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40億年地球生命之旅,誰才是你的「小猩猩」?

40億年地球生命之旅,誰才是你的「小猩猩」?

ayawawa(「中國互聯網第一代網紅」)在接受姜思達採訪的時候說了一些¥%…#…&*的理論。比如:

姜思達:「我適不適宜在比如前兩次和對方見面的時候,打扮得很性感?」

ayawawa:「這是一個很剪子的問題。」

¥%…#…&*什麼叫「很剪子的問題」?(懵)

於是,ayawawa搬出來人類的三個近親「倭黑猩猩 黑猩猩 大猩猩」來說明「剪刀 石頭 布 」的意涵。在她看來,這三種猩猩代表著人類行為的底(擇)層(偶)邏(策)輯(略):

剪刀——倭黑猩猩——竊(hua)偶(xin)力

石頭——黑猩猩——忠誠

布——大猩猩——多偶奉養

不知道大家理解了沒有,總之文景君是一頭霧水。

科學拯救理智,知識改變命運。

今天,讓我們真正地了解猩猩的世界是怎樣的。

節選自《演化的故事:40億年生命之旅》

本文編輯|不二齋

黑猩猩的社會:「極端父權化,也極端殘忍」

當一群黑猩猩找到食物後,雌猩猩總是得在一旁等待,等雄猩猩吃飽。

黑猩猩會和非血親的黑猩猩合作,互相幫忙,甚至為對方犧牲;它們會一起去狩獵,尋找小羚羊或疣猴,然後分享獵物。互惠的合作可以協助黑猩猩爭取社會權力,比方說,兩隻位階較低的雄猩猩可以聯合起來,推翻當家老大。但黑猩猩的忙可不是白幫的,它們會清楚記得幫過誰的忙,倘若被騙了,便停止示好,甚至懲處背叛者。

在黑猩猩的社會裡,雄性可以利用互惠利他行為,雌性卻不能。雄猩猩終生都和出生時所屬的族群在一起,雌猩猩一旦成年,便得離開。等她加入別的族群後,生養小孩的責任又令她無法和新的隊友建立長期關係。當猩猩群出外找水果吃時,要餵養孩子的母親絕對跟不上隊伍。而小猩猩倚賴母親的時間又長達4年,所以雌猩猩一生離群的時間可能佔了70%

結果便是雄猩猩掌握了所有的權力。它們與別的雄性結盟,協助自己提升地位。互惠利他還可以幫助雄猩猩適應不穩定的食物來源。黑猩猩的主食為水果,為了尋找成熟的果樹,必須不斷長途跋涉。為補充營養,雄性還可合作狩獵,分享獵物的肉,有時甚至組織突擊小組,攻擊較小的猩群,侵佔它們的果樹。

從來沒有機會結盟的雌猩猩,享受不到互惠利他的好處,因此無法像雄猩猩一樣掌握權力。當一群黑猩猩找到食物後,雌猩猩總是得在一旁等待,等雄猩猩吃飽;雄猩猩還會對雌猩猩施暴,拳打腳踢,逼迫對方性交;或者當外地雌猩猩帶著嬰兒來投靠時,雄猩猩可能聯合起來將嬰兒殺死。哈佛大學靈長類專家蘭厄姆說:「黑猩猩的社會極端父權化,也極端殘忍。」

雌猩猩不會逆來順受,它們會盡量設法保護孩子,尋找好伴侶。和其他人猿比起來,母黑猩猩性成熟的時間相當晚,有些靈長類專家認為這其實是一種策略,當它們成年離家時,若尚未交配,便可以減低帶著嬰兒加入新族群而使幼嬰遇害的幾率。等母黑猩猩性成熟後,便用性來保護自己的小孩。每次一發情,它的生殖器便會腫大並變得粉紅,它會去接近群體中每一隻雄性。通常優勢雄性和它交配的次數最多,但卻不能阻止它和其他的雄性交配。因此,每隻母黑猩猩在生下一隻小猩猩之前,平均會和13只不同的雄性交配138次但生殖器腫大只是掩人耳目的虛招,它真正會受孕的時間其實很短,所以90%的性交其實都白做了。母黑猩猩跟母獅子一樣,它們和許多不同的雄性性交,目的是為了預防雄性殺嬰的本能,讓雄性無法確定嬰兒的父親到底是誰。

倭黑猩猩:把一串香蕉丟到猩猩群中,先吃的一定是雌性

倭黑猩猩於200萬至300萬年前與黑猩猩分支獨立。

黑猩猩的社會裡雄性至上,但在倭黑猩猩(bonobo,也稱侏儒黑猩猩)的社會裡,卻由雌性當家。倭黑猩猩於200萬至300萬年前與黑猩猩分支獨立。這兩種動物從此演化出迥然不同的社會生活。

倭黑猩猩住在扎伊爾河南邊的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身材比普通黑猩猩小,也較苗條,腿長而肩窄。它嘴唇紅潤,耳朵小而黑,臉比黑猩猩扁,中分的毛髮長而細。

