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萬勝·扇面作品——涼州八景

楊萬勝·扇面作品——涼州八景

涼州詞

華語群星

00:00/02:48

涼州,古地名

即甘肅省中部的武威市,地處河西走廊東端,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史有" 五涼古都,河西都會" 之美稱,自古以來就是"人煙撲地桑柘稠" 的富饒之地," 通一線於廣漠,控五郡之咽喉"的軍事戰略要地和" 車馬相交錯,歌吹日縱橫"的商埠重鎮,是"中國旅遊標誌之都"、"中國葡萄酒城"、"西藏歸屬祖國的歷史見證地"和"世界白氂牛唯一產地"。

古涼州舊八景,

又分為城內八景、城外八景。

涼州城內八景:文筆三峰、大雲曉鍾、魚躍龍門、滾龍石、夜雨打瓦、千里眼、七星劍、羅什倒影。

涼州城外八景:綠夜春耕、平沙夜月、天梯古雪、鎮西曉角、狄台煙草、金塔晴霞、黃羊秋牧、蓮花壺天。

今欣賞

楊萬勝

扇面作品

新涼州八景

楊萬勝.涼州八景之一《羅什佛光》

鳩摩羅什寺位於武威市涼州區北大街大什字北側,始建於東晉南北朝(公元386~403年),後涼建國初年,太祖呂光為安頓古代著名的西域高僧、佛經翻譯家鳩摩羅什大師的身和心,下令召募各地能工巧匠,大興土木修建的寺院,建好後命名為鳩摩羅什寺,是其初入內地安身弘法演教之處,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寺內雄立的羅什寺塔是為紀念鳩摩羅什而建,塔內供奉鳩摩羅什的舌舍利。

鳩摩羅什是世界著名的佛學家、哲學家和翻譯家,是中國佛教八宗之祖。其譯經和佛學成就乃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也。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合稱「什門四聖」。

鳩摩羅什寺是研究五涼文化和漢傳佛教、西域佛教的珍貴遺存,也是中國佛教文化名城、中國古代北方佛教中心武威的一大奇觀。古人曾經盛讚羅什寺是"由來僧寶搖籃地",因"弘法利生集英"而"天下名"。鳩摩羅什與玄奘、不空、真諦並稱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家,位列四大譯經家之首,是中國佛教八宗之祖,翻譯學鼻祖。

鳩摩羅什大師圓寂,以火焚屍,薪滅形碎,唯舌不灰,以證其誓,古今中外,僅此一例。大師他年少精進,又博聞強記,既通梵語等多種外語,又嫻漢文,大師一生命運坎坷,頗具傳奇。當時漢地的佛教水平和接受能力還相對不足,其實也限制了他才能的充分發揮。曾有熟悉大師的外國高僧言,鳩摩羅什譯出的經典,還不到他所精通的十分之一,可見大師的博學與造詣乃當世一絕。而鳩摩羅什大師贈友人的一首詩或許是他一生的最佳寫照:"心山育明德,流薰萬由延。哀鸞孤桐上,清音徹九天"。

橫屏欣賞

楊萬勝.涼州八景之一《白塔晴霞》

白塔寺,位於城南20公里的武南鎮白塔村劉家台庄。相傳寺內有大塔一座,周圍環繞小塔99座,故名百塔寺。

公元1247年,元太宗窩闊台之了、西涼王闊端與西藏地方宗教領袖薩班在涼州舉行了具有歷史意義的「涼州商談」,使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其後,薩班在涼州講經說法,宣傳佛教。他先後改擴建了涼州四部寺(藏傳佛教寺院),其中白塔寺是他主持擴建的最宏偉的藏傳佛教寺院。據史料記載,寺院規模宏大,巍峨壯觀,有4座城門,8座烽墩,東西長420米,南北長440米,四周有圍牆,猶如城垣。寺內建築眾多,有山門、鐘樓、鼓樓、金剛殿、三寶殿、大經堂等,殿堂重檐七彩,雕樑畫棟,佛像千姿百態,莊嚴肅穆。白塔寺在涼州城東雜木河流域綠洲拔地而起,莊嚴肅穆,金碧輝煌,其規模和造型,均為涼州諸寺之冠,號稱「涼州佛城」,融政治、經濟、宗教、民族、文化於一體,成為蒙古王室及各族官員、群眾和僧侶聽經禮佛的聖地和從事貿易的場所。

