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阿房宮到底是一座什麼樣的建築?

阿房宮到底是一座什麼樣的建築?

原標題:阿房宮到底是一座什麼樣的建築?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晚唐大詩人杜牧的《阿房宮賦》為後世展現了秦始皇營造阿房宮的壯觀景象。人們始終相信,阿房宮是一座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藝術殿堂。

阿房宮被譽為「天下第一宮」,建於秦朝,位於今陝西西安西郊,咸陽東南十五公里處,始建於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總面積十五平方公里。


阿房宮先後被列為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被聯合國確定為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基址、世界奇蹟。



?秦始皇在建立秦帝國之初,仍居於先王的咸陽宮,並未新建及遷都。後咸陽人口急劇增加,大有人滿為之勢。九年之後,即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才著手在渭水南岸新建宮殿,以突破涇水、渭水對帝都所在的渭北地區之限制。於是在龍首原(今西安北部)西側開始建造天下朝宮,建成後,欲作為秦朝的政治中心。

然而兩年後,秦始皇在東巡途中駕崩,此時阿房宮尚未建成,因修驪山皇陵而被迫停工。待皇陵主體基本完工後,阿房宮得以續建。伴隨著秦二世胡亥的被逼自殺,阿房宮也完全停止了建設的步伐,直至秦帝國滅亡。至於項羽是否火燒了阿房宮,《史記》「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中並未提及阿房宮,當為咸陽宮。因唐代詩人杜牧《阿房宮賦》的描述,讓後人對項羽火燒阿房宮深信不疑。



?阿房宮雖然沒有完全建成,但其部分附屬建築「阿城」等仍然存留了很長時間。「阿房」,即「阿城」,已被近現代考古證實的確存在。


阿房宮是秦代建築中最宏偉壯麗的宮殿群(包括未完成部分),雖然未完全建成,但它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和炎黃子孫的心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首先,它折射著秦外擴式的價值觀,凡事追求極致,宮室要大,都城要大,疆域更要大。其次,它見證著中華民族由分散走向統一,「車同軌,書同文」,秦之制度多為歷代所借鑒沿用,宮殿也為漢唐諸代所承襲並擴建。再次,它承載著華夏文明的輝煌記憶 ,秦帝國開創了諸多先河,阿房宮作為秦帝國標誌性建築,被後人寄予了太多的期望,給後人留下了無盡的想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凋術西風 的精彩文章:

清王朝的衰落致藩屬國紛紛離去,但一「小國」仍心繫中華

TAG:凋術西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