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明燒紙錢,是自古以來的傳統嗎?

清明燒紙錢,是自古以來的傳統嗎?

那就要看這個古,是古到什麼時候了。在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之前,老百姓自然是沒有紙可以燒的。

一、沒有紙的時候怎麼辦?

用埋的。

最晚在漢代,往墳墓里埋錢就很流行了。這種埋的錢,還有個專門的名字,叫瘞(yì)錢。

有錢人把大量真實的錢幣帶到了墓室,同時也將墓室變成了大型存錢罐,保不齊什麼時候就迎來了盜墓賊,《史記》中就載「會人有盜發孝文園瘞錢」。

海昏侯墓出土五銖錢十餘噸

除了方便盜墓賊,埋真錢的成本也很高。所以除了錢多得沒處花的貴族,一般人也開始用模模擬幣的冥幣來殉葬。這些冥幣,有陶的,有銅鐵的,還有後來通用的紙錢。

二、紙錢是什麼時候來的?

紙錢當然是在紙張產生後出現的。但是紙在東漢被蔡倫改進後,並沒有馬上火爆,直到魏晉時期,社會上主要書寫工具還是竹木簡。

紙錢的起源,一種說法是起源於南朝齊東昏侯蕭寶卷「剪紙為錢」,另一種說法則是源於東晉殷仲文,不過現有考古發掘中的證據表明,紙錢大概在南北朝中葉之後出現

比較有意思的是,不少關於紙錢起源的民間故事裡,也都把蔡倫給扯進來了。比如一個故事是這樣的:蔡倫剛開始造紙時,因為技術不過關,紙張不好,為了提高銷量,要搞點營銷事件,於是就詐死,然後讓他夫人焚燒紙錢給蔡倫,蔡倫因此還陽。

作為一種對真實貨幣的模擬,過去製造紙錢時,要把紙張疊起來,然後用工具從中鑿空,模仿銅錢外圓內方的樣子。

紙錢在開始之初,大約僅僅是用於鬼事,也就是作為陰間的買路錢的。真正應用到祭祀上,比如寒食祭祖,一般認為要等到唐代。唐玄宗時,祠祭使王玙,將民間喪葬祭祀的紙錢習俗,引入朝廷祀典中,焚燒紙錢取得了官方地位。

三、燒錢怎麼就流行起來了?

實際上,早期的紙錢,除了焚燒,也還有很多種其他用法:比如類似瘞錢那樣埋起來,比如拋灑或者掛在樹上,比如拋到水裡……

那燒錢又是怎麼來的呢?比較浪漫的想法是,燒錢會產生煙霧,給人神遊太虛的感覺。

不那麼浪漫的說法則比較複雜。

一種比較有市場的說法是燒錢是佛教帶來的,如佛教倡導火葬,盂蘭盆會儀式上也往往有紙錢。但是實際上,燒錢給亡靈,與佛教義理有很大的矛盾:佛教認為,除了布施、供佛、齋僧的功德,其他超度方式都是無用的。

唐代敦煌變文中也寫著「號陶大哭終無益,徒煩攪紙作錢財」。

於是有佛教高僧就猜想,焚燒紙錢可能與拜火教有關,拜火教相信火神能將所燒的東西傳達給鬼神。

這個拜火教又叫祆教,也就是《倚天屠龍記》里金庸寫明教所參考的原型之一,明教里處處都有火神崇拜的影子,比如聖物聖火令,比如光明頂上明教眾人念誦的經文——

焚我殘軀,熊熊烈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

歷史上的拜火教,源出波斯,大概在南北朝傳入中土,一直到唐代還很昌盛。拜火教的焚燒習俗,後來被佛教、道教接納,最終深入人心。

當然焚燒紙錢本身,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唐代時候,掛紙和燒紙錢都很流行,但是寒食期間因為要禁火,所以不能燒紙,只好將紙錢插、掛在墓地上。王建《寒食行》里還寫詩表示質疑:「三日無火燒紙錢,紙錢那得到黃泉」。

唐宋之後,寒食、清明逐漸混淆,禁火習俗慢慢鬆懈,燒錢的阻力小了不少,燒紙錢與掛紙錢並行,倒是成了一種普遍的風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泠藝文圈 的精彩文章:

鎏金,漢唐顏色
乾杯之前為什麼一定要碰杯?

TAG:西泠藝文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