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是鄭國大權臣,輔佐過五位國君,一生功過參半爭議不斷

他是鄭國大權臣,輔佐過五位國君,一生功過參半爭議不斷

春秋初年的鄭國大權臣祭足,得寵於鄭莊公,鄭莊公春秋初期的霸主地位跟他緊密相聯,在他的輔佐下,鄭國強盛了將近半個世紀。他原本可以當之無愧的成為鄭國史上獨一無二的大功臣,卻因為鄭莊公死後,因年老自私,放不下手中的權力,繼續在鄭國弄權數十年,權力大到可以立廢國君的地步,最終鄭國又在他手裡衰落,一生功過參半,極富爭議。

祭足的起點並不高,他是如何進入鄭國的政治中心的?

《左傳》:「祭封人仲足有寵於庄公」,祭封人指的就是祭足,說明祭足在未得到鄭莊公寵信之前只是個祭邑的封人。封人是官名,掌管國都、封邑的築城。祭足就是祭邑的封人。當時鄭莊公應母親武姜的要求把京城封給弟弟共叔段,祭足曾告誡鄭莊公認為共叔段的封地城牆不合制度,並提出大中小三種城牆的合理尺寸。

祭足大概就在這個時候開始為鄭莊公所用的。

此後在鄭莊公四十三年間發生的所有大事,幾乎都有祭足的直接參与,為春秋第一小霸鄭莊公的崛起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鄭莊公死前,他並沒有給鄭國帶來負面影響,直到鄭莊公死後,鄭國發生了一系列的大事,都直接與他脫離不了關係。

鄭國之所以在鄭莊公死後迅速走向下坡路,關健還是第一大繼任鄭昭公。鄭昭公名忽,太子時就由祭足輔佐,但是鄭昭公卻不像父親鄭莊公一樣行事果敢,目光長遠。鄭昭公是一個缺乏政治遠見的人,早在當太子時,祭足已經看出了端倪。

比如有一次北狄入侵齊國,齊國向鄭國求救,鄭莊公派太子忽和祭足去退敵,退了敵後,齊僖公想把女兒文姜許配給他,卻被太子忽當場拒絕。祭足勸他答應這門親事,並以「太子坐立根基必得依仗姬妾背景」來提醒他,但固執的太子忽就是不聽。他的回復就是:「在我而己,大國何為?」意思是靠我自己,大國(作靠山)有什麼用。

祭足雖然認為太子忽不適合做國君,但礙於長幼秩序,還是擁立公子忽為太子,並在繼位之初全力輔佐他。

然而,鄭莊公的第二個兒子公子突的母親是宋國雍氏,而雍氏當時正受到宋庄公的器重,公子突見鄭昭公除了權臣祭足的支持,其它並無大國後援,於是藉助宋國的勢力為自己謀取鄭昭公的君位。

宋庄公誘騙祭足到宋,用武力逼迫他廢掉鄭昭公,改立公子突。宋昭公得知後,丟下君位倉皇出逃衛國,公子突即位,他就是鄭厲公。

祭足在這次君位更替中犯下了不可逆轉的錯誤,雖然是遭到宋國的挾持,但從以後的一系列事情來看,老年的祭足貪生怕死,而且貪權弄權,擔心自己大權傍落,許多決策都是站在個人利益的立場上,雖然自己一生大權在握,且獲得了善終,但鄭國卻為他的年老自私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此後鄭國政局動蕩,君位頻繁更替,短短20年間,五度易君,幾乎把鄭莊公辛辛苦苦創下的基業毀於一旦。祭足,這個秦秋第一權臣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文/堰風

他的君位來路不正,卻為整個春秋戰國創造了無數個「第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堰風來襲 的精彩文章:

她為了丈夫與父母斷絕關係,最後成為輔佐兩代國君的賢妻良母

TAG:堰風來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