薩班在白塔寺圓寂後,闊端在白塔寺內按藏式佛塔修建了一座高16層40多米,周邊60多米的白塔,將薩班靈骨葬於塔內。明宣德五年(1430)《重修涼州白塔寺》碑記載:帝師薩班居,師後化於本寺,乃建大塔一座,高百餘尺。其後凡由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前來朝拜的善男信女都到塔前頂禮膜拜。白塔寺及薩班靈骨大塔毀於1927年的大地震。700多年過去了,白塔寺及大塔塔基和《重修涼州白塔寺》(明)、《建塔記》(明)、《重修白塔碑記》(清)碑刻尚存。這些遺址和碑刻,將永遠記載著西涼王闊端和薩班大師為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所開創的偉業。

橫屏欣賞

楊萬勝.涼州八景之一《大雲曉鍾》

大 雲 曉 鍾

梵天幽靜暮煙深,聲教常聞震遠音。

花雨一天雲外落,松風滿院月中吟。

南園歸雁驚尋侶,北渚眠鷗穩趁心。

吼罷蒲牢僧入定,更無響度綠蘿蔭。

武威大雲寺,原名宏藏寺,宋、西夏時期稱為護國寺。歷史悠久,規模宏偉,是聞名遐邇的佛教古剎,為東晉十六國時的前涼張天錫所建造。唐載初元年(公元689年),朝廷在全國頒《大雲經》,下詔各州郡修建大雲寺。涼州遂將宏藏寺改名為大雲寺。明洪武十六年(1383)日本僧人沙門志滿遠渡重洋,專程來涼州朝拜大雲寺,並主持募化重修,被傳為中日人民友好史上的一段佳話。明、清時期大雲寺香火不斷,遊人眾多,是涼州有名的遊覽勝地。

大雲寺與玄奘的故事

被困涼州一個多月,玄奘法師西行的決心從來沒有動搖過。轉機出現了,涼州城大雲寺住持、河西走廊一帶的佛教領袖慧威法師幫助了玄奘。慧威法師派來兩個弟子道整和惠琳,二人遵照師父的安排,悄悄送玄奘西行。

走進大雲寺,入口旁邊的古鐘樓高聳入雲,樓上懸掛的「大雲曉鍾」,為著名的「涼州八景」之一。1927年4月23日,武威發生8級地震,大雲寺遭到嚴重損壞,唯有寺內的古鐘樓巋然獨存。

據記載,公元644年,玄奘取經回國經過涼州。此時,玄奘已經得到唐太宗的支持,進入涼州城時,當地官民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玄奘到大雲寺看望眾位僧人,並贈送了禮物。

大雲寺曾出土了一塊刻於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的石碑。碑文寫道:「唐貞觀年間,三藏法師玄奘從天竺國來本寺,留下一雙……」由於剝落的字跡無法辨認,玄奘究竟給大雲寺留下了什麼禮物,就成了不解之謎。

橫屏欣賞

楊萬勝.涼州八景之一《天梯大佛》

天梯山石窟也稱大佛寺,位於甘肅省武威市城南50公里處的中路鄉燈山村,始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距今約有1600年歷史。天梯山石窟是我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開鑿於北涼沮渠蒙遜時期,也是我國早期石窟藝術的代表,是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的源頭,在我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被北京大學原考古系主任、中國著名石窟專家宿白教授喻為"石窟鼻祖"。

