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果作文素材寫「霍金」,怎麼寫可以拿高分?

如果作文素材寫「霍金」,怎麼寫可以拿高分?

霍金:那個解釋時間的人,被時間帶走了

【素材回放】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家人的發言人稱,霍金於2018年3月14日去世,享年76歲。霍金的子女露西,羅伯特和蒂姆在英國新聞社協會通訊社發表的聲明中說:「我們深愛的父親今天去世了。」聲明稱,霍金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一個非凡的人,他的工作和成就的影響將會持續多年。

霍金1942年1月8日在英國牛津出生。霍金是天文學、理論物理學家,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霍金童年時學業成績並不突出,但喜歡設計複雜的玩具。他於1959年在牛津取得自然科學一級榮譽學士學位,20歲往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1963年,22歲的霍金被診斷為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醫生當時認為,他只能存活2-3年。然而,醫生的預測並不準確,霍金繼續進行他的科研工作,結了兩次婚,並育有三個孩子。

1985年,霍金因肺炎而漸喪失說話能力。他只能靠右眼的肌肉移動特製眼鏡的按鈕,操作發聲器「講話」。

1988年,霍金出版《時間簡史》,解釋宇宙、黑洞和大爆炸等天文物理學理論。《時間簡史》被譯成40餘種文字,出版逾1000萬冊,但因書中內容極其艱澀,很多人買回家並不看,因此被戲稱為「讀不來的暢銷書」。

即使全身癱瘓,霍金仍然積極生活:他從事科研,教書,做報告,藉助電腦語音合成器與世界交流。他的故事被改編成電影,飾演霍金的英國男星艾迪·瑞德曼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影帝。霍金還曾在美國喜劇《辛普森一家庭》和科幻影集《星際迷航記》中客串。

【素材解讀】

驚聞巨星隕落,不由讓人扼腕。霍金,一個註定要被載入史冊的名字,他讓我們有幸窺見來自時間的回聲,宇宙大爆炸的殘骸,世界的起點,和果殼裡的宇宙。生命來去匆匆,在霍金短短76年的人生宇宙里,究竟留下了怎樣浪漫而又不可思議的人生!對於一個罹患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的科學家,能夠保持如此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在長達半個多世紀里孜孜不倦地探求科學真諦,我們確實需要表示由衷的敬意。從21歲起,霍金就因漸凍症而只能一直使用輪椅,醫生當時判斷他只能再活個二三年,可他不僅沒有被病魔打垮,反倒激發出強大的生命力與學術熱情。如今,當人們仰望星空,或許可以假想,窮盡一生探索宇宙奧秘的霍金,已經飛向浩瀚星際。有人說,廣袤的宇宙里有夢幻的星雲,有正在飛向地球的小行星,有吞噬一切的黑洞……霍金沒有死,他只是終於擺脫了束縛著自己的肉體。從輪椅上一躍而起,飛向了那個他一直憧憬的地方。如今,他也終成時間中的一段簡史。

【適用話題】

貢獻將被永遠銘記

敬仰,向偉人致敬,物理學先驅永垂不朽

神話一般的人物,有幸我們與他同時代

有人用盡全部生命,只為看一眼人類從未見過的事物

總會有人會在這顆渺小的星球上,選擇向無限的宇宙遙望

輪椅上的科學巨匠,終於回歸了屬於他思想中的宇宙

懷念霍金,同時問自己一句:我們還有什麼理由虛度人生呢?

知識的力量不僅取決於其本身價值的大小,更取決於它是否被傳播,以及傳播的廣度和深度

【素材銳評】

物理都不及格的你我,為什麼都在刷霍金

霍金逝世的消息傳來,全世界為之唏噓。對這位20世紀最偉大人物之一,即使你對他的成就不甚了解,也無法否認上述聲明中提及的兩個詞——「勇氣」和「堅持」。

21歲就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的霍金,曾被醫生斷言只能再活兩年,但他卻堅持了55年。隨著病情加重,他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軀體被輪椅禁錮多年。在大多數人看來,這幾乎是可以被放棄的人生,可霍金卻詮釋了人類生存的終極意義:即使身體受限,思想卻不會。正如他自己所說:「雖然我行動不便,說話需要機器的幫助,但是我的思想是自由的。」

如果你嫌科學過於冰冷,那麼霍金顯然會給你帶來人文層面的暖意——一個只能癱坐輪椅的人,卻能憑藉著自己的智慧與勇氣,研究著浩瀚宇宙,這簡直是電影和文學都無法描述的浪漫主義美學。

這就是霍金存在的最大意義。在我看來,這甚至比他所證明的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還有他所提出的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都更具意義。

並非沒人質疑他,但他選擇了平靜。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一位女記者提出了相當不尊重他的問題,他的回答是「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考,我有終身追求的理想,有我愛和愛我的親人和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雖然,他的科學成就一直評價不一,但誰也無法否定一點:科學是他唯一的信仰。

也正是這位從1985年開始就因肺炎接受氣管切開術而徹底無法說話,只能通過語言合成器來完成演講與問答的科學家,通過一次次演講,將物理這一普通人看起來玄之又玄的科學門類變得通俗起來,喚起了無數人對科學的興趣與求知慾。即使,許多人都未能讀完那本賣出千萬冊卻極為艱深的《時間簡史》。

他並不介意讓自己娛樂化,這是極為寶貴的情懷。我們習慣了科學家的嚴肅,許多人卻也因此視科學為畏途,不願接近與了解。可在《星際迷航:下一代》中客串自己,並上演與愛因斯坦、牛頓一起打橋牌戲碼的霍金,足以讓人心生親近之感。

