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求求你,別再當一個威士忌白痴了

求求你,別再當一個威士忌白痴了

原標題:求求你,別再當一個威士忌白痴了


聽說喝威士忌已經成為中國中產階級的新生活方式,我的朋友康總趕緊買了半個酒櫃的威士忌。衝動的後果是他現在很頭疼:我這威士忌每瓶價格都千八百起,咋喝起來都一個味?


別人總能在一杯威士忌里喝出全世界的香味,什麼「花香、水果香和柑橘芒果香,還有櫻桃樹木頭、陳年皮革的成熟味道,最後餘韻還有烘烤過的巧克力和奶香...」到了自己嘴裡,只有「嘖嘖,辣里有點甜?



喝不明白威士忌的尷尬,杜少我之前也經歷過。事實上,想搞懂威士忌的味道並不難,上面提到的這些味道,歸根到底都來自一樣東西——

儲存威士忌的橡木桶。


味道是威士忌的命根子,也直接關乎威士忌的價格。而整個威士忌行業都相信一瓶威士忌70%的味道都是由橡木桶決定的,足見其地位。


想喝明白威士忌,搞懂橡木桶是最重要的一大關。



先強調一嘴,今天杜少我聊的只針對「Single Malt Scotch Whisky - 單一麥芽威士忌」,單一指的是單一酒廠,意思是這瓶威士忌完全在一個酒廠內完成蒸餾、陳年、裝瓶。


除了單麥威士忌,還有一種「Blended Whisky - 調和威士忌」,使用出自不同酒廠的基酒進行調和,技術含量主要體現在調酒水平,和桶沒有太大關係,所以不多說。


下面,杜少我整理了一些橡木桶的知識點,藉此帶各位深入認識威士忌。讓你能夠從一瓶威士忌的酒標看懂它出自什麼橡木桶,立馬就能對這款酒的味道、性價比有初步判斷。


相信我,看完下面,下次你就是酒桌上的威士忌皇帝。



很多人不知道,剛經過蒸餾得到的威士忌原酒,都是無色透明的,味道也只有辣鼻的酒精味、蒸餾器帶出的金屬味、以及水和燃料味。

這種聽起來就難以入口的酒液,卻是最古老的威士忌,500年前歐洲人喝的玩意。



直到19世紀末,英國政府開始對釀酒業徵收非常苛刻的稅賦,導致一些蘇格蘭人為了逃稅而將原酒藏到橡木桶里,將酒廠向南遷移——


結果,等他們打開橡木桶,無色威士忌不僅變了顏色,味道還更好。這就是人們決定用橡木桶貯存威士忌的開端。



概括講,橡木桶對威士忌的影響體現在兩方面:顏色和味道。


喝威士忌時,你一定也發現不同酒的顏色差別很大。在威士忌大師嘴裡,還分為金黃色、琥珀色、古銅色等一大堆顏色種類。其實,比起花眼力去辨別顏色,搞懂顏色是怎麼來的更有意義。


樸實點說,橡木桶就擔當了給威士忌染色的任務——


造桶過程中需要烘烤,橡木會被烤出單寧酸和香蘭素。等無色的原酒泡進橡木桶,漸漸就會發生一系列反應,色素融在酒里,威士忌就被上了色。


根據烘烤程度,橡木變色的程度不同,對威士忌的染色效果也不一樣。



味道方面,橡木影響就更大了。


除了酒精味,威士忌中總能喝出甜味、苦味,甚至還有鹹味。可釀造威士忌的過程中,原料只有穀物或大麥,還有水。最終一瓶威士忌的成分,也只有酒精、水和焦糖。


那麼多複雜味道的來源,就是橡木桶。


前面提過,威士忌原酒會帶有許多異味,而橡木就能幫助吸收、緩解這些味道。橡木的烘烤過程,會激活橡木本身的香酚因子。裝入威士忌後,香酚因子慢慢融入威士忌,經過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形成芳香酯,也就是威士忌獨特風味的主要來源。


