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孝順,可能是時候該退出歷史的舞台了

孝順,可能是時候該退出歷史的舞台了

孝順,可能是時候該退出歷史的舞台了

父母決定著小孩的出生和成長環境,但最終它長成什麼樣,就不是他們能控制的了。

中國的小孩,從剛學會說話不久,長輩就會教他們要「孝順」了。所以,一般有點家教的小孩,孝順長輩在思想上可以說是根深蒂固的了。

那麼何為「孝順」呢?

我們先來看看《漢語詞典》的解釋

孝順是漢語詞語,讀作xiào shùn,出自《國語·楚語上》,原指愛敬天下之人﹑順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後多指盡心奉養父母,順從父母的意志。

相信大多數人,不需要去查字典,自己從小理解的也是這個意思。

那我為何卻「唱反調」呢?

我先說說另外一個詞——「三從四德」吧,如果當今社會還有誰要求女性三從四德,提倡「女子無才便是德」,一定會被人唾罵。

附:三從四德是中國古代習俗之一,「三從」與「四德」的合稱。

「三從」指婦女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

「四德」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三從四德」,是一種中國古代女性的道德規範,是為適應家庭穩定、維護父權—夫權家庭(族)利益需要,根據「內外有別」、「男尊女卑」的原則,由儒家禮教對婦女的一生在道德、行為、修養的進行的規範要求。

為什麼同樣是自古流傳而來的「中華傳統美德」,「三從四德」漸漸成為了貶義詞,而「孝順」卻一直是褒義詞、廣為流傳呢?

我想,可以從約束的對象來看。

三從四德,約束的是即將出嫁或者嫁為人婦的女子,隨著時代的發展,全球範圍的女性越來越注重自己的權利。新中國成立後,婦女翻身得解放,首先解除了裹小腳,然後提倡男女平等,可以離婚再嫁。再後來改革開放了,之後解放思想了,從此女人成了半邊天,再沒有人會把三從四德放在嘴上,甚至有時會對三從四德有些蔑視。

孝順,一般都是長輩對晚輩的約束,並且從娃娃抓起的。

「牽著大象鼻子走」的故事,大家一定聽過。

一條草繩如何輕易拴住一頭大象?

歡樂馬戲團中最受歡迎的大明星,是他們的大象,巡迴到每個地方總是吸引無數孩童的注意,其中一位少年為了想更接近地看看大象,特意跑到馬戲團的後台,最後,他很驚訝地發現那幾隻大象只是被普通的繩子拴在一根木頭上而已。

少年好奇地問馴獸師:「先生,為什麼你們只用一條繩子就能制服這麼巨大的象,難道不怕牠們用力一拉便能逃走嗎?」

馴獸師笑一笑回答:「你不了解吧!這些象是我們從小養大的,當牠還小時,我們用大鐵鏈把牠鎖著,每次牠想逃走,只要一拉便痛得動彈不得,久而久之,只要牠想到用力拉就有痛的經驗後,最後便放棄逃跑。現在,我們雖然只用一條草繩拴著牠,但牠也不再相信自己是可以逃走的。

我們大多數人,從小就被教育的要孝順父母,久而久之,便根深蒂固了,而且會傳遞下去繼續教育自己的子女。

那麼,為什麼在古代,長輩可以這樣約束子女呢?

「多子多福」、「養兒防老」、「重男輕女」和「包辦婚姻」,這四種中國傳統思想被認為是封建糟粕而加以批判,為什麼還能延續幾千年呢? 另外,在延續了幾千年之後,為什麼又會在現代社會突然間落到個人人喊打的地步?

原因很簡單,傳統的經濟環境已經改變了,所以必須重建我們的道德觀念,用以適應新的經濟環境。

我們先來看看,傳統的經濟環境是怎樣的。

那時中國經濟被稱之為「小農經濟」,社會的主體是自耕農,「男耕女織」、「你耕田來我織布」;「我挑水來你澆園」,除了地主階級,其他幾乎所有人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勞作,當時最重要的資產就是土地,因為土地的多寡直接決定了收成多少,但光有土地是沒用的,還要有人力去耕種。種田的主要勞動力是男丁。而女兒,如同潑出去的水一般遲早是別家的,把女兒養大,除了最後拿到一點聘禮之外,沒有其他收益。所以,從小對女兒的約束條件自然要高一些,不光要孝順,還有三從四德。

在這種情況下,生男孩則一定要趕早,試想,如果一個男人在20歲的時候就能夠娶妻生子,那麼在他40歲眼看就要步入老年之時,兒子正好20歲,其體力完全可以勝任田中的勞作,因此能夠儘早生下兒子對自己的將來意味著很大一筆財富。如果兒子生的太晚,就會有一段青黃不接的日子,自己體力漸漸下降,而孩子的體力還不足以干農活,這就很麻煩了。

田間的勞動是很費體力的,上了年紀就干不動了,由於女兒總是要嫁出去的,養老的重擔就只能落在兒子身上。當年也沒有工廠招工一說,因此兒子只能繼續耕種祖輩留下來的土地,這就保證了父母和兒子是呆在一起的。但如何才能保證兒子是個孝子,願意給父母養老送終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多生幾個兒子,讓兒子們之間進行相互競爭。如果你沒有兒子,那就意味著沒人給你養老; 如果只有一個兒子,那對他來說家產總是他的,相當於被他壟斷,你老爹就沒有多少話語權了;但你要是有多個兒子,產生了自由競爭機制,不但保證了田裡有足夠勞動力,還被老爹掌握了「定價權」,你可以自由決定把家產土地分配給更聽話對自己好的兒子,不分給不孝兒,於是兒子們便傾向於對你孝順,這樣才能得到更多,否則就什麼田地也得不到了。

