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聆聽·默想 基督已經復活,但你經歷他的復活了嗎?

聆聽·默想 基督已經復活,但你經歷他的復活了嗎?

Because He Lives

 Classics

Guy Penrod 

00:00/03:35

經 文

【賽25:8】他已經吞滅死亡直到永遠。主耶和華必擦去各人臉上的眼淚,又除掉普天下他百姓的羞辱,因為這是耶和華說的。

【路24:1-9】七日的頭一日,黎明的時候,那些婦女帶著所預備的香料來到墳墓前,看見石頭已經從墳墓滾開了,她們就進去,只是不見主耶穌的身體。正在猜疑之間,忽然有兩個人站在旁邊,衣服放光。婦女們驚怕,將臉伏地。那兩個人就對她們說:「為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他不在這裡,已經復活了。當記念他還在加利利的時候怎樣告訴你們,說:『人子必須被交在罪人手裡,釘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復活。』」她們就想起耶穌的話來。便從墳墓那裡回去,把這一切的事告訴十一個使徒和其餘的人。

Holy Week

解讀上帝的話:

The word of god

基督已經復活,你經歷他的復活了嘛?

我們昨天跟大家講述了耶穌死亡的確實,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基督復活的事實。不過這相對於第一點來說,更是難以接受的事情。我們不會討論基督是如何復活的,因為這是我們還未知的神秘,並且因為基督也是生命的創造主,所以這是完全可能的。我們所要思考的是,他是否真的復活?如果真的復活,那麼這對我們的意義尤其是對於我的意義是什麼呢?

基督真的復活了嘛?這段經文給我們看到的是空的墳墓,並且幾位婦女看到天使的顯現,我們再結合其他三卷福音書和使徒行傳的歷史,可以有以下幾個證據:

1 猶太公會的兵丁本身是看守墳墓的,要想不驚動他們將墓道的大石頭滾開,這是不可能的。

2 耶穌的裹屍布和裹頭巾都還在,如果是偷盜的話,也不可能在墓穴里解開這些,相反應該是連帶這些都偷走的。

3 耶穌後來又再次被人看到,不僅是抹大拉的瑪麗亞,還有去到以馬忤斯路上的人,和當晚的十一個門徒。不僅是在這個時候,還有向多馬的顯現,在提比利亞海邊對彼得的顯現,在橄欖山,對五百多信眾的顯現。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群同樣見證之前他們跟隨的基督還活著,這個是最為重要的證據。

4 這些見證人寧願選擇被殺害,也不肯推翻他們對復活的主的見證。這包括司提反、雅各、彼得和其他的使徒,除了使徒約翰,其他的使徒都是因為堅定基督的復活而被殺害。有多少人會為著自己知道的謊言而死?

以上這四個證據,足以證明基督真的復活了。

如果耶穌基督真的復活,那對我的意義是什麼?

基督的死與復活,這是他早就對門徒預言過的,並且不僅是他曾預言過,連舊約的先知都告訴過我們。基督的死乃是要終極性的解決死亡的問題,根據聖經【羅5:12】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但是現在不一樣了,【賽25:8】他已經吞滅死亡直到永遠。主耶和華必擦去各人臉上的眼淚,又除掉普天下他百姓的羞辱,因為這是耶和華說的。基督經歷死亡,又從死亡中活過來,他是第一個勝過死亡的人,他是初熟的果子,我們是跟隨他之後繼續的果子。

早晨錢長老講道,其中提到一個比喻,對於我們經常做電器生意的人可能這個比喻能更好理解基督作為初熟果子的意義。我們電器製作會採購各樣的模板,但是我無法馬上用這個模子批量生產,除非我先試用這個模板,當發現這模具鑄造的第一批的產品都很好的時候,我才會批量生產。初熟的果子就類似這第一批的產品,這註定這模具所生產的會是合格的。基督就是那先從私立復活的,我們則緊隨其後。基督不再被死亡轄制,凡信靠他的人,也再不會經歷第二次的死亡,他們必會復活!

默想

基督已經復活,但是我有經歷復活的生命嗎?一個經歷復活的人不再害怕死亡,因為死亡無法轄制他,你還為未來擔憂嗎?一個經歷復活的人,有得救的確據,因此他有充滿喜樂的生活,你每天的生活中有喜樂嗎?一個經歷復活的人,知道自己的指望在哪裡,你還為自己今生的享樂而流浪嗎?

禱告

愛我的恩主耶穌,今天是復活節,我們再次默想你的復活,你已復活,以永遠的生命吞滅死亡,因此也使我們這些以信心與你聯合的人有復活的盼望。故此,我們就不再絕望,因為我們擁有生命的盼望。求你將這份確據放在我的心裡,使我可以更加確信我現在所擁有的永生,為此可以使我在今生得到這莫大的安慰。主啊,你已復活,求你也使我經歷復活的生命,使我不再為未來擔憂,讓我能夠喜樂的過每天的生活,也祈求你使我知道我的盼望是屬天的完全,而非是這今世的一切豐盛。主啊,我願有這復活的生命!

禱告祈求,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有感動,可留言分享,願神祝福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活石國語堂 的精彩文章:

聆聽·默想 受難周默想——團契日

TAG:活石國語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