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工業經濟》2018年第3期

《中國工業經濟》2018年第3期

新經濟與規制改革

[作者]戚聿東 李穎

[摘要]發展新經濟是引領經濟新常態和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的必然選擇。作為新型經濟形態,新經濟的運行在基礎支撐、技術特徵、組織結構、產業組織等方面都迥然有別於傳統經濟。本文從企業進入戰略、面臨的新機會、市場需求條件、生產要素轉換、相關產業支持以及政府角色六個方面揭示了新經濟的產生機理,並從底層推動力、內部運行系統、外部環境三個方面闡述了新經濟的運行邏輯。在新經濟的運行邏輯下,傳統上基於壟斷、信息不對稱、外部性、公共產品、信息安全等因素而產生的政府規制需求發生了根本變化。為適應新經濟發展,政府規制改革勢在必行。為此,方向上應從強化規制轉向放鬆規制,內容上應從經濟性規制轉向社會性規制,方式上應從歧視性規制轉向公平競爭規制,方法上應從正面清單制轉向負面清單制,流程上應從前置審批轉向後置監管,機構上應從專業型部門轉向綜合型部門,機制上應注重使用「規制沙盒」。

[關鍵詞]新經濟 創新 審慎監管 放鬆規制

資本調整成本及其對資本錯配的影響:基於生產率波動的分析

[作者]劉盛宇 尹恆

[摘要]提升資源配置效率,促進宏觀全要素生產率增長,構成了新時代發展理念的重要內涵。這其中,企業資本的動態調整是一個關鍵環節。本文使用1998—2008年中國製造業企業數據,在估計企業資本調整成本的基礎上,分別從靜態和動態角度考察在生產率波動導致資本錯配的過程中資本調整成本所承擔的中介角色。對調整成本的估計結果表明,資本調整具有顯著的非對稱性,投資擴張引致的調整成本更大。異質性特徵描述顯示,民營企業、年輕企業和小規模企業的資本調整成本相對較高。靜態分析表明,生產率波動與資本錯配程度顯著正相關,調整成本是生產率波動加劇資本錯配的重要環節。在包含資本調整成本的動態模型中,模擬矩估計結果顯示凸性調整模式佔據主導地位,固定調整模式影響較弱但也不容忽視。反事實分析發現,調整成本確實是生產率波動—資本錯配關係中的關鍵環節。與無調整成本影響的狀態比較,納入調整成本的模型對生產率波動—資本錯配關係的平均解釋能力提升28%;促使行業間技術趨同,減少生產率波動,將再提升上述模型解釋能力10%。本文研究表明,通過改革減少調整成本和摩擦,實現資本在行業間充分流動,是促進資源優化配置進而提升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資本錯配 生產率波動 調整成本 動態投資

土地出讓市場化如何促進經濟增長

[作者]徐升艷 陳傑 趙剛

[摘要]城市土地從計劃配置向市場化配置是中國經濟市場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其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還缺乏直接的檢驗。本文通過構建多個土地出讓市場化指標,基於1999—2015年地級市面板數據,分析土地出讓市場化對城市經濟增長的影響機制和影響效應。研究發現,土地出讓市場化在長期對經濟增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具體機製為,土地出讓市場化通過融資效應和資源配置效應影響經濟增長。土地出讓市場化程度上升,既可以通過提高土地資本化程度,增加城市融資規模來促進生產規模擴大,又可以通過土地價格信號的更有效發揮,引導生產要素組合更有效匹配來改善資源配置效率。但本文同時發現,土地融資效應對資源配置有著十分複雜的影響,一級和二級土地市場的融資對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總體上完全不同。本文的研究結果具有豐富的政策含義,對評估和改進現行城市土地出讓制度有著現實的參考價值。未來,應繼續以市場化為方向完善土地出讓制度,減少地方政府對土地出讓的不當行政干預,提高一級土地市場的市場化水平,進一步發展二級土地市場。

