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紀念李佩:不太合時宜的社會活動家

紀念李佩:不太合時宜的社會活動家

李佩先生參觀中國科學院與兩彈一星紀念館(熊衛民2015年10月16日攝)

前言:

李佩先生去世的消息一傳出,我就收到幾家媒體的約稿。但我把這些邀請全推掉了,理由很簡單:雖然我認識李佩先生已超過十年,近年來我還一度每周都參加她在力學所主持的「錢學森科學與教育思想研討會」,但是我並沒有專門訪談過她。我了解她的部分事迹,見識過她「從心所欲而不逾矩」階段的一些作為,可我沒能深入她的內心,對她一生的苦與痛、追求與失望缺乏領悟,還寫不出她的思想和神采。

但我還是申請於今天做一個發言,為什麼呢?因為前段時間我獲得了一份關鍵的資料,讓我把我所見到、聽到、讀到的李先生的一些片段凝成一個整體。今天在場的多是對李先生相知很深的學生和朋友,我要抓住這個機會,把我腦海中的李先生的形象呈現出來,請大家檢驗。

撰文 | 熊衛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特任教授)

責編 | 陳曉雪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

年輕時:奔走於國共之間

我抄錄的這份題為《關於李佩政治歷史問題的審查情況》的報告作於1975年6月26日。經歷7年的審查後,李佩仍被認定在「追隨朱學范[1]從事黃色工會的活動」時,「廣泛活動於國民黨上層社會及美國工會『產聯-勞聯』之間,結識不少中外反動人物」,如戴笠、胡宗南、康澤、陳質平(曾任軍統印緬站站長)等。報告稱,李佩與前述四人分別進行過單獨長談。報告否定李佩加入過中統組織,但仍懷疑她加入過軍統、FBI、CIA等特務組織,並認為她1949年歸國、1950年去美國、1956年再次歸國都可能是接受了FBI的任務,認為這些問題只有等「中央三辦弄清朱學范集團的性質和問題」後再做結論。審查報告的最後結論是:「總之,李佩本人,歷史複雜,社會關係複雜,有些問題一時難以弄清,建議所在單位今後對她控制使用。」

這些指控的依據是朱學范等人以及李佩本人在逼迫之下曾經做出然後又予以推翻的口供,在內容上是不可靠的。但結合我在不久前看到的中國科技大學2007年夏天給李先生做的視頻訪談,以及近十年來我接觸到的老年李佩,我腦中出現了一個猜想:她從年輕時起就試圖做一個超越黨派的社會活動家,致力於交流與溝通,為人們做實事,希望激發人們的智慧,推動學術進步,促進國家向和平、富強的方向發展。其具體表現包括:在西南聯合大學念書時競選併當上了校學生會副主席;畢業後(1941年)到中國勞工協會工作,負責工會經費的管理,不僅把寶貴的美國捐款發放給國統區的有關組織,還將其發放給延安的工會;自己參加且成功幫助延安的代表鄧發參加國際工聯大會(1945年);自己參加且努力幫助延安的代表鄧穎超等參加第一屆世界婦女大會(1945年);與國共兩黨的高層多次接觸、交談;等等[2]。

運動時的審查,總是不憚以最大的惡意來揣測人。於是,李佩與他人所做的那些沒有第三人作證的那些接觸成了很難解釋清楚的「壞事」,而她,也就成了一個居心叵測之人。可今天在場的接觸了她多年的幾十位資深學者,4月5日她和郭永懷合葬儀式的幾百位參加者,所見識、所說出的都是她的好。我更傾向於從善意來揣度她。

我相信李佩在1940年代確實與胡宗南、戴笠等國民黨的軍政要人有過接觸和交談。可就在同一個時期,她不也與周恩來、鄧發、龔澎等共產黨的軍政要人有過接觸和交談么?作為一個女生,她能在西南聯合大學做到學生會副主席,想必那時就是個熱情、活躍、能幹的人。位卑不敢忘憂國,作為一個關心公共事務的知識分子,她利用機緣、抓住機會,為爭取國共兩黨協同抗日、避免國共兩黨發生內戰而奔走、溝通,又有何不可?

但她從國家和民族出發的超越黨派的言行卻於1940年代遭到國民黨政府的猜忌[3],於1960-1970年代受到共產黨政府長近十年的審查。而她本人,也長年以來對這段給她和她的家庭帶來巨大傷害的經歷諱莫如深。現在看來,她和其他超越黨派的知識分子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溝通言行不但是不可指責的,還是難能可貴的。真正值得遺憾的是,他們沒能達到自己的目標,沒能在抗戰勝利後使得國家進入和平建設階段,從而陷自己於險境,令自己顯得不合時宜。

中年時:撫慰學生和同事

從1956年和丈夫郭永懷一道歸國,至1968年被隔離審查,李佩先做中國科學院行政管理局中關村西郊辦公室副主任,後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英語教師,並沒有得到重用,加入共產黨的申請也遭拒絕。儘管地位不高,她仍熱情地為改善周圍同事的工作、生活條件而奔走,還不時邀請學生和年輕同事上門,和他們聊天、改善他們的生活,甚至在「文革」爆發了一段時間,有些人遭到批鬥之後,她仍主動上門去致以安慰[4]。如果說在中關村地區創辦醫院、託兒所、西式點心店等是她無可非議的本職工作,那麼,頂著「與黨爭奪青年」的指控約學生等到自己家裡談話,冒著「通風報信」的罪名去看望被批鬥者,這些出於她的熱情天性、閃爍著人性光輝的行為,在當時絕對屬於不合時宜。