去年10月,霍金在劍橋大學網站上免費向公眾開放了自己寫於50年前的博士論文。「通過開放我的博士論文,我希望激勵全世界的人們都能腳踏實地並仰望蒼穹,思考自己在這個浩瀚宇宙中的位置,嘗試著去理解人類與宇宙之間的關係。」這或許是對「仰望星空」科學精神的最好詮釋。

在永遠探索未知的科學領域,並不應有封神之說。但在必有終結的人生路上,我們可以給霍金封神。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神,他首先是個有血有肉的人,一個仿若在我們身邊,以勇氣和堅持,以人性光輝感染他人的人。

【相關鏈接】

霍金究竟有多麼厲害

1.霍金出生於1942年1月8日,正好是「現代科學之父」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的日子。伽利略曾因堅持「日心說」而激怒教會,被判處終身軟禁。霍金對伽利略有一種很強烈的認同感,認為他對現代科學的貢獻比任何人都多,但也表示自己不想分享伽利略的噩運。

2.霍金的聲譽有多高?舉個例子,他曾經是劍橋大學的「盧卡斯數學教授」,這是劍橋大學授予數理相關研究者的最高榮譽職位之一,且同一時間內只授予一人。當年的牛頓、保羅·狄拉克等科學巨匠也都獲得過這個榮譽。

3.霍金可不是從出生就坐在輪椅上的,而是因為患了「漸凍症」。年輕時病情較輕,可以正常運動,甚至還在大學時加入了賽船隊。霍金23歲結婚,還生了三個健康的孩子。之後才隨著病情逐漸加重,變成了現在癱坐在輪椅上,失去了大部分行為能力的樣子。

4.你肯定聽說過《時間簡史》這本書,它是霍金的科普著作。它有什麼特別之處?其實根本原因不在於這本書的科普水平有多高,而在於它介紹了霍金的三大理論貢獻,各個都意義重大。

5.霍金的第一個理論貢獻,是和英國數學家彭羅斯共同提出的「奇點定理」。簡單來說,霍金和彭羅斯成功證明了:根據當前的理論和觀測結果,如今廣袤巨大的宇宙,一定起源於一個無限小的奇點之中。

6.霍金的第二個貢獻,就是提出了「無邊界宇宙模型」。在主流宇宙大爆炸模型中,宇宙必須要有個開端。但科學家們又無法說清楚這個開端,所以總有人認為有一個「上帝創世的時刻」是宇宙的起點。而在霍金的無邊界宇宙模型中,宇宙沒有開端和起點,因此也就不需要上帝來創造,直接從根本上駁斥了神創論。

7.霍金曾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梵蒂岡,發表過一次演講,講解了自己的「無邊界宇宙模型」,暗示宇宙中沒有上帝的位置。不過有趣的是,教皇並沒有聽懂他的言外之意。

8.霍金第三個重要的學術貢獻,便是「黑洞輻射」,也被稱為「霍金輻射」。過去人們認為,黑洞引力極高,任何物質都不能從中逃逸。但霍金提出:黑洞的邊緣,其實在一刻不停地向外產生粒子對,其中帶有負能量的會被黑洞吸收,帶正能量的則可能從黑洞逃逸。這個理論,直接刷新了人們對黑洞的認識。

9.霍金貢獻這麼大,為啥沒有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呢?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霍金的幾個重大理論,雖然影響巨大,但都還處於「假說」的階段,並沒有完全被證實。所以,一直沒得過諾獎。

10.雖然是個享譽世界的大科學家,但其實霍金也有為五斗米折腰的時候。他寫《時間簡史》的動機之一,就是為了給女兒湊學費。霍金選擇了和一家商業出版社合作,並且明確表示「要讓它成為在機場書攤上出售的那種書」。他確實做到了,此書一出便風靡全球。霍金的一位博士後曾開玩笑說,霍金的科普書「比麥當娜談性的書還好賣」。

11.也許你覺得《時間簡史》看不懂,這可能不是你的錯。內容的高深倒在其次,主要是由於霍金的寫作風格過於簡略、跳躍,經常不加解釋地拋出一堆物理名詞。有調查顯示,大多數人看完《時間簡史》後,唯一記得的內容就是最開始的笑話。為了讓更多人看懂,霍金後來專門又寫了一本《時間簡史普及版》。

12.對於網上盛傳霍金說的「月球背後有外星人」的言論,你可別相信,那只是謠言,霍金從沒說過這樣的話。不過關於外星人,霍金倒是曾在一部紀錄片中提過:人類或許會在某天收到外星人的信息,但我們要謹慎回復。因為人類跟高等外星文明的接觸,就相當於美洲土著見到了哥倫布,並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13.對於近年大熱的人工智慧,霍金的態度並不樂觀。他多次表示:人工智慧可能是人類的重大機遇,但也可能造成人類的毀滅。在《果殼中的宇宙》中,他說相信電腦早晚能像人類一樣具有智慧,甚至還能自行設計出比自己更強大的電腦。所以,2015年霍金和伊隆·馬斯克等人簽署了一份公開信,呼籲人們重視人工智慧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14.霍金一直認為,由於地球資源有限,人類在未來務必要發展星際航行技術,移居到其他宜居星球。他可不只是說說,在2016年,他和俄羅斯投資大亨尤里·米爾納共同啟動了「攝星計劃」,希望以1/5的光速將飛行器送至半人馬座α星,以此讓星際航行變成現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文熱點素材 的精彩文章:

《舌尖3》棋如人生,砥礪前行

TAG:作文熱點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