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走進俄羅斯,感受莫斯科歷史的厚重與清馨

走進俄羅斯,感受莫斯科歷史的厚重與清馨

品名篇佳作,觀世間百態,享人文情懷

圖文/李剛

【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隨意轉載】

俄羅斯人說:「莫斯科不是一個城市,莫斯科是一個世界」。 中國人對莫斯科並不陌生,紅場、列寧墓、克里姆林宮等等,都令人神往。

3月30日晚北京時間7點20分我們從昆明長水機場起飛,直飛莫斯科,飛行了9小時40分鐘,北京時間3月31日5點20分(註:莫斯科時間夜間12點20分),我們到莫斯科謝列梅捷沃國際機場降落已是子夜。進出機場的人幾乎都是中國人,我們這個團的還碰到返程的老鄉,隔著玻璃大聲吆喝,還打聽玩了哪些自費項目?

入住莫斯科宇宙(COSMOS)酒店,抬頭即見20來層的高樓,門前一尊高大的戴高樂塑像。這家酒店其實是1980年莫斯科夏季奧運會奧運村的一部分。

莫斯科效外的晚上

金裝小月

龔玥

00:00/03:26

是前蘇聯和法國聯合投資興建,由法國人設計,前蘇聯出土地,非洲人出人力建蓋的。2005年是二戰勝利60周年,莫斯科舉行大規模紀念活動,全世界50多個國家領導人出席儀式.其中一項重要儀式就是為戴高樂銅像揭幕,這個酒店和戴高樂廣場因此出名。

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已過去38年,再過兩個月又是世界盃。這個1777間客房,能容納2500人入住。兩個月後,這個大酒店又要來一撥世界盃足球運動員入住,都是沖著它的名氣來的,而且,開窗即見全俄展覽中心和太空紀念博物館,已經預定告罄。

宇宙酒店的硬體條件其實不錯,就是床鋪很窄。「人高馬大床很窄」,據說這是俄羅斯的傳統,也是俄羅斯幾大怪之一。 我們拿到房卡導遊說,大家可以睡到自然醒,把時差倒一下。莫斯科時間上午10點集合出發參觀。

其實,外面冷裡面熱,大家都不到7點就起了。開窗即見雪景,雪景中的「蘇式建築」讓人聯想到老昆明保留下來的蘇式、法式建築。

進那座「救世主大教堂」是莫斯科時間下午4點。走出教堂,四面雪景,冷颼颼地,見街對面一家歌劇院門口排著長長的隊,導遊小楊說,那是普希金紀念館,俄羅斯人等著買票進去看話劇,他們對自己的傳統文化始終是深愛著,非常有感情,把錢省下來看戲、聽音樂,看芭蕾舞等是司空見慣,他們還愛買書、看書。

這就是俄羅斯文化現象,與我們不同。聖彼得堡美女更多,那是會「動」的美,可以「聞」到的美,這種美散發出一種香與花兒散發的香味是另外一種味道。在大巴上,地導小李還說,別看俄羅斯那些美女身材那麼好,一個二個笑起來那麼燦爛,她們從小就專門訓練唱歌、舞蹈,家庭好的還有鋼琴,音樂和文化素養像人的天性一樣非常自然地流露出來……

小楊報了俄羅斯芭蕾舞的票價1300人民幣,團隊里有人說,去看了整哪樣?有病。問他,LV的包在哪裡買?我對俄羅斯芭蕾舞心儀已久數十年,這次一定要了這個心愿。

二戰時期,蘇聯如此困難,但是什麼都可以克服,一定要把俄羅斯芭蕾舞保下來,這個數百年的俄羅斯國粹,一直保持著,成為俄羅斯文化最有影響的標誌,它和俄羅斯馬戲一樣讓來這裡的老外都想一睹為快!

俄羅斯的「四宮」(冬宮、克里姆林宮、夏宮、葉卡捷琳娜宮)很有名,除了冬宮其他都是自費,我們這麼想著,大老遠的來一場,都進去看看……

夏宮還沒有進,才走進皇家莊園,彼得大帝已經跳出來了,那個7尺男人開疆拓土,與康熙大帝一樣都是大氣磅礴的傳奇君主。一直守護著這裡的男人女人都是牛高馬大。雪地里一直站著那個高過3米的男人就是彼得大帝,旁邊的木房子是彼得大帝小時候住過的地方,也是被他姐姐索菲亞把他軟禁起來的地方。

已是4月,皇家園林依然白雪皚皚,教堂、紅牆、母親河…曾經的歷史和曾經的不可一世,都凍結在這裡。不經意地走著,離開時,剛進來一撥當地小學生參觀者,主教大人和孩子們用俄語在講著什麼?孩子們在爭著回答什麼?不知道。只見中國人進進出出,出出進進,不時看看這些小學生。俄羅斯人三三兩兩,成雙成對或帶著小孩來的多。看來,凍結只是看到的周圍景觀,歷史這條河總是在流淌著的……

阿爾巴特街是一到莫斯科文化風景線。這裡有普希金故居,柴可夫斯基、門捷列夫等名人塑像,是俄羅斯人最愛逛的一條有味道的文化街……這裡的繪畫藝術、建築沒有留下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痕迹,只有到老城聖彼得堡才能夠看到中世紀哥特式建築風格的味道。18世紀初,31歲的彼得大帝建仿西歐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建聖彼得堡……

莫斯科是俄羅斯聯邦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交通中心以及最大的綜合性城市,是一座國際化大都市。然而1147年的莫斯科,只是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公國的一個小小村落。經過數個世紀的發展,莫斯科才逐漸成為了連接俄羅斯領土的中心。

莫斯科是一部凝固的史詩,是一件精雕的藝術品。藍天白雲,高塔尖頂,紅色牆面以及冬日的陽光、白雪,莫斯科簡單的輪廓彰顯的是大國的氣質與胸懷,放眼所及,太多的遺迹與宏偉建築必須前往。這座獨特的城市個性鮮明,依舊燃燒著強國的夢想和激情。

作者簡介:

李剛,筆名豁達,雲南政協報原副總編、高級編輯,雲南省作家協會攝影家協會會員。出版專著《雲南攬勝》《不識巍山》,合著《納樓土司》《發現巍山》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南方孔 的精彩文章:

TAG:雲南方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