在當時的經濟環境下,自由戀愛是很不道德的行為,父母包辦才是合理的。我們可以把婚姻大事看作是組建一個合化公司,丈夫和妻子是這個公司的無限責任合伙人,但他們的父母則是出錢的大股東,負有有限責任,這對夫妻將來的主要財富一一地產,是靠其父母提供的。既然父母要提供這麼大一筆錢,難道他們連話語權都掌握不了嗎? 由於土地是以家族為單位,因此婚姻必然也是以家族為單位,這一切都基於農業經濟這一大背景。

自由戀愛在當時會有什麼結果呢? 如果父母滿意,那皆大歡喜,假設父母不同意,將來不提供土地,這對夫妻此後的生活將無比艱難,當時也沒有公司或工廠可以去打工掙錢,兩人唯一出路就是分手並回到自己父母身邊,男人以後還好辦,女人就苦了,由於已經不是頭婚,將來還能找到什麼好婆家呢,所以包辦婚姻反而是對女性的有效保護。

有了以上的經濟分析,很明顯就能看出來「多子多福」、「養兒防老」、「重男輕女」和「包辦婚姻」這四種思想在當時是極為正確的,誰要是不打算照著做,反而是非常奇怪的事情。

如果不是因為經濟環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這些思想還將延續至今。

那麼問題出在哪兒呢?

隨著中國近100年來工業化進程的開始,「小農經濟」被徹底打破了。留在家種田所能獲得的收益太低,遠遠比不上出去打工。但這樣一來,父母能對子女的影響力也大大減弱。

首先,子女的工作是自己找的,工作並不依賴於父母,子女可以隨心所欲的在外定居,在家種田根本就沒有出路,跑去大城市尋找機會才是理性選擇; 其次,經濟發展使得多生孩子的成本很高,以前多一口人就是多一副碗筷,現在多一口人就要多出極大的教育、醫療、房產支出; 最後,以前還有土地和家產這個終極寶貝可以鎮住子女們,現在計劃生育只有一個了,沒有競爭只有壟斷,話語權反而掌握在子女的手裡,你要想拿財產去控制他,他們根本不怕。

由此可見,上述的傳統思想在現代社會已經沒有立足之地了,如果某些父母在經濟環境出現如此巨大變化的前提下,還要去堅持傳統的做法,那麼等待他們的只能是傷心淚了。

用最簡單的話來概括所發生的一切,那就是,傳統的中國父母們之所以如此威嚴,如此被子女們敬畏,完全是因為他們處在「利益分配者」的位子上,他們可以決定誰拿得多,誰拿得少; 而現在的父母們已經喪失了「利益分配者」的地位,他們控制的利益也不是很多,更重要的是,他們也不可能決定如何「分配」。

生了兒子之後,不但不能指望他來養老,反而還要把畢生的積蓄交給他去買房,因為憑他自己的力量是買不起的,於是生女兒反而成了較為有利的事,那些一味堅持「養兒防老」的父母,將付出更多代價。現在,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啃老」而不是「防老」。

人們不再那麼迫切的要「早生貴子」了,因為早生兒子的好處現在已經蕩然無存,多生孩子的好處也不再明顯,因此生育率將隨著經濟發展而降低,年輕人的結婚年齡會逐年提高。

男女將越來越平等,因為現代的女性可以從事大部分男性的工作,少數人還能到達一個很高的層次,因此入不入贅也不再成為大問題,女孩子生下來並不意味著就是別人家的人,男孩子生下來也不意味著就一定是自家的人,糾結到底屬於哪家人不再具有實際意義。

與其他方面的聯繫

以上現象對於當下的老闆或者管理者來說也一樣,社會稱80後是垮掉的一代,90後是廢掉的一代。其實,不是人性變了,是經濟環境變了,80後,90後,還有00後,基本都是獨生子女,絕大多數人不缺那點工資。缺錢的大多數也通過勤奮、努力逐漸有了牛逼的資本,不一定非要在你那受氣。如果管理者不能意識到這一點,還企圖以各種苛刻的員工守則、規章制度來管理員工,那這種企業慢慢的可能離倒閉就不遠了。你們做不到像員工父母一樣愛他們,還指望他們像順著自己爹媽一樣順著你們??

我認為,今後,像Google Facebook那樣自由、舒適的辦公環境會逐漸成為主流,不依靠單一公司的自由職業者也會越來越多。

最後

其實,古講孝道,並沒有說要孝順。孔子和孟子都說要孝,但不一定要順。該順則順,不該順時就一定不能順。不顧事實,盲目順從,陷父母於不義,是為不孝。

好了,今天就先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到這裡,最根本的是為自己大齡剩男找個借口吧,哈哈

本文無需關注即可直接評論,歡迎大家發表各自的觀點,所有的回復,我都會第一時間通過審核顯示出來。

歡迎掃一掃關注本公眾號,一起努力,成為有遠見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泛思微 的精彩文章:

TAG:泛思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