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了解了這些瓷器知識,趕緊回家找找看有沒有價值的瓷器要出手流通

了解了這些瓷器知識,趕緊回家找找看有沒有價值的瓷器要出手流通

瓷器是由瓷石、高嶺土、石英石、莫來石等燒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質釉或彩繪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過在窯內經過高溫(約1280℃-1400℃)燒制,瓷器表面的釉色會因為溫度的不同從而發生各種化學變化,是中華文明展示的瑰寶。在英文中「瓷器(china)」與中國(China)同為一詞。凡是用瓷土燒制而成的器物就叫瓷器。但當今對瓷器的具體定義,還沒有取得統一的意見。大部分專家認為須具備以下三條才能稱之為瓷器:第一,瓷器的胎料必須是瓷土的。瓷土的成分主要是高嶺土和化妝土,並含有長石、石英石和莫來石成分;含鐵量低。經過高溫燒成之後,胎色白,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胎體吸水率不足1%,或不吸水。第二,瓷器的胎體必須經過1200℃~1300℃的高溫焙燒,才具備瓷器的物理性能。各地瓷土不同,燒成溫度也有差異,要以燒結為準。第三,瓷器表面所施的釉,必須是在高溫之下和瓷器一道燒成的玻璃質釉。

清朝乾隆御提詩文粉彩雞缸杯

四大傳統名瓷

景德鎮陶瓷的瓷質素有「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之稱,青花、粉彩、青花玲瓏、顏色釉,合稱景德鎮四大傳統名瓷

青花瓷

青花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礦物顏料,在素白瓷坯上描繪紋飾,然後通體施透明釉,經1280—1300℃高溫一次燒成。鈷料燒成後呈藍色,與潔白如玉的底色相映成趣。青花瓷是釉下彩的傑出代表,於元代發展成熟。由於青花瓷色釉素雅、輸出範圍廣、存世數量大而成為景德鎮傳統瓷之首。

粉彩瓷

粉彩是景德鎮創製的新品種,其發展素有「始於康熙、精於雍正、盛於乾隆」之說。因清康熙帝喜愛西方琺琅畫,御窯廠藝人遂用琺琅彩的色料繪製五彩瓷的局部紋樣,形成粉彩的初期形式。雍正年間,粉彩瓷始用玻璃白作底色,並用渲染法繪製花紋,標誌著粉彩的形成。乾隆時期,粉彩瓷的製作達到頂峰。

青花玲瓏瓷

玲瓏瓷玲瓏瓷是鏤花瓷的一種,其製作方法是在細薄的坯胎上,雕成米粒狀的透花洞,稱作「玲瓏眼」,然後經多次施釉,填平通花洞,再入窯燒制而成。玲瓏瓷鏤空處精巧、透亮,釉色猶如玻璃。玲瓏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代,在景德鎮湖田窯的宋代遺物中,可以見到鏤空的器物殘片。明永樂年間,景德鎮開始正式生產玲瓏瓷。由於工序繁雜、雕刻難度大,成品率低,玲瓏瓷成為當時皇室專用瓷。王志敏曾在《學瓷瑣記》中說:「玲瓏青釉瓷始於北朝末至隋初,唐、宋、元未見,至明初永樂年間有景德鎮玲瓏瓷燒造,此後復見於清代乾隆年間。」其實在明末的隆慶萬曆間玲瓏瓷已經開始流行,清代中期,玲瓏瓷發展到鼎盛時期。乾隆時期,景德鎮御窯廠開始在玲瓏瓷上搭配青花紋樣,晶瑩素美、細膩精巧,稱為「青花玲瓏」。碧綠透明的玲瓏和淡雅青翠的青花相互襯托,釉面光潔,料色青翠,玲瓏剔透,展示著我國古代制瓷業很高的技術成就和藝術成就。

中國瓷器是從陶器發展演變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於3000多年前。早期瓷器以青瓷為主。隋唐時代,發展成青瓷、白瓷等以單色釉為主的兩大瓷系,併產生刻花、劃花、印花、貼花、剔花、透雕鏤孔等瓷器花紋裝飾技巧。宋代時,是瓷業最為繁榮的時期。當時的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和定窯並稱為宋代五大名窯,當時比較有名的還有柴窯和建窯。宋代瓷器以各色單彩釉為特長,釉面能作冰裂紋,並能燒制窯變色及兩面彩、釉里青、釉里紅等。著名「瓷都」景德鎮因宋景德(公元1004-1007)年間為宮廷生產瓷器得名。所選瓷土必白埴細膩,所制瓷器質尚薄,色白如玉,善做玲瓏花。當時的定窯、鈞窯、磁州窯、耀州窯、龍泉窯和景德鎮窯最為著名,因此被後人合稱為宋代六大窯系。元代:瓷都的江西景德鎮出產的青花瓷已成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質透明如水,胎體質薄輕巧,潔白的瓷體上敷以藍色紋飾,素雅清新,充滿生機。青花瓷一經出現便風靡一時,成為景德鎮的傳統名瓷之冠。元代瓷器盛行印花瓷及五彩戧金

唐三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董古玩藝術品交流 的精彩文章:

TAG:古董古玩藝術品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