順便說一句,那些李佩於1950年前後擔負有共產黨交辦的秘密使命的說法,我是不太信服的。如果共產黨當局真信任她,真給了她秘密使命,就不會懷疑她1949年歸國、1950年去美國、1956年再次歸國是接受了FBI的任務,就不會讓她在歸國後一直地位不高——直到「文革」爆發,她還只是一個普通的17級職員,既不夠格當「反動學術權威」,也不夠格當「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那些真正受黨委託,擔負有秘密使命的留美學生,譬如傅君詔,回國後就得到信任,就被委以重任[5]。如果說李佩真有積極鼓動留美科學家歸國的言行,那也只是她的自發行為,而不是接受了什麼秘密使命。何況,還沒有證據表明,她在美國積极參与了留美中國科協的活動。

年老時:服務中關村社區

「文革」期間,因為1940年代的言行,李佩被捲入朱學范集團案,被隔離審查近十年,期間還經歷了失夫之痛。處在一個巨大的瘋人院里,她的情緒想必是痛苦和壓抑的。作為專政和歧視的對象,她備受煎熬,既無條件也無心情開展什麼社會活動。

改革開放後,雖然已經年過花甲,李佩依然綻放了人生之第二春。她自編教材、廣請能師,為我國的英語教育事業和自費留學運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6]。

1987年離休之後,抱著 「讓老年人獨立自主地選擇和安排晚年生活」的宗旨發,李佩成立了「中關村老年互助服務中心」,為大家提供了大量的服務。中關村是知識分子集中的地方。與工人、農民、軍人不同,知識分子即使退休了,在智識方面依然有很強的需求。為了滿足這種需求,她開始給大家組織學術講座,頻度大概為每周一次。我有幸被李先生親自打電話請過兩次,這是我和她交往之始。她還不時舉辦座談會。記得我參加的由李先生主持的第一個活動是2006年的「十二年規劃五十年座談會」,在那個會上,我見到了彭桓武等多位院士和胡德平、吳明瑜等多位高級官員。

李佩先生在李佩珊學術紀念會上(2004年7月13日熊衛民攝於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我組織過一些學術活動,深知其繁瑣和困難。李先生二十多年如一日,在並無經費的情況下,舉辦了數百場的講座或座談會。而且,不管是主講還是聽眾,都可以說屬於京城水平很高的群體。我去過李先生家,裡面簡樸異常,彷彿還是幾十年前的水平。儘管生活樸素,她仍給大家提供了二十多年的精神盛宴。在座的諸位,雖然相當多數年歲已經很高,依然頭腦敏銳,我想,這裡面有李先生的一分功勞在!

我認為,離休之後,是李佩比較能展示她的魅力和才華的階段。雖然官方地位不高,她在民間仍有口皆碑、擁有崇高的聲望,往往是只要她一個電話打過去,不管是部長還是名教授,就會克服困難趕過來。儘管沒有出場費可拿,他們仍會感到十分榮幸。而作為一個有社會活動家才華的人,李先生唯有在這個階段才是比較合乎時宜的。

李佩先生百日祭詩文紀念會(熊衛民2017年4月30日攝於力學所,發言者為前中國科學院黨組副書記、中國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郭傳傑)

從20世紀初開始,中國就一直是一個被撕裂得很厲害、內部爭鬥很激烈的國度,這嚴重妨礙了社會的和諧和國家的進步。像李先生這種具有熱心腸和高超溝通才能的人,應當是我們國家所迫切需要的。可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李先生長期不能發揮自己的才能。這不僅是她個人的遺憾,更是國家和民族的損失。希望國家能變得更寬容、寬鬆、寬和,使成百上千的李佩能湧現出來,並盡展所能,為國家的進步發揮力量。

致謝:感謝郁百楊先生分享訪談資料,蔡德誠先生、華新民先生、王作躍教授提出改進建議。

本文系作者2017年4月26日在「李佩先生百日祭詩文紀念會」上的講話,略有補充和修改

參考文獻:

[1]朱學范(1905-1996),中國工會著名領導人。1924年進入上海郵政局,1927年任上海郵務工會執行委員,1932年任上海市總工會主席,1935年任中國勞動協會理事長,1945年任世界工聯副主席,1947年參與創建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1949年任郵電部部長。見:專發. 傑出的愛國民主戰士朱學范[J]. 統一論壇, 1996(2):28-29.

[2]王丹紅. 李佩的青春之歌:家事國事天下事[J]. 今日科苑, 2016(3):78-83.

[3] 1946年8月,李佩所在的中國勞工協會重慶分會被國民黨組織的「市總工會」強行接管,工作人員三十多人遭到拘捕,李佩潛往上海,於半年後方在美國朋友的幫助下獲得赴美留學機會脫離險境。詳見:王丹紅. 李佩的青春之歌:家事國事天下事[J]. 今日科苑, 2016(3):78-83.

[4]據熊衛民對談慶明先生的訪談,2017-2-3。

[5]熊衛民、王作躍.從留學美國到大鍊鋼鐵——傅君詔教授訪談錄.當代史資料.2016年(3):13-24.

[6]熊衛民.中國科學院與留學大潮的開啟.民主與科學.2009(6):29-33.

製版編輯:黃玉瑩 |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人禍」猛於「天災」:早隕的科學之星 | 科學春秋
少肥肉或少主食,哪個更減肥?答案可能出人意料

TAG:知識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