[關鍵詞]土地出讓市場化 土地融資 資源配置 經濟增長

開發區設立與地區製造業升級

[作者]周茂 陸毅 杜艷 姚星

[摘要]開發區作為製造業空間布局的集聚地,能否有效促進產業升級對中國各地區經濟發展質量有著重要影響。本文創新性地結合製造業細分產業的技術複雜度和地區製造業生產結構測度地區的製造業升級水平,並構建可用於政策評估的擬自然實驗,採用雙重差分法實證評估2006年中國大規模設立省級開發區對製造業升級的影響。研究發現:開發區設立通過促進內部產業結構優化有效推動了地區製造業升級,這一結論在考慮了識別假設條件和一系列其他可能干擾估計結果的因素後依然成立;該結構升級效應主要源自開發區政策引導下生產要素在同一地區製造業內部不同產業間的優化再配置,顯著表現為高低技術產業新建消亡式的調整;此外,開發區推動地區製造業升級還可通過產業集聚、資本深化和出口學習三個具體渠道實現;進一步發現,開發區設立的升級效應因地區等級、政府效率、要素市場發育程度和初始技術水平不同而有所差異,表現為等級越高、政府效率越高、要素市場發育程度越差、初始技術水平越處於兩端的地區,其製造業升級受到的開發區正向影響更突出。本研究對於尋找產業升級新路徑以及轉變開發區未來發展定位、提升開發區設立質量都具有重要的政策啟示。

[關鍵詞]開發區 製造業 升級 結構優化

對外投資和引進外資的雙向協調發展研究

[作者]黃凌雲 劉冬冬 謝會強

[摘要]本文基於2003—2014年中國製造業細分行業數據,在利用面板向量自回歸模型發現對外投資和引進外資間存在互動效應事實的基礎上,測度了不同細分行業的互動發展水平,並結合技術進步路徑與全球價值鏈演進模式的交互特徵,實證考察了技術進步路徑對雙向外商直接投資互動發展的影響。研究發現,在樣本期內,技術引進、模仿創新和自主研發這三種技術進步路徑直接抑制了中國雙向外商直接投資的互動發展水平。進一步研究發現,全球價值鏈驅動模式、分工形式和治理模式能夠有效改善上述直接抑制效應。具體而言,垂直專業化分工、層級型治理模式能夠改善技術引進的抑制效應;混合驅動模式、生產非一體化能夠改善模仿創新的抑制效應;購買者驅動模式、產品內分工能夠改善自主研發的抑制效應。此外,中國雙向外商直接投資互動發展水平還受物質資本、制度質量和行業規模等因素影響。本文的啟示在於,中國在實施 「引進來」和「走出去」相併重戰略背景下,基於行業的全球價值鏈演進模式、要素稟賦和行業特徵選擇適宜的技術進步路徑,將有利於提升該行業的雙向外商直接投資互動發展水平,進而促進國際產能合作,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關鍵詞]技術進步路徑 全球價值鏈 雙向外商直接投資

中國創新能夠擺脫「實用新型專利制度使用陷阱」嗎

[作者]毛昊 尹志鋒 張錦

[摘要]儘管實用新型專利能夠為一國在技術追趕階段帶來技術學習和創新累積效應,但是不能為該國在進入高收入階段後提供持續增長的動力。本研究從理論層面論證了,伴隨著經濟發展,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制度未能進入理論預期的「倒U型」增長模式,實現發明專利對實用新型專利的擠出與替代。如果延續目前的發展態勢,在政府不能主動實施實用新型專利制度調整的前提下,市場主體也難以自發放棄對實用新型專利制度的使用,從而形成「實用新型專利制度使用陷阱」。結合1985—2015年中國省級面板數據,本文發現,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依次經歷了不顯著為負、顯著為正、不顯著為負、顯著為負的發展變化特徵,過度「膨脹」的實用新型專利已對中國經濟和全要素生產率產生了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負向衝擊。更趨理性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制度走嚮應沿襲日韓路徑,在接近或進入高收入國家階段時主動大幅度降低制度依賴。對此,政府應弱化實用新型專利的數量激勵政策,主動實施實用新型專利審查制度調整,適時引導市場降低對實用新型專利制度的使用,增強專利制度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關鍵詞]實用新型專利制度使用陷阱 全要素生產率 技術追趕 專利質量

專利執行保險的創新激勵效應

[作者]龍小寧 林菡馨

[摘要]本文以國家知識產權局在2012年推行的專利保險試點作為準自然實驗,實證研究專利執行保險的推行如何影響企業創新。通過雙重差分模型估計,本文研究發現:在實施了專利執行保險的地區,專利訴訟數量顯著上升,上市公司的發明專利價值顯著提高;專利執行保險提高了企業的高質量創新水平,位於試點地區的上市公司不但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的申請量顯著增加,而且發明專利的授權量也得以增加。此外,專利執行保險的實施對當地上市公司專利申請的激勵存在異質性。從企業所有制看,國有企業的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相對於私營企業顯著增多,而外資企業專利申請量變化則不顯著;從行業特徵看,易被反向工程行業中的企業專利申請總量以及發明專利申請量顯著提高,而集中程度較高行業中的企業實用新型專利申請量和發明專利授權量則顯著增加。為了解決實證分析中存在的內生性問題,本文選取地區保險業務發展程度作為保險試點的工具變數進行兩階段最小二乘回歸,結果顯示以上結論仍然成立。研究結果表明,政府培育專利保險市場有利於推動企業創新。這一發現有助於解釋知識產權保護對創新的作用機制,同時對政府鼓勵企業創新具有啟示意義。

