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項羽兵敗垓下,為何寧死不肯跨過烏江?原因令人感動

項羽兵敗垓下,為何寧死不肯跨過烏江?原因令人感動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宋代李清照的一首《夏日絕句》,將我們的思緒拉向了那個風雲變幻的楚漢爭霸時代。項羽最終兵敗垓下,所幸他勇猛無敵,一路衝殺終於突出重圍,來到烏江邊上。然而,當烏江亭長勸他渡河時,他卻拒絕了,最終自刎於烏江邊上,結束了傳奇的一生。

千百年來,關於楚霸王項羽不肯渡河,自刎烏江之舉,後世一直爭論不休,許多人對此感到無法理解。畢竟都已經逃了出來,只要回到江東,今後未嘗沒有機會東山再起,可他卻選擇了最極端的一種方式,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從項羽選擇帶領兵馬從垓下突圍,我們就知道他其實是有重回江東的打算的。然而當他來到烏江邊上,發現當年跟隨他一起出來征戰的江東子弟最後只剩下區區28騎,剩下的人全部都已戰死沙場。

而劉邦已經奪得了大部分的天下,自己勢力強於劉邦的時候尚且沒能滅掉他,現在只剩江東之地,更加難以抵擋。倘若項羽真的回到家鄉,劉邦必定傾全部兵力攻打,到時候只會給他們帶來災難。正是帶著這種想法,項羽選擇了硬扛到底,成就西楚霸王的絕世威名,最終自刎而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史不聞 的精彩文章:

封建時代皇帝中的一股清流,三宮六院?不,我要一夫一妻
古代有種刑罰只要使出來犯人基本立馬招供,現在還有人花錢去體驗

TAG:知史不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