這過程會比較長,蘇格蘭威士忌要求酒液在橡木桶中需要陳年至少3年。而你在市面上看到的年份威士忌,很少有8年以下的。


當然,在陳年過程中,影響威士忌口味的不僅只有橡木桶。儲存橡木桶的場所同樣會產生影響。


比如在海邊陳年的泰斯卡10年,就帶著一股海洋的咸香味道,這是陸地陳年的威士忌肯定沒有的。不同溫度、濕度、海拔和氣候都會和橡木桶形成合力,對威士忌產生複雜的共同作用。



至於為何非得用橡木桶,是行業內經過反覆試驗得到的最佳選擇。橡木密度最合適,其他木材或者密度太高不透氣,或者密度太低漏酒。有些歐洲小酒庄也在嘗試用櫻桃木、胡楊木,但也只是小眾產物,一來這些木材來源有限,二來口味小眾,市場不大。



蒸餾得到的威士忌原酒,並非都裝進新橡木桶陳年,反而大部分都在二手舊桶中陳年。


新桶,指第一次用於盛放威士忌的全新橡木桶,也叫「Virgin Cask -處女桶」,有很重的木材味。


人們常說新桶陳年的威士忌有一股「香草味」,在我看來就是木材味,在和威士忌的混合作用中產生變化,聞起來像香草。美國波本威士忌特有的「松香水」、「香蕉油」味,其實自己咂摸咂摸,都和木材味很像,只是起個好聽的名字。


使用新桶陳年的威士忌不多,最常見的是美國「Bourbon - 波本威士忌」和日本威士忌。


波本威士忌是美國獨有的威士忌,必須使用新橡木桶陳年,這一點還被寫進了美國聯邦法規。



電影「Kingsman - 王牌特工」里的美國波本威士忌

常用新桶的還有日本威士忌,但由於進口橡木困難,他們造桶用一種本地橡木——「水楢木」。


常見的日本威士忌「山崎」、「余市」、「響」都會用水楢桶陳年,近些年日本威士忌越來越火,貌似是西方人從中喝出了一股檀香、沉香之類的「東方禪味」。



事實上,在威士忌行業,舊桶的使用遠高於新桶,90%蘇格蘭威士忌都用舊桶。


舊桶,也就是盛裝過其他酒的木桶。波本威士忌裝瓶後,它曾用過的橡木桶就被叫做「Bourbon cask - 波本桶」。此外還有「Sherry cask - 雪莉桶」、「Porter cask - 波特桶」等等,根據桶以前裝過什麼酒來命名。


舊桶好用最直接的理由,在於舊桶比新桶少了很多木材的刺激味道,增加了其他酒陳年後的香味,能為再次裝入的威士忌增添種類更多、更有層次的味道。


往下看你還會發現,不同種類的舊桶,對威士忌的影響也完全不同。



威士忌橡木桶的種類並不少,包括歐洲的雪莉桶、波特桶, 白蘭地桶;澳洲的長相思桶,霞多內桶;來自美洲的波本桶等等。


你最常見的威士忌,幾乎都來自桶中兩大巨頭:波本桶和雪莉桶。

先說「Bourbon cask - 波本桶」,威士忌廠商最常用的桶,80%以上蘇格蘭威士忌都一刻離不開它。由於美國規定波本威士忌只能用新桶,所以陳年用剩的波本桶正好運到歐洲繼續做威士忌。


波本桶本身裝過波本酒,木材味會減弱不少。經過和波本酒的相互作用,還會呈現一些奶油、椰子的香味,也會有焦糖、杏仁、堅果的苦味。


另外,波本桶熟成的威士忌顏色比較淡,往往呈現淺金黃色。常見的「Glenmorangie 10 - 格蘭傑10年」,「Glenlivet 12- 格蘭威特12年」都是經典的波本桶蘇格蘭威士忌。



