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糖尿病到底可不可怕?戳進來了解一下!

糖尿病到底可不可怕?戳進來了解一下!

糖尿病對健康危害嚴重,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應定期檢查血糖,儘早發現糖尿病

科學依據:

糖尿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為特徵的代謝病,可分為1型、2型、其他特殊類型及妊娠糖尿病4種。長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可伴發各種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腎、神經損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導致殘廢或者早亡,對健康危害嚴重。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現的癥狀包括:口渴和口乾、多飲、多尿、多食、體重下降(上述癥狀就是常說的「三多一少」)、疲倦和視力模糊。但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很少有癥狀或根本沒有癥狀。糖尿病的診斷必須依靠血糖測定。符合以下任何一個條件的人,可以診斷為糖尿病:

(1)有糖尿病癥狀者,同時任何時間血糖≥ 11.1mmol/L(200mg/dl)。

(2)空腹血糖(FPG)≥7.0mmol/L(126mg/d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2小時血糖水平≥ 11.1mmol/L(200mg/dl)。

健康行為:

(1)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為糖尿病高危人群。根據自己的情況,請核對以下問題,並在自己存在項目前面的「」上打鉤:

年齡≥45歲。

曾被告知是空腹血糖受損(IFG)者和/或糖耐量低減者或糖耐量受損(IGT)。

我的BMI值超過24。

我的父母或兄弟姐妹有糖尿病。

我在懷孕時有糖尿病,或至少生過一個出生體重4千克以上的嬰兒。

我的血壓在140/90mmHg或更高,或曾被醫生告知我有高血壓,或我有心血管病。

我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和/或我的甘油三酯偏高,曾被醫生告知我有高甘油三酯血症。

我一周運動不到3次。

如果在某個項目中打鉤,說明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應定期檢查血糖水平,以儘早發現糖尿病。

糖尿病高危人群應採取健康生活方式預防糖尿病發生

科學依據:

除了遺傳因素,身體活動減少及(或)能量攝入增多而導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見的危險因素。肥胖的人體重減輕5千克左右,就可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

健康行為:

(1)合理飲食,控制每日總能量攝入。

(2)適量運動,每周中等強度運動達150分鐘或更多。

(3)保持健康體重,BMI控制在24以下。

糖尿病患者應重視飲食控制和運動治療

科學依據:

對糖尿病患者而言,飲食治療是所有治療的基礎,是任何階段預防和控制糖尿病必不可少的措施。適量活動則可,加強心血管系統的功能,改善血壓和血脂,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提高血糖的控制效果。糖尿病患者應首先控制飲食、加強體育鍛煉,2~3個月血糖控制仍不滿意者,應選用口服降糖葯或使用胰島素治療。

健康行為:

(1)飲食控制。

控制總能量攝入。

膳食總能量的20%~30%應來自脂肪,其中少於1/3的能量來 自於飽和脂肪。

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應佔總能量的55%~65%,應多攝入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對碳水化合物總能量的控制比控制種類更重要。蛋白質不應超過需要量,即不多於總能量的15%。有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蛋白質的攝入量應限制在低於0.8~1.0g/kg體重。有顯性蛋白尿的患者,蛋白質的攝入量應限制在低於0.8g/kg體重。

限制飲酒,特別是肥胖、高血壓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酒精可使應用促胰島素分泌劑或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出現低血糖。

避免攝入過多甜食,可用無能量非營養性甜味劑。

食鹽攝入量控制在每日6克以內,尤其是高血壓患者。

(2)運動治療。

糖尿病患者均應在制定運動計劃之前進行醫學檢查。運動計劃的制定要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進行,應強度適當,量力而行,注意安全。

應隨身攜帶糖果或巧克力,預防低血糖發生。

盡量結伴運動,並且隨身攜帶寫有自己病情、要求急救及聯繫人等的患者卡片,以備急用。

運動鞋要輕便鬆軟,鞋底不能太薄。

糖尿病患者應進行自我血糖監測

科學依據:

監測血糖可以了解飲食控制、運動治療和藥物治療的效果並指導對治療方案的調整。

健康行為:

(1)注射胰島素或使用促胰島素分泌劑的患者應每日監測血糖1~4次。

(2)1型糖尿病患者應每日至少監測血糖3~4次。

(3)生病時或劇烈運動之前應增加監測次數。

(4)生病或血糖>20mmol/L(>360mg/dl)時,應同時測定血酮或尿酮體。

(5)檢測時間:每餐前、餐後2小時、睡前,如有空腹高血糖,應監測夜間的血糖。

(6)血糖控制良好或穩定的患者應每周監測1~2天。

(7)血糖控制差/不穩定的患者或患有其他急性病者應每日監測直到血糖得到控制。

糖尿病患者應遵醫囑服藥,並定期隨訪病情

科學依據:

糖尿病是一種複雜的慢性病,需要在正規醫療機構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治療,血糖控制不佳,可引發併發症,造成嚴重後果。目前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對轄區35歲以上糖尿 病患者開展免費規範化管理。

健康行為:

(1)糖尿病患者應按醫生的指導用藥,不可自作主張,擅自用藥。

(2)糖尿病患者血糖正常仍要繼續服藥,不可自行停葯或減葯。

(3)糖尿病患者參加糖尿病規範化管理,接受社區醫師的定期隨訪和定期體檢。

糖尿病患者應預防糖尿病併發症

科學依據:

糖尿病的急性和慢性併發症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急性併發症主要有酮症酸中毒、高滲性昏迷。慢病併發症主要有冠心病、中風、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足等,可導致早死、失明、腎功能衰竭、截肢等嚴重後果。

健康行為:

(1)戒煙。

(2)每天要做的: 檢查雙腳,是否有傷口、水泡、紅斑和腫脹。對於不會消除的任何疼痛,立即與醫生聯繫。每天刷牙,以避免口腔、牙齒和牙齦問題。根據醫生建議檢測血糖。

(3)每次看病時,必須進行: 血壓檢查、足部檢查、 身體檢查。

(4)每年做兩次: 糖化血紅蛋白(HbA1c)(反映過去幾個月的血糖控制 好壞,7%以下說明血糖控制比較理想,如果超過6.5%,應3個月檢測1次)。

(5)每年做一次:膽固醇檢測、 甘油三酯檢測 、全面的足部檢查 、牙齒和牙齦的檢查,告訴牙醫自己患有糖尿病、檢查眼睛疾病的散瞳檢查、 尿液和血液檢測以檢查腎臟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 的精彩文章:

遇到這些癥狀,可能是糖尿病早期
糖尿病患者怎麼吃有利於降血糖?營養師李宏宇手把手教您!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