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痛風性關節炎反覆疼痛,竟能用火針療法,僅僅0.01%人知道

痛風性關節炎反覆疼痛,竟能用火針療法,僅僅0.01%人知道

痛風性關節炎好發於40歲以上的男性,多見於拇趾的跖趾關節,也可發生於其他較大關節,尤其是踝部與足部關節,嚴重時會造成關節畸形僵硬。慢性痛風可導致腎結石、痛風性腎病等。屬於中醫學「痹症」、「濕濁」範疇。

本病以關節紅、腫、熱、痛反覆發作,關節活動不靈活為主要臨床表現,又稱「白虎歷節病」,屈中醫學「痹證」範疇,中醫認為,該病多因外感風寒濕邪,郁而化熱或外感風熱與濕相併,而致風濕熱合邪為患,或飲食不節,損傷脾胃,濕從內生,痹阻經絡,日久不愈,導致氣血津液運行不暢,血脈瘀阻,津液凝聚,瘀血痰濕痹阻關節所致。

慢性癥狀有什麼

1、病情反覆發作,則可發展為多關節炎,或遊走性關節炎。受累關節紅、腫、熱、痛,活動受限,大關節受累時常有滲液。可伴有發熱、寒戰、疲倦、厭食、頭痛等癥狀。

2、首次發作的痛風性關節炎多為單關節炎,以第一跖趾及拇趾關節為多見,其次為踝、膝、肘、腕、手及足部其他關節。

痛風性關節炎症治療3偏方:

1..紅腫熱痛關節部位常規消毒後,用梅花針扣刺至出血,選取罐口適宜的玻璃罐,拔於梅花扣刺過的部位,留罐約10分鐘後起罐,並用衛生紙將血跡搽拭乾凈,再用碘酒消毒,隔日一次。

2.茄子250克洗凈後切成條,上籠隔水蒸熟,加醬油、麻油、鹽、味精拌勻後食之,隔日一次。

3.薏苡仁、山藥各20克,肉蓯蓉、丹參各15克,巴戟天、仙靈脾、生地、熟地、炒杜仲、雞血藤各12克,白朮、桃仁、紅花、赤芍、川牛膝、海風藤各1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連服15劑

三焦不利,清濁相混

正常人體生理情況下,水液代謝主要依靠三焦的氣化作用和肺、脾、腎三髒的功能活動。三焦氣化失宣是形成濁毒的主要病機。三焦主司全身的氣化,為內髒的外府,運行水谷津液的通道,氣化則水行。中焦功能尤為重要,若中焦泌別清濁無權,則水谷精微與穢濁不分,同注於血脈,成為釀生濁毒之源。同時下焦水道不通,則多餘水液與代謝產物不能及時排出。如《聖濟總錄·痰飲統論》說:「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氣之所始終也。三焦調通,氣脈平勻,則能宣通水液,行入於經,化而為血,灌溉周身。若三焦氣塞,脈道壅閉,則水積為飲,不得宣行,聚成痰飲。」日久脾腎及三焦功能俱衰,則形成水腫、癃閉、關格等癥狀。

伏毒內蘊,伺機待發

從中醫理論來講,間歇期痰瘀濕熱邪毒等病理產物仍存留於機體內,但是由於尚未達到引起發作的程度,或者是沒有特定的誘發因素,使得病情隱伏,外觀正常。但是痰瘀濕熱邪毒,並未盡去,停留於血脈之中,成為伏毒。伏毒如遇六淫外邪相引,或因七情過激、飲食失節、勞逸失調等因素觸動,再次發病,或進一步加重,或引發他病。嚴重者可外敷萬絡佰骨通,結合現代醫學痛風患者大多有高尿酸血症的檢驗異常的特點,我們多將這些超量的血尿酸納入到「伏毒」的範疇,緩解九成以上患者病痛。因而在間歇期,中醫的另一個思想就是通過中藥的治療調整陰陽,促進多餘尿酸的排出,從而減少疾病的複發。

痛風性關節炎火針療法

取穴主穴:行間、太沖、內庭、陷谷。濕熱蘊結者加丘墟、大都、太白;瘀熱阻滯加血海、膈俞;痰濁阻滯加豐隆、脾俞;肝腎陰虛加太溪、三陰交。均在患側取穴。

操作方法:患者取直立位或坐位,局部常規消毒後,將火針燒至白亮,對準穴位點刺,深度0.3~1寸,每穴點刺l~3針。針刺足部腧穴用粗火針,以出血為度,出血批不超過100ml。針刺踝關節以上穴位用細火針。每周l次,針刺後48小時保持針孔乾燥。每周3次,6次/療程。

按語:採用此法治療痛風性關節炎,足部腧穴用火針點刺後,出血批多者,療效較好,反之,則療效較差。治療同時,應進行飲食調理,忌高嘌呤食物,避免飲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痛風 的精彩文章:

痛風患者飲食有什麼注意事項的嗎?
豬皮凍什麼人不能吃 「痛風」 的人不能吃

TAG:痛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