另一種「Sherry cask - 雪莉桶」,則是威士忌廠商最愛用的桶,是曾被用於釀造西班牙雪莉酒的橡木桶。


雪莉酒是白葡萄酒,導致雪莉桶帶有比較甜膩的香氣,用來陳年威士忌時,能給威士忌帶來極為豐富的香味。


加上雪莉桶使用西班牙紅橡木製造,木材本身顏色重,陳年過程中還能給酒液附上比波本桶更深的顏色。


由於雪莉桶太受歡迎,雪莉桶的存量確實越來越少,酒廠購買雪莉桶的成本甚至要比波本桶高出10倍。為保證雪莉桶來源,號稱「純麥威士忌中的勞斯萊斯」的麥卡倫威士忌還曾專門在西班牙買了雪莉酒廠,不為雪莉酒,只為酒桶。


只不過近些年世界各地包括中國市場的威士忌需求暴漲,雪莉桶越來越供不應求,連麥卡倫這種堅持雪莉桶風味的酒廠也開始用波本桶,讓很多死忠粉很失望。


當然,雪莉桶熟成的威士忌未必比波本桶好,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影響。當你購買威士忌時在酒標看到sherry cask,不要一衝動就掏錢包,接著往下看。


很多人拿到威士忌,會發現酒標上經常標著「Single Cask」、「Double Wood」、「Triple Matured」等類似字樣,不知道什麼意思,端起來也就喝了。


這裡就有了「Single Cask - 單桶」「Double Wood - 雙桶」甚至「Triple Matured - 三桶」的概念,第二個單詞用Cask、Wood、Matured本質沒區別,品牌習慣不一樣。


首先提一個詞叫「過桶」。事實上,今天越來越多威士忌的陳年熟成不會只用一種橡木桶,一瓶標有sherry cask的酒,可能一生都在雪莉桶中陳年熟成,也可能在其他桶里儲存5年,再換到雪莉桶里裝幾個月。威士忌陳年過程中從一個桶換到另一個桶,就叫「過桶」。


在第一個桶里熟成出它的基本調性,再轉移到另一個桶繼續熟成幾個月到兩年的時間,形成更豐富的香味。一方面提高橡木桶利用率,節省橡木桶成本,一方面確實為威士忌的味道創造了更多可能性。


說白了,過桶就是種調味方法,後面這種負責調味的桶也被叫做「風味桶」。釀酒和炒菜很像, 蒸餾得到的威士忌原酒相當於食材,橡木桶的年份、使用次數、木桶種類,就是一道菜的配方,配方不同,菜的味道也千變萬化。



至於單桶、雙桶、三桶,就是指過了幾桶,都會在酒標上有所顯示。


先說「單桶」,一瓶威士忌不僅要在一個桶中陳年,還必須從桶中取出後直接裝瓶,才配叫單桶。


即使同一批次、不同單桶,最終陳年熟成的威士忌口味都會有細微區別。只有同一桶里熟成裝瓶的威士忌味道能保持完全一致,所以單桶威士忌很珍貴。

真正能在酒標印上Single Cask標識的一系列單桶威士忌,一定來自某一個特定酒桶。一個酒桶最多能裝瓶幾百瓶威士忌,每一瓶都會標註來源酒桶的「cask number - 編號」以及「bottle number - 瓶號」。這批單桶威士忌,在全世界只有這幾百瓶,喝完就沒了。


只有威士忌酒廠非常得意的作品,才會拿來單獨灌裝,這些酒也自然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但說實話,單桶威士忌並不意味著好喝,它可能只是某種味道的層次很特殊,你未必能喝出來,可能非常喜歡也可能極其不適,這也是單桶的魅力所在。



有趣的是,單桶的概念比較容易混淆。很多人問我:市面上常見的xxx威士忌15年,酒標上寫著雪莉桶,意思不就是它只從一個桶中陳年過么?為什麼不叫單桶?