天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雲霄,山有石階,拾級而上,道路崎嶇,形如懸梯,故稱天梯山。山巔常年積雪,俗稱"天梯積雪",為涼州八景之一。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腳下碧波蕩漾,薄雲纏繞其身,構成了一幅山、水、佛、雲渾然一體的壯觀奇景,是涼州頗負盛名的旅遊勝地。

據歷史記載,439 年,北魏滅北涼,從姑臧遷宗族吏民3萬戶到平城,其中有僧侶 3000 多人。這是個非常大 的數字,既反映涼州的人口眾多,也說明佛教的興盛。這 3000 僧人實際上就是"涼州模式"的創造者,推動了北魏崇佛風氣日漸興盛。北魏滅北涼結束河西地區140餘年割據而繁榮的局面,曾經盛極一時的涼州佛教及藝術受到重創,涼州僧人紛紛外流,除遷平城外,部分向西遷往敦煌等地,由此也促進敦煌佛教的興盛,使敦煌成為繼涼州之後河西佛教中心,並推動河西石窟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第二個高峰──敦煌石窟文化的迅速發展。敦煌石窟中盛唐大佛(130窟)和天梯山的大佛藝術風格相似,說明天梯山石窟開鑿及其藝術風格和建築風格直接影響到敦煌及河西石窟。

橫屏欣賞

楊萬勝.涼州八景之一《海蔵禪林》

海藏寺總面積8800平方米,始建於晉,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元朝時藏傳佛教薩迦派第四代祖師薩班借到涼州之機,捐資擴建修繕了海藏寺等涼州四大寺,成為藏傳佛教教寺院。明、清又擴建翻修,殿宇宏偉,佛像莊嚴,成為絲綢之路上一處重要的寺院。是古涼州梵宮之冠,時至今日仍然是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佛教寺院之一。海藏寺位於甘肅省武威市城西二公里處,周圍林泉茂密,寺院建在水中小島靈均台上,猶如海中藏寺,故取此名。海藏湖林泉深秀,清涼幽靜,因寺而名。寺前為一座四柱三間三樓的木構牌樓,古樸玲瓏,巧奪天工。走馬板上有「海藏禪林」四個大字,牌樓一縷青煙飄浮而升,盤旋繚繞於白楊,垂柳之間,若有若無,時隱時現,給海藏寺增添了一種神奇美妙的景象,俗稱「海藏煙柳」、「日出寒煙」,使人有身臨仙境地之感。

寺院所處的靈均台歷史悠久。東晉大興三年(320)涼州刺史、前涼王張軌被殺,州人推其弟張茂攝政(320-324年在位)。他登上寶座不久,便壘土築台,「周輪八十餘堵,基高九仞」,可見靈均台規模之大。唐三藏大師玄奘西行取經,滯留涼州月余,曾在海藏寺念經拜佛,並接受這裡僧俗要求,講經說法。明正統十年(1445年)二月十五日頒賜涼州《大藏經》,現保存於武威文廟藏經閣。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海藏寺重修,太監張睿工在舊址重建,並立《重修古剎海藏寺勸緣信官檀緣信越記》。明憲宗曾賜名為「清應禪寺」。清初,住持際善和尚拄杖募化,步行到京,求見皇上,請賜《大藏經》,重修藏經閣。

今日之海藏寺,寺前為一座四柱三間三樓的木構牌樓,古樸玲瓏,巧奪天工。走馬板上有「海藏禪林」四個大字,牌樓一縷青煙飄浮而升,盤旋繚繞於白楊,垂柳之間,若有若無,時隱時現,給海藏寺增添了一種神奇美妙的景象,俗稱「海藏煙柳」、「日出寒煙」,使人有身臨仙境地之感。

