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年不可錯過的投資機會

2018年不可錯過的投資機會

投資人透露了哪些重磅信息?

4月3日,「新時代·新投資」研討會在上海舉行。會上,《中國投資發展報告(2018)》正式發布。

從2012年開始,中國建投集團連續七年公開發布《中國投資發展報告》。

中國建投集團副總裁黃建軍在致辭中說,《報告》七年來密切關注中國投資環境、政策、市場和相關行業、產業、區域的發展動向,合理預測市場發展趨勢,提出研究觀點和建議,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反響。

在發布會上,中國建投投資研究院與中國建投集團旗下成員企業,全面闡述了2018年的投資機會。以下為主題發言精選——

2018年投資環境和政策分析

世界經濟將延續2017年復甦軌道,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逐步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預計2018年美聯儲加息三次。美股可能出現較大跌幅。

中國經濟重點在於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增速可能比2017年略低。將堅持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預計M2將繼續保持低位增長,市場利率將繼續保持高位運行。

2018年投資市場展望

股票市場:由機構投資者逐步主導的A股市場將趨於理性,2018年仍以價值投資為主。創業板投資風險依然較大,難有大的趨勢行情;伴隨供給側改革和金融去槓桿的推進,藍籌股整體將保持兩位數增長;滬深300指數和上證指數將延續慢牛行情。大多數普通散戶應逐步退出A股,選擇基金進行投資。

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將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商品房銷售可能出現回調。一、二線城市積累剛需可能釋放,成交量或有所反彈;受棚改貨幣化走弱和需求透支影響,三、四線城市的銷售預計將有回落。2018年,房地產稅出台的可能性不大,房地產價格將保持穩定。

大宗商品市場:全球經濟向好、美元走勢疲軟預期將利好大宗商品市場,2018年將整體延續上漲趨勢,但品種間差異將會增大。預計黃金繼續保持上漲態勢,原油價格有望衝擊80美元/桶。

2018年投資策略

產業投資機會:投資者應該關注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兩條主線。消費升級方面,重點關注文化傳媒、健康養老、電商零售、生態環保等領域;產業升級方面,關注信息科技、人工智慧、新能源、高端製造等領域。

區域投資機會:雄安新區建設將會加快推進,將以鏈條長、附加值高、引領性強的高端高新產業作為主導產業;預計2018年將推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交通基礎設施、貿易金融、信息科技、旅遊服務業存在較多投資機遇;「一帶一路」仍是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重點區域。

大類資產配置:各類資產很難形成趨勢性機會。股票應堅持價值投資理念,迴避題材股短期炒作。大宗商品市場中,黃金和原油存在較多的投資機會。銀行理財方面,無風險收益將維持在4%左右。信託產品收益會繼續上揚,可能會超過8%。2018年,資產配置應尋找收益確定性較高的資產。

目前全球製造業競爭日趨激烈,特朗普稅改方案通過,發達國家「再工業化」行動,以及低成本國家承接產業轉移,而中國製造業仍然面臨著先進技術缺失、缺乏可持續商業模式、缺乏完善的標準和流程、「中國製造」品牌折價等短板。中國製造必須通過優化升級來尋求持續發展空間。

先進位造業的最新發展趨勢包括:生產過程及結果角度的智能化、自動化和服務化;組織形態角度的平台化、專業化和網路化;空間分異角度的差異化和全球化。

2018年的製造業投資策略:細分行業選擇方面,工業機器人、儀器儀錶、高端機床、工業自動化、工業耗材、包裝、醫療器械是關注重點。

在跨境併購模式方面,製造業的併購是技術、市場和文明的對接,要選擇與國內相關產業企業具有上下游或橫向協同的併購對象,在融入全球價值鏈的過程中提升在價值鏈中的位置。

2018年,文化傳媒產業政策導向將更趨積極,發展環境松中有緊。在此背景下,文化傳媒產業將迎來全面結構性變革,呈現以下發展趨勢:

商業模式從「免費經濟」向「付費經濟」過渡;消費渠道從「一線城市」向「非一線城市」下沉;創新邏輯從「商業模式驅動」向「技術驅動」轉變;投資模式從「財務型投資」向「賦能型投資」融合;文化走輸出從「借船出海」向「造船出海」發展。

2018年文化傳媒產業投資機遇

短視頻投資持續火熱,秒拍、快手、抖音將創造可持續的變現模式。「文化出海」開拓海外市場,遊戲、影視、教育等方面將會迎來廣闊的海外市場。人工智慧在文化傳媒領域的應用將會更加廣泛深入,投資機會大幅增加。

同時,內容付費產業迅速崛起,有望在三個方面迎來爆發:以會員製為基礎的娛樂型內容付費市場規模有望維持高增長;知識付費成為新興熱點,知識消費與其他娛樂消費在載體形態上開始融合;高質量圖片和短視頻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內容付費將迎來C端廣闊市場。

2018年,創新能力引領的信息技術產業將延續高速增長,但增長結構可能會有所變化。人工智慧、半導體等領域將進入深耕階段,相關企業在產品和應用層面展開競爭;而5G、物聯網、智能感測器等有望成為新的投融資熱點領域。

具體來看,我們重點關注的投資領域包括:

5G產業鏈,下半年中國將提出第一版5G國際標準,預計年底產業鏈主要環節將基本達到預商用水平,各環節將湧現出一批投資機會。

人工智慧領域,將在2018年逐漸打通垂直領域的應用,投資者關注點應轉移至技術與商業應用的結合。

物聯網領域,建議關注智能感測器領域,以及NB-IoT應用領域。

大數據行業,將逐漸整合和規範化發展,建議關注業績規模靠前、經營情況穩定的大數據公司。

信息安全領域,政策紅利逐漸明晰,2018年將迎來投資布局的合適時機。

2018年,養老健康領域存在以下投資機會:

養老服務機構的發展趨勢是連鎖化、規模化和醫療化。具備連鎖化經營和管理輸出能力的企業、與醫療資源合作或具備醫療資源的機構值得關注。同時,社區居家服務尚未出現成熟的商業模式,參與者面臨區域限制;小型機構連鎖運營,疊加智慧健康管理與養老服務提供,有望突破當前行業困局。

2018年是醫改持續深化,企業醫院改革進入收官階段,具備較好的參與機會;民營醫療仍是投資熱點,重點關注大專科方向;中醫藥醫療機構進入較好的布局時期;基層小型醫療機構是未來發展熱點。此外,專科診所、綜合診所、中醫診所,以及分級診療帶來的基層醫療機構整合也具有一定的投資機會。

藥品領域,創新藥品具有持續性機會。應關注具備創新能力企業的投資機會,以前沿技術、大病種藥品為主;此外,中醫藥也具備發展機會,關注具有經典名方和領先品牌的中醫藥企業;

醫療器械領域存在較大的機會。醫療器械受政策法規和技術迭代影響較大,應時刻把握行業發展方向,重點關注國產大中型設備的國產替代過程和高值醫療耗材及家用醫療設備的投資機會。

老年旅遊和旅居方面,看好傳統旅行社布局老年旅遊業務,特色康養小鎮、療養院具備一定機會,但市場尚需培育;老年金融方面,布局健康險的保險公司具備投資價值,老年理財產品等領域尚需市場驗證。

中國公募基金行業過去一年呈現出明顯的特徵:權益類基金賺錢效益顯現;貨幣基金規模繼續增長;凈資本約束為核心的風險管理體系遏制基金子公司「野蠻生長」;公募基金控股股東背景多元化。

2018年,公募基金行業將改變粗放型增長方式,逐步回歸資產管理、主動管理的本源。同時,科技金融、普惠金融也為公募基金業務打開新的想像空間。

規範是公募基金行業的立命之本。2018年,行業「強監管、防風險」的監管思路逐步強化,逐步引導行業去槓桿、去通道,回歸資產管理的本源。

長期來看,資管新規的實施能夠推動打破剛性兌付、進一步消除監管套利、降低無風險收益水平,有利於資本市場與資管行業的長期發展,也是公募基金業務在「同一起跑線」上與大資管行業其他業務公平競爭的基礎和基石。

