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她14歲嫁一鐵匠為妻,後逆襲成寵妃,兒子成皇帝開棺驗屍有神發現

她14歲嫁一鐵匠為妻,後逆襲成寵妃,兒子成皇帝開棺驗屍有神發現

真宗的兩位妃子——李宸妃與劉德妃同時懷孕,劉德妃唯恐李宸妃會早於自己生下兒子被立為皇后,於是與官中總管都堂郭槐商定收買接生婆尤氏,讓尤氏趁李宸妃產子後不省人事之際,用一隻剝了皮毛的狸貓換走剛出世的太子。真宗以為李宸妃生下了妖怪,將其貶人冷宮。而太子則被太監陳琳偷偷帶至南清官撫養。

不久,劉德妃生下兒子,如願以償成了劉皇后。不過,這個孩子6歲時就死了。當劉皇后得知李宸妃生的兒子並未死時,於是將其收養,這個孩子就這樣成了太子。一日,太子在冷官中見到李宸妃,兩人都淌下了眼淚。劉皇后得知後,在真宗面前進讒言,真宗下旨要將李宸妃賜死。在太監余忠、秦鳳的幫助下,李宸妃逃離皇官,逃到陳州,住在破窯洞里,以乞討為生。後來,大臣包拯到陳州賑災放糧,李宸妃攔轎叫屈。包拯得知真情後,與李宸妃假以母子相稱,將其帶回開封。

此時,真宗早已過世,李宸妃的兒子即皇帝位,史稱宋仁宗。包拯趁仁宗皇后壽誕之日,將李宸妃帶到官中,又設計讓陳琳供出了事情的真相,李宸妃得以與兒子相認。已做了太后的劉皇后陰謀敗露,驚厥而死。

事實上,歷史上的確有仁宗認母之事,不過這件事情和包拯可沒什麼關係,仁宗認母之際,包拯還未入仕呢。但是,故事的部分內容還是真實的,被仁宗稱為太后的劉氏的確並非仁宗生母。

劉太后本名劉娥,是將門之後,出生不久父親戰死沙場,家道中落,母親只好帶著她寄居在外祖父家。劉娥自小就聰明伶俐,除了讀書識字外,她還學得擊鞀的謀生技藝,善說鼓詞。

14歲時,劉娥嫁給了一個名叫龔美的年輕鐵匠為妻,婚後不久隨夫到京城開封謀生。龔美喜歡結交朋友,他到了開封之後,便同在襄王府當差的張耆成了好朋友,這位襄王正是日後被稱為真宗皇帝的趙恆。

後來在張耆的牽線下,花容月貌的劉娥進人襄王府後,很快就得到了趙恆的寵愛,因此下人們也都對她畢恭畢敬,只有趙恆的乳母秦國夫人例外。她認為出身卑微的劉娥是在利用媚術勾引趙恆,因此千方百計地想將她趕出王府。不過趙恆說什麼也捨不得讓劉娥走,秦國夫人一生氣,就將這件事捅到了趙恆的父親太宗面前。

太宗知道後大怒,立即下旨命趙恆將劉娥趕出京城,並給趙恆選了潘美的八女兒為妻。

迫於太宗的威嚴,趙恆不得不將劉娥遣出王府,但並沒有把她送出京城,而是偷偷將她藏在張耆家中,還不時前去私會。

6年後,潘氏過世,太宗又下旨讓趙恆娶宣徽南院使郭守文的次女郭氏。太宗過世之後,趙恆即位為真宗,郭氏被封為皇后,劉娥也被接回宮中,封為四品美人,真宗對她依然寵愛非常。

景德四年(1007)四月,郭皇后病逝,真宗想冊立劉娥為後,但大臣們認為劉娥出身卑微,也沒有生下皇子,沒有資格當皇后。大臣們建議應該冊立宰相沈倫的孫女——14歲的沈才人為後。真宗對大臣們的態度十分不滿,於是乾脆不談立後之事,一直將後位空著。