黑猩猩與倭黑猩猩的差別不只身體構造而已。二戰期間,盟軍轟炸德國海拉布倫市,市內一所動物園養了一群黑猩猩,絲毫不受恐怖爆炸聲的影響,但附近另一所動物園內的一群倭黑猩猩,卻全部嚇死了。幾年後,兩位德國靈長類專家研究海拉布倫的倭黑猩猩,發現它們的性生活和黑猩猩大不相同。他們描述黑猩猩性交方式「像狗」,倭黑猩猩性交方式卻「像人」。除了人類以外,倭黑猩猩是唯一面對面性交的靈長類。

這兩位德國專家的觀察結果卻遭到其他類人猿專家的忽視。直到20世紀70年代,新一代科學家才重新發現倭黑猩猩與黑猩猩其實天差地別。和黑猩猩一樣,雄性倭黑猩猩終生留在出生時所屬的社群,雌性必須在成年後離家尋找新的社群。可是當它加入新團體時,卻不必面對一群想殺它的嬰兒或逼它性交的殘暴雄性。在倭黑猩猩的社會裡,佔優勢的是雌性。

把一串香蕉丟到猩猩群中,先吃的一定是雌性,等在旁邊的是雄性。倘若某隻雄猩猩想攻擊雌性,通常都會遭到一群憤怒的雌猩猩圍攻。有人曾觀察到一群雌猩猩將一隻雄猩猩按倒在地,其中一隻雌猩猩狠狠咬了它的睾丸一口。雄猩猩也有屬於它們的社會位階,但優勢雄性必定是優勢雌性的兒子,而且雄猩猩很少結盟。

靈長類專家估計黑猩猩與倭黑猩猩的共同祖先,大約活在200萬到300萬年前。倭黑猩猩住在潮濕的叢林里,一年四季的水果供應和黑猩猩所居住的開放性森林比起來,要穩定許多。就算倭黑猩猩的水果吃完了,還可以改吃在森林裡大量生長的草本植物。

得益於食物來源充足,倭黑猩猩不必像黑猩猩那樣快速移動,四處覓食,雌猩猩即使抱著孩子,也跟得上隊伍。由於每個個體都有足夠食物,雌猩猩不必彼此競爭,卻能建立長期的友好關係。雌猩猩聯合陣線,便能制住雄猩猩。因此,殺嬰在倭黑猩猩的社會裡,從未聽聞過。對雌性倭黑猩猩來說,這樣的社會結構好處非常明顯:它們開始懷孕的時間比黑猩猩早很多年,可以生下的後代數量便多出很多。

人類在遺傳上,和倭黑猩猩及黑猩猩幾乎沒有區別

珍妮·古道爾,動物學家,致力於野生動物的研究、教育和保護。她二十多歲時前往非洲的原始森林,為了觀察黑猩猩,度過了三十八年的野外生涯。

我們貌似猩猩的祖先,曾經過著類似猩猩的社會生活,卻在500萬年前與其他的類人猿分支。

1999年,一群跨國科學家根據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基因研究,畫出了一棵人類的演化樹,人類緊靠著黑猩猩譜系,獨立形成一小簇。這棵樹顯示,從遺傳學的角度來看,我們實質上可以算是黑猩猩的一個亞種。

這棵根據DNA所畫出來的演化樹,顯示出大猿類(Great Apes)的共同祖先是如何分支出紅毛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及人類。每根枝丫的長度代表每一組類人猿在基因上與親戚分化的程度。這棵演化樹揭露了人類在遺傳上,和倭黑猩猩及黑猩猩幾乎沒有區別。

科學家根據我們基因的突變速率,計算出黑猩猩與人類的共同祖先約活在500萬年前。自達爾文的時代以來,古人類學家陸續發掘出許多古人類及十幾種像人的物種(分類上為人科[hominids])的化石,顯示人類的演化可以分成五大過渡期

第一期於500萬年前開始,逐漸驅使人類的祖先遷移到非洲大草原;第二期的指針為250萬年前石器的發明;100萬年後,第三期開始,粗糙的刀刃轉變成巨型手斧;50萬年前,人類祖先歷經第四個過渡期,懂得怎麼用火,並且能製造出精巧的長矛等工具;最後,在5萬年前,人類開始留下真正屬於現代心智的痕迹,如洞穴壁畫、雕刻的首飾、精密武器及繁複的葬禮。

最像黑猩猩,同時年代也最久遠的一副人科動物化石,於20世紀90年代早期由一隊科學家在衣索比亞發現。科學家們還發現了好幾種不同的原始人類,年代都在300萬年前左右,而且全在東非出土。拉米達猿是已知最古老的人類祖先。這批早期人類祖先的生活環境動蕩不安。當時全球氣候逐漸冷卻,把非洲撒哈拉南部的綿亘叢林,變成參差夾雜的森林與開闊林地。黑猩猩與人類祖先以極不同的方式適應了這個改變。黑猩猩繼續倚賴濃密森林,留守中西非,熬過氣候變化。人類祖先卻適應了東非較開闊的棲境。隨著氣候冷卻,我們祖先的身體也改變了。他們的腳趾變得比較不像手指,腿變長,頭抬高,背挺直。