科技金融改變行業發展模式。從流動性風險的角度來說,零售業務相較機構業務能夠更好地抵禦市場波動和政策變化的流動性風險,同時也最能體現普惠金融的發展要求。

近年來「科技金融」開始逐步觸及投資管理的核心——「智能投顧」。業內「智能投顧」的發展主要有兩個方向:直接面對投資者的「投資顧問」和基金公司自行應用的「投研系統」。

加快公募基金與養老金深度融合。目標日期型基金髮展迅速,在美國已成為養老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證監會發布指引時要求養老目標基金應採用基金中基金形式或其它形式運作,FOF基金將成為推動基金行業與養老金緊密融合的有效形式,為養老金提供專業化投資工具。

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特徵:滲透率提升凸顯行業重要性,中國已成長為全球第二大融資租賃市場;儘管行業整體增速放緩,但相比其他行業仍較為可觀;融資渠道更加多元化,債券、資產證券化等直接融資得到進一步發展;行業風險整體可控,沒有系統性風險發生。

2018年,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將呈現如下趨勢——

監管變局促進規範化發展,迎來統一監管,行業內部的兼并、重組可能加劇;利差收窄促進轉型升級,債券融資方式存在困難,資金成本的壓力不斷增大,促使租賃企業改變依賴利差的單一商業模式;專業化發展成為必然選擇,專業化能力將成為未來各租賃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汽車、環保等領域前景廣闊,租賃物具備較好保值性能以及弱周期業務領域則有較為廣闊的市場前景。

汽車的具備高保值性,決定了汽車金融領域必將成為融資租賃企業的主要競爭戰場。綠色環保領域是典型的政策驅動型行業,在政策的支持下可以抵禦經濟周期的衝擊。實體經濟在產業結構調整的深水區中正在「底部」悄然築底,融資結構也凸顯結構性轉變,在物聯網路與倉儲物流,智能裝備製造、電子工業、信息技術服務等行業,融資租賃均面臨較為廣闊的市場需求。

雄安新區的重點投資機會是:勾勒新城風貌;注入產業生命;傳承文化名片。

「綠色雄安」的建設將首先是一場自上而下、系統性的能源變革。一是開發區域可再生能源。二是建設用戶側應用場景下的網路化儲能系統。三是建設全球領先的能源互聯網。四是實現車網協同,建立以新能源汽車為主的綠色交通體系。

雄安新區的首要定位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決大城市病,智慧城市方案則是良藥。一是建立城市大腦,打通城市交通、能源、供水等民生基礎設施「神經網路」。二是建立信用之城,創新應用區塊鏈技術。

大力發展高端高新產業,將雄安新區培育為全國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一是集聚京津冀乃至全國以及國際創新要素和資源,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創新創業載體。二是通過自我創新,推動與京津冀協同創新;三是加大產學研合作,促進科技成果在全國範圍內轉化;四是處理好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的關係,促進傳統動能釋放。

高端高新產業應當重點把握「三新」,即「新技術、新材料、新業態」。建議在雄安新區的建設中重點關注工業4.0三大主題的應用:一是「智能工廠」、二是「智能生產」、三是「智能物流」。而圍繞《中國製造2025》,我們關注三大類新型材料,一是先進基礎材料、二是關鍵戰略材料、三是前沿新材料。

建設雄安新區,城市的文化與個性將成為特色名片。投資機會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保護和開發人文歷史、二是帶動特色小鎮建設發力、三是高標準建立教育體系。

新時代的投資者,願你感知時代、不受蠱惑!

本文根據與會者現場發言整理。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JIC投資觀察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JIC投資觀察 的精彩文章:

古人比你更會吃:這些大師竟是隱藏的頂級大廚

TAG:JIC投資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