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海外代購惹怒澳大利亞!奶粉要限購了?

海外代購惹怒澳大利亞!奶粉要限購了?

來源:八卦財道(微信號:baguacaidao)

事件描述

據環球時報報道,在澳大利亞,華人代購搶購奶粉時常引起當地人不滿。這一次,墨爾本市民的怒火升級,因為在澳非常有名的連鎖藥店 My Chemist 被發現為代購「提前開門」,導致當地父母在購買奶粉時面對的是「空空如也的貨架」。2 日,這則消息引起多家澳媒關注。

澳大利亞《先驅太陽報》報道說,上周,在伊麗莎白大街和弗林德斯路拐角的這家藥店,兩次被發現從早 7 時就有 20 名顧客排隊,一些人還推著購物車。

當店員 7 時 30 分開門時,他們就蜂擁而入,直接將還沒有擺上貨架的奶粉成箱買走。在視頻中可以看到,有些人注意到正在被拍攝,故意把臉遮擋起來。從媒體公布的視頻中可以看出,其中一部分顧客是亞洲面孔。

事件簡評

代購這一購物形式為富裕起來的中國人們購買全球好貨提供了方便的服務通道,於是逐步發展成了一個行業,如國內的考拉網等,已經形成其獨特的產業鏈。

先來說說其便利性。

對於購買方來說,可以跨域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直接獲得對自己所需要的商品的購買,自然可以獲得更大的選擇面,猶如考拉網的廣告詞——全球購好貨。

而對提供這種服務的從業者來說,一般可以利用自己所在區域的稅收政策和對當地市場較熟悉的有利條件,獲得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對增加就業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此外,對當地政府而言,也是有利的,代購的出現,使得本地區的商品更容易的銷售出去,拓展了銷售渠道,增加了出口量,增加了本地區的商業吸引力。整個過程來說都是商業的良性循環,在一個良好的商業模式中運行。

但是事情都有兩面性,有好的一面,也就會有不好的一面,任何事情發展過頭了都會帶來弊端,代購在提供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

比如我們新聞材料中的澳大利亞的奶粉,這個可能是國人所為,也可能不是。從現象看是外來代購的強大購買力拉空了當地的庫存,使得當地居民沒有足夠可供消費的商品。

毛主席她老人家教導我們,考慮問題還是要抓主要的,從本質上說這個問題要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

首先這是一個商業活動行為,只要是商業活動就會有供求關係,滿足供求價值規律。

澳大利亞的奶粉暢銷,最後甚至脫銷,最根本的辦法應該是擴大生產啊,你不能把問題都歸結在消費者的這一方啊,代購只是消費者的代言人而已。

就像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的女兒傑西卡所說「澳大利亞人應該意識到,中國買家正在亞洲推銷澳大利亞的商品」。

澳小企業部長克雷格·朗迪日前也稱,代購是澳大利亞一個重要且快速增長的貿易通道,令澳經濟受益,因為它增加了澳製造業向中國出口的機會。

其次巨大的購買力掏空了當地市場的庫存,中國人熟悉的一套來了哈,作為政府應該發揮對市場的調節機制,考慮出口的同時也應該考慮到巨大出口量對當地居民的生活的衝擊,如果較大的出口影響到了當地居民的生活狀況,那麼政府應該出台相應的措施保障當地居民的生活所需,化解在分配領域對當地居民的衝擊

辦法總是比問題多,一般情況下處理的套路是限購,或是專供。如果限購不能解決問題可以選擇專供。所以說出了問題要從自身找原因,不能把錯誤亂歸因,這樣是不好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八卦財道 的精彩文章:

理財中的這 4 大騙局,你一定要知道!
華為發布全球首款5G商用晶元,我國有望領跑5G時代

TAG:八卦財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