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藥王故事集——思慮傷神

藥王故事集——思慮傷神

人命至重 有貴千金

一方濟之 德逾於此

你願意與我一起探訪孫思邈的傳奇人生嗎?

《黃帝內經》中講「思傷脾」,從中醫角度講,每一種情緒都可以影響內臟器官,導致人體氣血運行方面出現問題。心情不好時,皮膚,內分泌等等一些病症都會出現。

中醫認為:「思則氣結。」思慮過度,容易使神經系統功能失調,消化液分泌減少,出現食欲不振、訥呆食少、形容憔悴、氣短、神疲力乏、鬱悶不舒等。思慮過度不但傷脾,還會導致睡眠不佳,日久則氣結不暢,百病隨之而起。

張文順 編繪

藥王孫思邈深知思慮過度會傷害身心,應當忌諱。孫思邈分析了當代社會導致思慮過度的原因,指出其危害性,並提出克服思慮過度的辦法。在現在看來也是非常適用當今社會的。

在孫思邈的養生理論中,把「思慮過度」納入忌諱之列。他透徹地剖析了誘發思慮過度的各種原因,指出:「追名逐利,千詐萬巧,以求虛譽,沒齒而無厭。」「知進而不知退,知得而不知喪,嗜欲煎其內,權位牽其外。」這些都是形成思慮過度的原因。孫思邈還羅列了思慮傷神的「十二少」和「十二多」。思慮過度會使人席不安寢,食不甘味,是導致疾病和衰老的重要因素。人在紛雜的社會環境中,能否從容應變,妥善處理或自我調節,則是其養生成敗的一大難題。孫思邈在他漫長的人生歷程中,能夠通過修養和自我調節,善於應變,順乎自然,保持心氣平和的樂觀豁達的心態,從而達到了袪病抗老益壽延年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倘若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讓我們學習一下藥王心態,順乎自然,不要去「解」它,因為越「解」越不順,最終可能導致「氣結」。

「十二少』』:善攝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行此十二少者,養生之都契也。

「十二多」:多思則神殆,多念則志散,多欲則志昏,多事則形勞,多語則氣乏,多笑則勝傷,多愁則心懾,多樂則意溢,多喜則忘錯昏亂,多怒則百脈不定,多好則專迷不理,多惡則恨件無歡。此十二多不除,喪生之本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金世家 的精彩文章:

元宵節可不只是吃元宵
藥王故事集——解民疾苦

TAG:千金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