研究人員比較了已滅絕的人類祖先化石後,畫出這株人類祖先的演化樹。靠近樹基的拉密達地猿在人類祖先與黑猩猩分支後不久即出現。 接著超過一打的不同種原始人類在往後幾百萬年內各自演化——其中有許多人種毗鄰而居。到了3萬年前,存活的人類祖先卻只剩下一種——現代人。

時光遞嬗,人類祖先逐漸擴大活動範圍。新的人種出現,到處留下化石遺迹,北至查德,南至南非。到了250萬年前,他們開始留下全新的化石紀錄:石器。

黑猩猩也懂得使用工具,圖中的黑猩猩正在用細枝挖白蟻。但它們無法像人類祖先那樣,自250萬年前便開始製作石器。

人類祖先用石塊互擊,敲掉邊緣,製成簡單的刀刃,用來劈砍或刨刮。他們並非唯一懂得製作及使用工具的類人猿。紅毛猩猩會剝下長條樹皮,用來搜尋樹里的蜂蜜或白蟻;黑猩猩更靈活,懂得用樹枝探物,還會把堅果放在石頭上,再用另一塊石頭砸碎,彷彿在砧板上打鐵的鐵匠。它們也懂得拿樹葉當海綿吸水,或在雨中當雨傘,或鋪在濕泥上當椅墊。然而人類祖先在250萬年前製造的石器,卻遠非其他類人猿親戚的智力所能及。

在40億年的地球生命史中,沒有另一種動物曾經留下任何工藝的痕迹。

一把在坦尚尼亞發現的距今70萬年的手斧。

新型工具發明後不久,更大批的人類祖先陸續遷出非洲。約在100萬年前,人類祖先帶著他們的工具,開始移入亞洲及歐洲。到了80萬年前,他們便已散佈於整個亞歐非大陸,西至西班牙,東至印度尼西亞。但這些人類祖先卻從未移往北緯50度以北的地區——即英格蘭南界。還要再等好幾十萬年,他們才敢北征(據稱,這是因為北緯50度以北天氣寒冷,是許多樹根停止生長的界線)。

我們貌似猩猩的祖先,曾經過著類似猩猩的社會生活,卻在500萬年前與其他的類人猿分支,開始在東非大草原上探索一個新的生態龕位,他們的社會生活變得複雜許多。許多人類的特質——腦容量大、智能、語言天分及使用工具的能力——都可能因此而演化出來。同時,人類祖先為了求偶及繁殖而競爭,也可能在我們的心理上留下痕迹,塑造出今日我們對愛、嫉妒與各種情緒的能力。

今天活著的每一個人,都是在15萬年前才出現的同一位祖先的後代

我們繁盛的時段對浩瀚宇宙來說,不過一瞬。

就整個生命史來說,生命登陸僅是短暫的尾聲,因為十分之九的演化都發生在水中;但從我們的觀點來看,最後這幾億年的登陸期,卻是最有趣的篇章。最早期的陸棲脊椎動物化石顯示,這批動物在3.2億年前分為兩支。

一支為兩棲動物,早期發展出許多龐然巨物,今天卻僅由青蛙、蠑螈及其他小東西作代表。它們多半必須保持濕潤,蛋卵很軟,容易乾死。另一支為羊膜動物(amniote),演化出堅固防水的蛋殼。2.5億年前出現的恐龍,便是羊膜動物之一。後來恐龍變成主宰陸地的動物,直到6500萬年前,大部分的恐龍家族才滅絕(唯一倖存者為鳥類,它們其實就是長了毛又會飛的恐龍)。

雖然第一批哺乳動物和第一批恐龍同時出現,前者卻一直等到爬蟲類對手消失後,才得以在陸地上稱霸。我們所屬的靈長類可能就在那時出現,不過一直要等到60萬年前,第一位「智人」的化石才被埋入土中;而今天活著的每一個人,都是在15萬年前才出現的同一位祖先的後代。

寥寥數頁,無法描述生命史的宏偉與深度,但有一項事實昭然若揭:我們存在於這個宇宙的時間短得無法想像!我們對生命史了解得更多後,人類歷史再也不能和自然史相提並論。

倘若地球上自有生命以來的40億年是一個夏日,那麼過去20萬年——從現代人類崛起,到語言、藝術、宗教、貿易、農業、城市的興起,以及所有以文字記載的歷史——也不過是日落前一閃即逝的螢火流光罷了。

今天世界的野生生物面臨的最大威脅,仍是濫捕。在中非洲雨林深處,獵人宰殺黑猩猩及其他靈長類,賣給砍伐當地森林的工人吃。就連緬甸最遙遠的角落,獵人也用大自然無法補續的速度,宰殺最近幾年才被發現的珍稀鹿種。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景 的精彩文章:

村上春樹曬書房,看看這些著名作家書房什麼樣

TAG:文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