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大叔們用糯米修復古城牆,920米城牆耗用50噸糯米,百年堅不可摧

大叔們用糯米修復古城牆,920米城牆耗用50噸糯米,百年堅不可摧

香糯粘滑的糯米,總令人百吃不厭。但在四川西昌,卻有人用糯米砌牆,這究竟是作妖兒,還是暗藏什麼玄機呢?

西昌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年間,歷經500多年的歲月滄桑,部分古城牆損壞嚴重。2016年,當地政府決定修復古城牆。

在施工現場,談壽雲是熬糯米的工人之一,眼前5口大鐵鍋里的糯米粥,不是建築工人的午餐,而是修復古城牆的建築材料。

談壽雲說,這些糯米都是三塊五一斤的好米,一鍋糯米粥約有40斤米。最多的時候,一天能熬千斤糯米粥。

按照計劃,需修復的古城牆約有920米,大約要用50噸糯米。只是,用糯米造牆的成本,要比用水泥高100多倍。

據負責人介紹,用水泥修復古城牆,一來它存在析鹽、壽命不長的弊端,二來與古城牆不搭配。

而糯米灰漿凝固後,不僅有水泥的強度,而且韌性也比水泥好得多。只不過,凝固時間較長——10多天逐漸變干,全部鈣化凝結大約要1年的時間。

其實,在糯米粥中加入石灰和明礬,形成糯米灰漿用於建築, 15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發明,古時候主要用在城牆、水利、墓葬、宮殿等方面。

現代研究發現,糯米含有支鏈澱粉,加入石灰後,會發生「生物礦化」,形成密實的微結構,由此變身超強的黏合材料。

用糯米灰漿粘合的建築,百年堅固:泉州的多座古塔、古橋,挺過了7.5級大地震;明代南京徐埔夫婦的墓用推土機、挖掘機都很難破開;福建最老的土樓至今已有600多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明互鑒 的精彩文章:

唐代仕女到底長啥樣?這裡有圖有真相!
一支鉛筆一塊橡皮,60年只畫一樣東西,74歲老人成「雪魔」

TAG:文明互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