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傳播手段落後的古代,古人如何發表詩歌?他們會擔心被人侵權嗎?

傳播手段落後的古代,古人如何發表詩歌?他們會擔心被人侵權嗎?

偶然看到自媒體平台有人提問:「古人如何證明某篇發表後的詩歌是自己的作品?」這問題原本不算什麼,中國人是講信用的,也講道義,偷雞摸狗之事,君子從來不屑為之,所以古人幾乎都不怎麼管所有權、版權之類,更加不會掏空了心思證明這首詩是本人寫的,這一點,當代國人確實應當反思,尤其是各大自媒體平台竊文的文賊,抄襲別人的文章真的好嗎?

言歸正傳,古人雖不刻意證明詩歌是自己寫的,但詩歌總該有個來處,那麼一般情況下會是這樣的:

1、在詩歌標題或內容里,直接說是自己寫的。

這一點很多詩人不自覺就做到了,比如李白《贈汪倫》就做得很漂亮,詩寫得好,也署了名,還讓酒肉朋友汪倫千古留名,難怪大家都喜歡和李白交朋友: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酬唱贈詩給朋友,留有落款。

古人是幸福的,經常有知己懂自己,「積雪巷深酬唱夜,落花牆隔笑言時」,好友之間的酬唱是雅事,也是快事,最典型的例子是白居易和劉禹錫以及元稹,他們之間有很多酬唱之作傳世,而李白和杜甫,李白和孟浩然等,也有互相贈詩,且看杜甫規勸李白的《贈李白》: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再看李白的《戲贈杜甫》:

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 借問5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3、自己編著詩集。

雖說古人一般都是不屑抄襲的,但也有個別人品不行的,比如千古名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就引出唐代宋之問因詩殺親疑案,據說他很喜歡外甥劉希夷的這首未公開詩作《代悲白頭翁》,居然殺親奪詩。

或許是這疑案提醒,也或許是對自己的作品負責,也有很多詩人編著了自己的詩集,比如白居易就在唐穆宗長慶年間編著了《白氏長慶集》,收詩文3800餘篇,也正因如此,白居易成為唐代留世詩作最多的詩人。

4、由親人朋友證明作者。

當然,更多的詩人是不會刻意落款或編集的,詩人本來就應該是超脫飄逸的,比如李白就常率性而為,喝醉了酒寫了詩,一覺醒來可能什麼都不記得了,據說他44歲時曾和杜甫高適一起漫遊今日河南商丘的梁園,當時喝醉了酒就在牆壁上寫了詩作《梁園吟》,當他走後,宗家小姐看到這首詩,為了保存這首李白親筆詩居然花千金買下了這面牆壁,這才讓這首千古名詩流傳了下來。

上天是眷顧李白的,天才浪子管不好自己,就安排了宗家小姐陪他管他,於是,「千金買壁」便成了一段愛情故事的開始。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於傳統文化的傳播,更多精彩,敬請關註:六甲番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甲番人原創號 的精彩文章:

孫悟空不娶老婆,不只是佛門弟子身份那麼簡單
西遊記里死得最冤的神仙,居然被凡人斬殺了

TAG:六甲番人原創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