「您是想享有天下呢?還是要做富翁?這些奢侈艷麗的東西,正是促使秦朝滅亡的啊,你用它幹什麼!希望你儘快還軍霸上,不要留在宮中!」這話劉邦沒有聽,是因為張良的繼續勸說劉邦才離開了秦朝皇宮。但是,是樊噲首先提出,不能走秦朝滅亡之路,不能不說樊噲具有政治家的眼光。當時的情況,劉邦的將領都在搶奪金玉財物,只有蕭何進入丞相府收取地圖戶籍,樊噲規勸劉邦圖謀大事,在這樣大的誘惑面前還能保持清醒的頭腦,樊噲的確不簡單。

在鴻門宴上,樊噲對項羽說:「我們沛公首先進入並平定咸陽,露宿霸上,依此來等待您的到來。大王您今天一到這裡,就聽信了小人的胡言亂語,跟沛公有了隔閡,我擔心天下從此又要四分五裂,百姓們都會懷疑是您一手造成的啊!」這番話本質上為了劉邦著想,表面上卻在為項羽開脫;明明在指責項羽卻似乎是在為了項羽的天下,不能不說是一種高超的語言藝術。假如樊噲一味的為劉邦辯護或者一個勁兒地指責項羽,劉邦能夠脫離鴻門宴這場大難嗎?


樊噲的話讓項羽無言以對,劉邦借口上廁所離開了宴席。出來後,劉邦想逃走又擔心,說:「現在出走,沒有打招呼,怎麼辦?」樊噲說:「現在人家是刀和砧板,我們是刀下的魚肉,還告辭什麼?」一句話就指出了問題的利害所在,及時地幫助劉邦逃出了楚營。這種政治上的敏銳不是一般將領所具有。不過,漢初是人才濟濟的時代,只因為有了張良、蕭何、陳平這些智謀之士和行政幹才,樊噲的政治行政才能無以表現罷了。但劉邦要考慮將來的劉氏天下,就不能不及早提防樊噲這個呂氏集團的人。


至此,劉邦要殺樊噲,就一點兒也不奇怪了。


事情的發展也果然證明了這一點,因為樊噲死得早,呂氏眾人果然沒有英才,呂產、呂祿一個個都是平庸之輩,周勃振臂一呼,這些人迅速土崩瓦解,天下歸劉。如果樊噲掌控著軍隊,周勃能這樣順利的進入北軍嗎?由此可以推斷,劉邦要殺樊噲,是政治的需要,是為了劉氏天下的未來著想。同時也會讓人們看到,對於皇帝來說,政治永遠都是第一位的,在政治需要面前,任何親情都會顯得蒼白無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空星照 的精彩文章:

什麼才是對亡國之君劉禪全面公正的評價
「蜀中無大將廖化充先鋒」,說廖化平庸冤枉了他嗎

TAG:長空星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