[關鍵詞]專利執行保險 專利案件 專利價值 企業創新

發明家高管與企業創新

[作者]虞義華 趙奇鋒 鞠曉生

[摘要]本文基於純手工收集整理的中國製造業上市企業內部發明家數據,分析了董事長和總經理的發明家經歷對企業創新的具體效應及其影響機制。研究發現,發明家高管對企業研發投入、創新產出、創新效率具有顯著的正向促進作用;發明家高管對高科技企業、國有企業、大型企業、成熟企業,以及制度環境較差地區企業創新的正向影響更加明顯。考慮到模型可能存在內生性問題,本文進一步採用高管換屆分析、面板工具變數估計以及傾向得分匹配等識別策略進行驗證,結果均顯示發明家高管能顯著提高企業創新。機制研究表明,發明家高管通過提供專業知識、提高管理層多元化、減輕管理層短視、向企業內部個體發明家傳遞激勵信號等途徑促進企業創新。同時,本文排除創始人高管、過度自信高管等潛在競爭性解釋的干擾後的一系列穩健性檢驗進一步證明文章結論的穩健性和可靠性。本文首次使用中國企業數據實證分析發明家高管對企業創新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彌補了相關領域研究不足,為企業高管與創新研究提供重要補充,對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落地提供微觀經驗支撐。

[關鍵詞]發明家高管 企業創新 專業知識 管理層短視 激勵信號

企業國有化中的政府角色

[作者]余靜文

[摘要]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後,企業國有化、「國進民退」的現象和討論不斷湧現。事實上,次貸危機爆發前,中國的宏觀和微觀數據也都表現出企業國有化的特徵。國有化進程中,政府可能扮演著「幫助之手」的角色來幫助困難企業,也可能「擇優而取」來最大化財政收入。本文嘗試通過匹配的中國工業企業資料庫和海關資料庫來構建企業層面匯率暴露指標,利用2005年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這一事件引致的企業經營環境變化,採取雙重差分方法來識別競爭加劇或減輕對企業國有化的影響,以此來分析企業國有化中政府角色。研究結果表明,競爭環境加劇、企業經營陷入困境會促進企業國有化進程,國有化企業從中獲取更多政府資源的支持,但是這種轉型在短期內並沒有帶來生產效率的明顯改善。並且,研究也發現企業面臨競爭加劇時,不僅會通過提高生產率的方式來應對負面衝擊,也會通過尋求國有股權所帶來的政策和資源優勢來加以應對,本文提供了競爭對企業行為影響的新證據。

[關鍵詞]匯率變動 國有化 雙重差分法 競爭壓力

借款描述的可讀性能夠提高網路借款成功率嗎

[作者]陳霄 葉德珠 鄧潔

[摘要]在P2P網路借貸市場中,借款人的借款描述可作為吸引投資者而成功獲取借款的一種方式,而投資者能否理解借款描述以及這種理解的程度則取決於借款描述所傳遞信息的可讀性。借款描述的可讀性能緩解借款人和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程度從而提高借款的成功率嗎?本文試圖運用來自P2P網路借貸平台的經驗證據對此進行回答。本文以中國「人人貸」平台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128532筆訂單為研究對象,基於文本複雜性和可理解性構建中文語言環境下的可讀性指標,考察借款描述可讀性在P2P網路借貸市場上的作用。實證結果發現:借款描述的可讀性有助於減少信息噪音,提高信息甄別速度,從而降低投資者的信息處理成本;可讀性更強的借款描述能向投資者傳遞積極信號,提高借款的成功率;借款描述中句均字數每增加一個,借款成功率降低0.4%,而句均詞數每增加一個,借款成功率則會降低0.7%;常用字字數每增加一個,借款成功率提高0.14%,借款違約率下降0.12%,常用詞詞數每增加一個,借款成功率提高0.28%。上述結論在經過一系列穩健性檢驗之後依然成立。隨著P2P網路借貸平台的去擔保化,如何有效利用不可驗證的軟信息正成為借貸雙方面臨的問題,本文的研究結論表明,借款描述中的文本可讀性能夠發揮信號作用並且具有信息含量。

[關鍵詞]P2P網路借貸 信息不對稱 借款描述 文本可讀性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劉星 排版編輯:劉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國際考古團隊發現非洲最古老人類基因證據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