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每周一品之四十七——清乾隆百壽圖象耳大瓶

每周一品之四十七——清乾隆百壽圖象耳大瓶

清乾隆百壽圖象耳大瓶

北京藝術博物館珍藏的數千件中國古代瓷器中,清乾隆藍釉粉彩描金百壽圖象耳大瓶,以其高大優美的造型,華麗新穎的裝飾,精緻細巧的工藝,以及與宮廷祝壽相關的身世背景而卓立不凡。

這件大瓶,高47.5厘米,口徑17.5×14厘米, 底徑17.8×14.3厘米。造型為扁圓形。橢圓盂形口,方唇,寬沿外斜,粗長頸,二層台式弧肩,扁圓腹,脛部內收,橢圓形外撇高圈足。頸部兩側對稱置立體描金的象首銜環耳,象首的兩隻大耳朵貼在臉側面,象牙粗壯而突出,長鼻自然彎曲,下銜圓環,眼睛帶淺顯的眼皺紋,雕塑精緻,形象寫實,神態逼真,寓意「盛世太平」。

大瓶的口沿飾以珊瑚紅釉為地,上繪描金花卉紋,口沿邊緣塗金。瓶身施高溫霽藍釉,再於釉上用金彩描繪出寶相花圖案,花形飽滿,似蓮花特徵,寓意富貴美滿。瓶腹部的前後各置一長方形圓角開光,開關內剔刻篆體「壽」字,前後各五十個,共計一百個,因此命名為「百壽圖」。

「壽」字均描金,襯底上則施松石綠釉。每個「壽」均為長條形,表示長壽綿綿。足外牆飾黃地粉彩折枝花卉紋,足底邊緣亦描金彩。外底施白釉,並暗刻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刻款十分工整。

此件大瓶造型渾厚莊重,朴茂中顯現出典雅俊秀的氣質。深沉的霽藍釉上飾以金彩,並輔以珊瑚紅、松石綠、黃地粉彩、描金壽字等,既增加了大瓶的色彩變化,顯得華貴俏麗,又增添了濃重的宮廷祝壽氣氛。

明、清時期,以「壽」字為瓷器上的裝飾圖案十分流行,並因各個時期瓷器的製作工藝的改變而形成鮮明的時代特色。洪武時期,民窯青花碗、盤的里心常書寫有 「壽」字,「壽」字多為草書,字體圓潤有力,遒勁瀟洒。永樂、宣德時期,民窯青花碗、盤的里心,亦常見有 「壽」字,但此期的「壽」字多為隸書,字體凝重有力。弘治年間,出現了方筆篆書「壽」字嵌壽星老的圖案,生動形象,別具一格。嘉靖時期流行花組「壽」字,即以花枝、松柱組成「壽」字。此外,還出現了百壽紋,裝飾效果強烈,寓意百壽延年。

清代乾隆時期,瓷器上的百壽字裝飾更加豐富,技法多樣,工藝繁雜。如這件乾隆藍釉粉彩描金百壽圖象耳大瓶,即經過了從高溫釉到低溫釉,從粉彩到描金,從剔刻到鑲嵌等多道工藝程序,生動再現了清代宮廷藝術的講究與奢華,同時也反映出當時盛世太平、人們追求幸福長壽的社會背景。

【策劃】王 丹 周 嚴

【撰稿】楊俊艷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

來源:北京藝術博物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她是清朝唯一沒有封號的皇后,被皇帝逼成抑鬱症,因犯大忌被廢
為何說「天球瓶」是收藏界的寵兒,看完漲收藏投資眼力!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