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明拜山指南

清明拜山指南

明天就是清明節了。今天下班的時候,發現廣州全城大塞車,看來大家都趁著小長假,趕緊出門。

清明假期出門,固然未必是去拜山,也可能是去旅遊。但我們廣東也算是民風淳厚,對於拜山這件事,還是相當的看重,在清明節當天「行正清」拜山的家庭很是不少。

曾子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重視拜祭先人,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也是我們中國人的精神依歸之一。

然而,隨著時代不斷變遷,祭祖拜山的規矩和方式,也在不斷地改變。有在網路上祭祖的,有僱人到墳頭大哭的,有給祖先燒別墅豪車的,更有甚者給先人燒小老婆的......

這些做法,有的固然是與時俱進,有的則未免聳人聽聞。

為了固本清源,我收集了一些祭祖拜山的規矩,給大家作個參考,以免怠慢先人。

第一,祭祖的基本順序相信大家都清楚,無非先打掃清潔墓地,然後供奉食品果品,繼而上香燒紙進行拜祭,最後再修整一番墓園墓地。如果允許的話也可以燒一下炮仗才離開。

第二,關於清明柳。

清明柳據說是民眾為了紀念春秋時的忠臣介子推而設。當年晉文公回歸晉國登上君位,遍賞群臣卻忘了有功之士介子推。介子推不肯邀功,躲在山裡隱居。

晉文公想起之後入山邀請,介子推卻避而不見。晉文公命人放火燒山想逼他出來,誰知大火一發不可收拾,竟把介子推燒死在柳樹之下。

第二年晉文公入山拜祭,發現柳樹死而復活,發出新枝,便賜名「清明柳」,將寒食節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第三,不可在墓地拍照。拜山是為了祭祖,而非玩樂,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祭祖時宜心懷敬意,專心致志。在墓地合照或隨便拍照,均非適當之舉。現在很多人無論何時何地都愛拍照發朋友圈,祭祖時需要控制一下自己。

第四,身體欠佳者不宜掃墓拜祭。傳統認為墓地陰氣重,身體不適者不宜接近,另外孕婦也不宜參加,以免影響胎兒。加上祭祖時往往比較擁擠,如果需要登山則所費體力也不少,確實需要身壯力健才適宜參加。

第五,墳頭長草一定要修剪。傳統而言,家人安葬之處,影響後人的氣運。墳頭不宜有草木,所以掃墓時首先需要打掃墓地墓園,清除不利的物事。

第六,祭祖時頭髮不要遮額頭。現在的年輕人喜歡把頭髮留長,遮住額頭甚至遮住眼睛,自覺甚是好看。但拜祭先人之時,建議還是把頭髮梳起,露出印堂。

當然,正所謂各處鄉村各處例,各家各戶都有各自的規矩,未必需要太過拘泥。

懷念先人,連結親情,便是祭祖最大的目的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聰鳴一世 的精彩文章:

北宋四大寇,哪個是老大?

TAG:聰鳴一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