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多舉措共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多舉措共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日前,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國聲智庫在京聯合舉辦的「新時代中國鄉村振興智庫論壇2018」上,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如何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從培育農村新型經營主體、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等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張紅宇表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的「三農」思想,是農業全面升級、農民全面發展、農村全面進步的必然要求,是化解城鄉二元體制機制矛盾、實現城鄉融合的必然要求,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然要求。在這樣的要求下,農業要成為強勢產業,農業從業者的素質要進一步提升,農村要讓生活更美好,成為人們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杜志雄說,鄉村振興戰略集成了習近平總書記全部的「三農」思想,集成了以往成功、正在實施的「三農」政策和做法,是對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新征程提出的「三農」工作的總方針和總抓手,不是「重打鑼鼓重開台」。

「鄉村振興首先是農村產業振興,農村產業振興又重在農業振興,農業振興構成了未來的中國農業現代化的全過程。」杜志雄指出,中國現代農業發展,應該更加強調農業的生產主體,家庭農場作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主要構成,將是鄉村振興戰略中農業產業振興的核心力量。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閆坤認為,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財政發揮著重要作用。閆坤指出,財政在推進鄉村振興中要處理好四種關係:處理好三農投入與現實財力約束之間的關係、處理好資源投入與體制機制建設之間的關係、處理好財政政策的普惠性與結構性之間的關係、處理好市場和政府之間的關係。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主任張占斌指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和資源要素雙向流動的機制。

我國城鄉要素流動有以下幾個階段:最開始是城鄉二元結構,城鄉之間要素分隔;改革開放後,我國打破城鄉二元結構,進入城鄉統籌階段,鄉村要素流入城市;隨著工業化、城市的發展,城鎮化率達到58%,城市反哺農業、工業支持農村,要素雙向流動,城市有更多的資源可以支持農村。

「當前,需要建立更多從外圍、從城市進入鄉村(農村)的要素流動機制。」張占斌表示,一切有助於農村發展的要素資源應向鄉村(農村)積聚,一切不利於鄉村(農村)發展的壁壘都要破除,這是真正有利於「三農」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措施。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黃漢權提出,按照現代化經濟體系要求,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應堅持農業、農村的優先發展,包含幹部配備、要素配置、資金投入和公共服務配置都應優先向農村傾斜;推進農村、農業的現代化和鄉村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代化;構建農業的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推進產業融合,提升農業科技裝備和經營水平。

黃漢權表示,還要深化「四項基礎性改革」,一是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這是當前農村最大的資產和資源,要把這些資產激活;二是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要明細化,同時要通過產權激活,釋放出特有的效益;三是對農業支持保護的制度改革,針對種糧食不掙錢的問題,要構建一個既符合WTO規則,又能保持農民收益的支持保護制度;四是農民工市民化制度改革。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資金從哪裡來?土地要怎麼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張雲華認為,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空間還很大。首先,要明晰界定平等保護三項權利,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是今後農用地制度改革的一條主線。其次,探索承包地退出制度,賦予進城農民退出承包地的選擇權。第三,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改革的總體思路應當是「堅持集體所有,重點突破流轉,系統配套改革」。第四,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需要進一步打破二元土地制度壁壘,打開制度通道,構建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市的制度框架。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姜長雲認為,將鄉村振興戰略的內容與新農村建設相比較,可以看出「產業興旺」代替了「生產發展」,這突出了產業發展,尤其是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的重要性和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姜長雲表示,當前,需要多方發力共推產業興旺,積極培育新型農業服務主體,提升產業鏈,打造價值鏈,完善利益鏈,培育新型農業服務主體發展。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應以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為基礎,將環境保護放在重要位置,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周宏春則指出,應當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增加生態產品和服務供給,確保食品安全,解決突出的環境污染問題,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有機統一。要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張琦認為,應把脫貧攻堅融入鄉村振興、不斷提升扶貧脫貧質量。要實現消除絕對貧困向緩解相對貧困轉化,提高和加速鄉村振興的速度和效果。至於路徑,他認為,綠色脫貧是實現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雙重目標的最有效模式和方向。

首都經貿大學財政與稅務學院院長姚東旭認為,從振興鄉村的角度來說,農業要實現三個目標:保供給、保收入、保生產,也就是糧食安全、農民增收和可持續農業,這需要一個對外開放的格局,要促進農業自身效率的提高,要從戰略的高度推動對農業的支持。

論壇上,新時代中國鄉村振興課題組正式成立,課題組將編撰「新時代中國鄉村振興智庫報告」,出版《新時代中國鄉村振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龍行營銷創始人傅志軍做客《品牌新勢力》欄目
王國慶:讓課外培訓成為學生素質教育的補充 而非「增壓器」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