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自動駕駛系統6:只租不賣

自動駕駛系統6:只租不賣

自動駕駛系統6:只租不賣
credit: 123RF


點擊跳轉前篇:
自動駕駛系列1:轉角遇到AI
自動駕駛系列2:昔日友商,車攻馬同
自動駕駛系列3:「無馬駕駛」是怎樣一種體驗?
自動駕駛系統4:感知預測脫離瞬間完成
自動駕駛系列5:電車難題與黑客攻擊

如果你想買一輛自動駕駛汽車,你可能需要再等相當長的時間。真正的實現自主駕駛的無人車在剛開始的時候不會出售給私人,原因有二。其一,激光雷達還是很貴,安裝在賣給普通人的車型裡面的話,激光雷達的成本就佔了整車價格的一大半。對於公司的無人車隊來說價格不是問題,因為它們可以24小時不停工作來產生收入,而私家車只有5%的時間是在使用狀態。

其二,無人車只有在地圖數據充足的地方如城市中心才能工作得更好。所以你第一次坐無人車用的將是app而不是自己的鑰匙。


Alphabet旗下的無人車公司Waymo,正在鳳凰城的錢德勒郊區測試無人計程車服務,並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商用。優步在鳳凰城和匹茲堡的部分地區運營著不少無人車,經常在這兩地光顧優步的同學有時候會叫來一輛駕駛座坐著工程師的無人車(如果乘客要求的話,優步會幫乘客更換普通的汽車)。初創無人車公司Voyage在聖何塞的老人村The Villages開展了無人計程車服務,現在正準備擴展第二個服務點到佛羅里達州。法國初創公司Navya正在拉斯維加斯市中心運營八座自動駕駛穿梭巴士,全程1公里一共三個站。和它的法國競爭對手Easymile一樣,Navya也在世界其他幾個城市運營著網約車。BCG的Nikolaus Lang預測,無人車的大規模部署最可能始於新加坡或迪拜等部分城市的特定範圍,然後在幾年內迅速擴大。


可能需要很多年,無人車才能夠被普通人購買並在規定的區域外行駛。與此同時,城市中廉價的無人網約車可能會讓很多糾結買不買汽車的年輕人徹底放棄這個想法。BCG最近的一份報告說,網約車和無人駕駛技術的結合使傳統汽車製造商面臨著「一個世紀以來對其商業模式的最嚴峻的挑戰」。這就是為啥現在的汽車製造商正在積極與網約車、共享汽車平台進行PY交易,並且不斷推出自己的無人駕駛解決方案。在自動駕駛成熟的未來,人們未必需要完整地獲得一輛車的所有權,汽車廠商需要調整他們的銷售策略,賣的是出行運輸服務而不是賣汽車本身。


這對於汽車廠商來說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根據摩根士丹利銀行的數據,全球汽車市場每年價值約2萬億美元,而個人交通市場價值高達10萬億美元。不過也逐漸有不少新的競爭對手,主要是以科技公司和網約車平台的形式出現。有些汽車廠商推出了自己的出行運輸服務,大部分廠商更喜歡為車隊提供服務,如為類似與網約車的平台提供運力,並按照里程抽佣。有的廠商甚至推出一條龍貼牌車隊服務,生產沒有logo的車讓網約車等平台可以在車上貼上自己的品牌或者是城市的名字。

未完待續


本文譯自 Economist,由譯者 幕後煮屎者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好吧,女性G點又不存在了
科技短訊:微軟為 Edge 瀏覽器操碎了心;蘋果的廣告里居然有 bug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