進山門迎面為兩座莊嚴的大殿,雖經維修,仍不失原來氣派。大殿北為內院,正面高台基上原為轉角樓,現遷來另一座殿宇,在兩側寬闊的廊主房陪襯下,顯得緊湊、莊重、幽雅。內院後為高達八米的靈均台,台下曾發現一塊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刻《晉築靈均台》碑記,上書「東晉明帝太寧中涼王張茂立古台」。台上有天王殿和無量殿,為明朝重建,斗拱、染架用料粗大渾厚,屋頂脊獸裝飾雄建而大方,尤其是無量殿正脊兩側吻獸,對張大口,怒目相視,栩栩如生。無量殿內立兩塊字跡清晰保存完整的石碑,其中東面一塊《海藏寺藏經閣記》,為清乾隆元年(1736)郭朝祚所立,文筆生動,書法流暢,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寺內現藏有《大正藏》、《磧砂藏》等眾多佛經。

橫屏欣賞

楊萬勝.涼州八景之一《雷台天馬》

武威雷台漢墓是舉世聞名的稀世珍寶、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的出土地,位於甘肅武威城區北關中路,佔地面積12.4萬平方米,距今已經有1700多年的歷史。據史料記載,雷台為前涼(公元301年─375年)國王張茂所築靈鈞台。

《資冶通鑒》中記載:為東晉元帝大興四年(公元321年)始築"周輪80餘堵,基高9仞"。現雷台保存基本完好,長106米、寬60米、高8.5米。台上有明清時期的古建築群雷祖殿、三星斗姆殿等10座,其建築雄偉、規模宏大。

1969年在雷台下發現一處東漢晚期(公元186─219年)的大型磚石墓葬, 墓道長19.34米,墓室分前、中、後三室及左右耳室各三處,出土有金、銀、銅、鐵、玉、骨、石、陶器等文物231件,在出土文物中最突出的是鑄造精緻的99件銅車馬儀仗俑,藝術價值最高的是一匹銅奔馬。

銅奔馬又稱馬踏飛燕,或稱馬超龍雀,呈發綠古銅色,馬高34.5厘米,長45厘米,重17.5千克,馬形神兼備、氣韻生動、矯健剽悍,呈飛奔狀,右後足巧妙地輕踏在一隻展翅奮飛回首驚視的飛鳥背上,既改變了傳統天馬的造型手法,又符合力學平衡原理,並賦予了奔馬以旺盛的生命力,使其具有強烈的震撼力。銅奔馬蘊含著極高的藝術、科學和歷史價值並具天馬文化內涵,並且鑄造技巧精湛,堪稱青銅藝術極品。

銅奔馬是按照良馬式的標準去塑造的,集西域馬和蒙古馬種的優點於一身,特別是表現出河西走馬秉賦的對側步特徵。構思巧妙,藝術造型精鍊,鑄銅工藝卓越。銅奔馬被認為是東、西方文化交往的使者和象徵,被確定為中國旅遊的標誌。

橫屏欣賞

楊萬勝.涼州八景之一《文廟學宮》

武威文廟位於涼州城區東南隅,坐北向南,由三部分組成,東為文昌官,中為文廟,西屬涼州府儒學院。佔地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198米,東西寬152米,佔地面積30096平方米。整個建築布局對稱,結構嚴謹,是一組造型雄偉的宮闕式建築群,規模宏大,氣勢雄壯,明清之際被謄為「隴右學宮之冠」,是涼州文人墨客的祭祀孔子的聖地,是目前西北地區建築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廟,屬全國三大孔廟之一。

武威文廟始建於明正統二至四年(1437-1439年),後經明成化、清順治、康熙、乾隆、道光、及民國年間的重修擴建,逐成一組布局完善的建築群,迄今已有500餘年。該廟目前只有東、中兩組建築,現儒學院已毀,其南面的忠烈祠和節孝祠尚存,明倫堂、存誠、敬德二齋及前後附屬建築已經無存。