劉娥雖然受到了真宗的專龍,但始終沒能懷孕。隨著年歲的增長,她意識到自己懷孕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於是想出了一招借腹生子。劉娥身邊有一位姓李的侍女,相貌清秀,莊重寡言,於是劉娥便讓她給真宗侍寢。李氏懷孕後,真宗便對外界聲稱劉娥有孕,也就是說這出借腹生子的鬧劇真宗也參與了。

據說,李氏懷孕期間,一日隨真宗登砌台,髮髻上的玉釵不慎墜落。真宗在心中暗暗祈禱,如果玉釵完好無損,李氏懷的便是男孩。命人撿起玉釵一看,玉釵真的完好無損,真宗非常高興。不久後,李氏果真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孩子就是後來的仁宗趙禎。李氏生下皇子後被封為崇陽縣君,後來又生過一位公主,被晉封為才人。真宗對這位生下皇子的妃子並不重視,卻只能孤獨終老。

劉娥「生子」之後,將孩子交給了一直與她交好的楊婕妤撫養。楊氏對劉娥極為恭順,劉娥也非常信任她,因此真宗對她也是頗為照顧,每次晉封劉娥時,楊氏也必能得到晉封。

既然劉娥已經「生子」,真宗便又提起了立後之事,然而朝中大部分官員都知道其中真相,因此還是不同意。真宗只好先晉封劉娥為德妃,一個月後再封為皇后。為了避免群臣再次反對,冊後儀式一切從簡,沒有封后儀式,沒有官員進賀,只是在官中宣布一下,然後將封后詔書傳至中書各省便算完事。

劉娥當上皇后後常常與真宗同進同出,真宗每日批閱奏章時,她一定會在旁邊陪伴。她對朝中政事了解頗多,常常能夠給真宗一些好的建議,真宗就更加離不開她了。另外,劉娥從不恃寵而驕,從不和其他妃子爭風吃醋,所以真宗更加喜歡她,就是外出巡幸,也必然將她帶在身邊。

天禧四年(1020)二月,真宗患了重病,無法批閱奏章,大部分政事都是劉娥代為處理。真宗對劉娥極為信任,他發現自己的病情越來越重,便下詔說:「此後由皇太子趙禎在資善堂聽政,皇后賢明,從旁輔助。」詔書一出,劉斌便可名正言順地管理朝政了,這使得很多大臣不安起來。

乾興元年(1022),真宗病逝,太子趙禎即位,史稱宋仁宗,劉娥被尊為皇太后。此時,趙禎僅有11歲,因此朝中的大事都由劉娥做主。

劉娥掌權後手段非常,迅速除去了朝中的異己勢力,開始垂簾聽政,將朝中大權盡握手中。這段時間,宋朝的政治還是比較清明的,劉娥號令嚴明,賞罰有度,對自己的親信也不縱容,在重大問題上也不意孤行,而是虛心聽取大臣們的意見。

劉娥雖然沒有讓仁宗和生母李氏相認,但卻在真宗死後封李氏為順容。真宗在世時,劉娥就已經令人訪得李氏的家人兄弟,讓他們在朝中做官。後來,李氏病重,劉娥派太醫前去診治,並親下詔書封其為宸妃。李氏在接到詔書的當晚就過世了,劉娥以皇后之禮厚葬李氏,並追封了李氏的父親,提升了她的哥哥李用和的官職。

明道二年(1033)三月,劉娥病逝,燕王趙元儼將真相告訴了仁宗,還說李氏是被劉斌毒死的。仁宗得知自己的身世後大為震驚,讓李用和親自開棺驗屍。棺木打開後,只見李氏穿著皇后的禮服,周身以水銀浸泡,屍體絲毫沒有腐爛,顏色如生,安詳地躺在棺木中。仁宗嘆道「人言豈可盡信。」於是,在劉娥牌位之前跪拜謝罪,並給劉氏族人加官晉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