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湖美景清明天 龍井勝酒香如煙

西湖美景清明天 龍井勝酒香如煙

直到昨夜的龍井新茶裝車安置妥當,方有些心安。七時晨起,梅家塢的龍井茶園已是一片忙碌。略加洗漱,也去體驗了一把採茶,當一回採茶人。

目前,龍井茶市場魚龍混雜,讓人眼花繚亂。西湖龍井名震四方,盛名之下茶如煙,即便親至茶場,若不加辨識,你拿到的也未必是正宗的西湖龍井。一探各類茶葉究竟,也是我們萬里尋茶的初心,行萬里路如果不讀萬本書,其實有時也會枉然,不妨先聽一下專家如何說:

以下是採訪沈紅教授的文章截圖:

離開章華寺蓮心館之前,朋友圈裡已經看到茶友發出的各類龍井茶圖片,單從圖看,其實,大多根本不是龍井,而是烏牛早。烏牛早和龍井價格的區別,有心人不妨直接問度娘。此番探行發現,且不說核心產區的龍井,即便是二級產區的龍井,單就鮮葉價,大概也不會如某寶上的價格。

好野之風時下漸長,但凡物事,貫上天然野生,即刻身價不菲,其實,訓化是進步的關健,亦是確保品質的核心。關於野茶和紫芽,沈紅教授如是說:

茶經云: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牙者次;葉卷上,葉舒次。陰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滯,結瘕疾。顯然,關於陰坡陽坡,老祖宗已經講得很明白。時下一概而論,以為陰坡茶滋味好,其實乃誤區。向陽茶甜,背陰則澀,過陰甚難入味,凡事知實性而為,一概而論實不妥當。

好茶多在人跡罕至處,唯龍井例外,散於煙火間卻負四百年之盛名,唯可解為西湖靈秀實則製法精妙。傳統豆餅草肥配白砂地,得豆花香獨步天下。龍井除了產地,更核心的要素是採摘和製作的工藝:

萎凋4至8小時,至花香飽滿,高溫殺青,壓扁成形;攤涼回潮再度回鍋,以抓按捺抖之手法,20分鐘後至條形光滑緊結。殺青溫度高達300度,奈何制茶人一雙繭手。

陽明說知行合一,於茶言,知得越多,越會心生感慨,更會讓我們面對好茶時,心裡多生一份珍惜。西湖美景三月天,龍井勝酒香如煙,能一口呑玩西湖春色,實在是人生幸事。放下名利,讓茶自己說話,方是識茶者的真性情,如若一味比拼茶形、價錢而不去辨識味香,則真茶人就只好閉嘴。所謂外行熱鬧,內行門道,只要用心,其實是可以看出偷梁換柱、暗渡陳倉之障眼法的。

龍井是綠茶的一道坎,但凡茶人都想跨過去,而要建立龍井茶的標杆,不僅僅要發揮我們眼觀、鼻嗅、口嘗,關健還要有量的積累。手工龍井呈碗釘狀略帶豆綠的糙米色,以80—90度水沖泡,顯豆香或花香,品級越高,花香越清透,高至蘭香,湯如明鏡味甘甜,可沖10泡以上,方謂之為「無味中之至味」。一般茶人,能找到一款看起來「鯽魚背、兩頭尖,光邊毛身子」,喝起來能有「油煎蠶豆瓣」的香氣,符合「色綠、香郁、味甘、型美」的要求,在當下言,已是難得的好茶,則已該稱幸了。

萬里之尋茶之路,擔撂不起,即便西湖景美,亦只得匆匆,臨行前,專程去拜訪彭克榮老師,老師專事宋代點茶研究,是值得我敬仰的老茶人:

彭老師致力於宋代七湯點茶法的傳播,對茶沖泡不拘一格,總能帶給人欣喜。此次討擾,彭老於萬忙中抽空,且以紫砂壺沖泡西湖龍井,為我們演繹茶事之隨性而至不拘一格的奧妙,著實讓我們漲了見識。

茶敘間,彭老師說:西湖龍井,最難喝懂的是獅峰,香路、水路走得慢。同樣是白砂土頭采,沸水蓋碗半分鐘出湯,龍塢的已是果香滿園,梅家塢的也已花香悠揚,可獅峰的還在「去浮華,洗鉛華」。獅峰開湯後還是先欣賞,看芽葉舒展,與水共舞,待綠葉鑲黃邊出現時,細心傾聽茶訴說「我生長在美麗秀氣的獅峰群山白砂土」的故事。

品鑒獅峰龍井的妙處,實質在於沖泡後期突然收縮,變小,其實是內含物大量釋放所致,這是茶葉採摘、揉制、沖泡中,第三次生命綻放的過程,頗有羽化成仙之閃亮,此時茶湯香氣似蘭若蘭,絲絲入扣,堪稱完美,喝一口,茶味會鑽牙縫,口舌生津,唇齒留香。

無奈只得匆匆惜別, 一路風塵。到達白茶故鄉福鼎時,又已是華燈初上,萬家燈火了。

4月3日,彼時,福鼎已夜深許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藍山煙雨 的精彩文章:

穿越萬里只為舌尖與水的相遇
春風不渡哪裡有風月

TAG:藍山煙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