文廟西以大成殿為主,前有伴池、狀元橋,後有尊經閣,中有靈星門、戟門,左右有名宦、鄉賢祠。文廟原設有正門,面南而開,但最南端被一堵稱「萬仞宮牆」莊重穩健的影壁所隔,由於數百年來涼州一直未出狀元,所以開正門之事也就擱置至今。影壁兩側各開小門,朝東的叫「義路」,往西的稱「禮門」。由「義路」進入廟院,影壁北面是半月型的拌池。池上架一座石料拱橋,名「狀元橋」。欞星門是明正統時建築的一座木質牌橋,四柱三間,翹檐飛角。

穿過欞星門,就可看到戟門,戟門兩側是鄉賢、名宦祠,為供養地方賢達和清官牌位的地方。戟門是大成殿近前的一道門,大成殿建在寬闊的石築台基上,雄偉而壯嚴,保留著明清建築風格,大有至聖至尊的氣派。大成殿是文廟的主殿,三寬三間,進深三間,重檐歇山頂,頂置九脊,鴟吻螭獸俱全,脊皆以纏枝蓮紋磚砌築。正脊中設橋形小珠。屋面盡覆琉璃筒板瓦。檐下為五鋪作雙抄雙平昂。柱頭、補間鋪作華麗,欞格隔扇、腰華板、

裙板等皆有簡單雕飾。周圍繞以迴廊、高台基,大有莊重、肅穆、文雅之風韻。殿內迎門原供奉著大成至聖先師孔於的畫像,旁立著孔子七十二弟子的牌位。大成殿之後的尊經閣,是兩層土木結構樓,重檐歇山頂,坐落在高達2米的磚包台基上,是武威現存最高大的古代重樓建築。閣周繞以迴廊木柵欄。頂部三重翹角上均懸有風鈴,清風徐來,鈴聲叮鐺,為沉寂的廟宇增添了些許生氣。大成殿東側的桂籍殿是供奉文昌帝君的。建築自成一組,為文昌宮。內有過殿,左右設耳房供道士居住。過殿之後,魁星閣與桂籍殿遙相呼應。

武威文廟內古柏參天,古樸靜雅,富有我國建築莊嚴雄偉的特點,雕樑畫棟,檐牙高啄,碑匾林立,品位之高,為世罕見。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橫屏欣賞

楊萬勝.涼州八景之一《南門雄姿》

武威南城門樓,又名昭武樓;始建於隋代,完善於明代。明王朝為了鞏固加強涼州這一戰略要地,採取外築邊牆、內修城池的措施,從明洪武十年(1377)至萬曆十五年(1617),歷時240年,對涼州城進行增修加固,新修了西城門,修建了東、南、北三大城門樓,創修弔橋四座,挖了深6米的城壕,在城牆四周修建了箭樓、邏鋪三十六座;後來又用城磚包砌了全部城牆。經過這些增修加固,成了名副其實的"金城湯池"。

該城門樓有"夜雨打瓦"之傳說,每在寂靜晴朗之夜,樓內可聞雨打頂瓦之聲;是為涼州著名內八景之一。後經兵燹離亂,歲月風雨,人為毀損,及至20世紀末葉,城樓原狀盡失,僅余高長不足10米之殘垣。時武威市政府(今涼州區)籌資1000多萬元重建,自1999年5月9日開工到2001年12月20日工程完工,約三年而成。

新建城樓佔地2907平米,建築面積4825.85平米,總高39.60米,由兩部分組成,其中上部分為四層(含閣樓)重檐歇山頂仿明建築。雕樑畫棟,彩繪迴廊,古樸莊重,大氣堂皇;下部分為由仿古青磚砌成的底座(內含負一層),雄關巍峙,傲視廣漠。原城樓殘垣被包裹在底座之內。

武威南城門樓位置優越,高峻巍峨。登臨此樓,可居高眺遠,極目遼闊,襟風袖雲,追古撫今,蒼茫古涼州,繁盛新武威,盡收眼底,一覽無餘。

橫屏欣賞

國畫作品來源:著名畫家 楊萬勝

文章來源於互聯網

▌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新人請注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武威 的精彩文章:

TAG:文化武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