原因很簡單,這些酒陳年熟成後不直接裝瓶,而是會進行許多其他調配操作。


眾所周知,一家酒廠量產出售的一款威士忌產品,必須保持味道統一。不同橡木桶中熟成的威士忌,味道不可能完全一樣。


為穩定口味,幾乎所有威士忌都要在從桶中取出後再進行調配,除了真正的單桶威士忌。


也就是說,假如你買到一瓶麥卡倫12年單一麥芽威士忌,它是通過一個固定配方,用同一酒廠、不同年份的麥卡倫調配而成的。之所以名稱里寫著12年,意思是配方里年份最短的一桶酒為12年。除此之外,還可能有15年、18年的參與。


唯一確定的是,配方中所有的酒,都來自同一種橡木桶。


像這種威士忌,裝瓶後也會在酒標上標註自己陳年的酒桶:

  • 有的寫的很清楚:「Matured/ Vintaged in Sherry/ Bourbon/Porter Cask - 熟成/陳年於雪莉/波本/波特桶」
  • 有的用產地來代替,寫成:「European Wood/ Amercian Oak - 雪莉桶/波本桶」
  • 也有些只寫清酒桶類型:「Sherry Wood - 雪莉桶」「Bourbon cask - 波本桶」


說完單桶,後面就簡單了。雙桶就是經歷過1次過桶,三桶就是2次過桶。


在陳年中過桶的威士忌,也會在酒標上有所顯示,比如Double/Triple Matured、ExtraWood」。


在過桶的玩法上,百富是業內公認的專家,光是一款百富12年,就有單桶、雙桶、三桶三種酒款。


雙桶酒標上酒明確寫著:

DOUBLEWOOD


MATURED IN TWO DISTINCT CASKS


FIRST CASK: WHISKY OAK,


SECOND CASK: SHERRY OAK.

「雙桶,在兩種不同木桶中熟成,第一個波本桶,第二個雪莉桶。」



過桶越多,味道就越複雜,越難以分辨。假如單桶能讓你喝到「巧克力和蜂蜜的甜味」,三桶就可能變成「以蜂蜜、香草、乾果、肉桂香氣為主,水果橡木搭配肉桂為輔,最後還有悠長的甘甜回味。」對於接觸威士忌不久的新人來說,估計真喝不出來。



最後一個知識點,桶強,也叫桶裝強度酒。


酒如其名,意思就是「想喝它,你酒量得夠強」,主要表現在度數高。桶裝強度酒會保持威士忌出桶時的酒精濃度,不會再加水稀釋。普通威士忌一般在40度左右,但酒標上標註cask strength的桶裝強度酒,絕大多數都是55度-60度的烈酒。


不兌水,不做過多處理,也讓桶強威士忌有了威士忌最原始野蠻的一面。據說撒切爾夫人就很愛一款桶強威士忌「格蘭花格105」,這瓶60度的烈酒也幫她鞏固了鐵娘子的稱號。


長時間純飲這麼高度的酒,身體負擔會很重。感興趣的話嘗試即可,或者兌水稀釋再喝。



注意酒標上的CASK STRENGTH字樣


和紅酒白酒年份越久越香不同,威士忌從裝瓶開始,年份計算就會停止,也就此停止熟成。裝瓶後的威士忌就算在瓶里保留50年,味道都不會再變。


正因如此,橡木桶對威士忌的影響才是生死相關的。威士忌酒廠怠慢了什麼,都不敢在橡木桶上面胡來。


關於橡木桶對威士忌的影響,杜少我也只能先簡單給各位講這些。細節和門道太多,無法一一贅述。


不過了解這些,已經足夠你喝一杯更明白的威士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杜紹斐 的精彩文章:

中國肌肉男在外國姑娘眼裡有多吸引人?|推薦
炸雞、聖代和巨無霸,民國大V愛快餐

TAG:杜紹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