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明已到,眾神歸位

清明已到,眾神歸位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說起清明節,那我們就不得不從它的原由說起。

「萬物皆結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清明因此得名。清明時節雨紛紛,說起清明,清明時節前後陰雨連綿讓人印象深刻,清明最早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與寒食節、上巳節時間相近。

寒食節,民間家家禁止生火,只吃冷食,以及進行春祭掃墓。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是人們水邊飲宴、郊外游春的節日,春風和煦,紙鳶高飛。 久而久之,因為時間接近都合而為一,就有了清明節祭祖掃墓、踏春的習俗。清明的習俗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約從唐代開始,人們在清明掃墓的同時,也伴之以踏青遊樂的活動。由於清明上墳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餘,順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騁足青青原野,因此,清明節也被人們稱作踏青節。宋元時期,清明逐漸形成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寒食風俗與上巳踏青等活動相融合的傳統節日

踏青放風箏古人在清明節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古人將風箏放上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風箏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鞦韆最早叫「千秋」,漢代以後成為 清明及其他如端午節等節日的民間遊戲。唐代盪鞦韆十分流行,並成為清明節習俗的重要內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潤物,種植樹苗的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過去還把清明節叫做「植樹節」。

清明節是緬懷故人的節日,它既有慎終追遠的感傷情懷,又有賞春的歡樂。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被人遺忘。清明節的祭祀給予人們追思故人的聯結,它承載著人們的思念。

願人們能在大好春日能體會到春的美好,感恩故人,珍惜現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GDUT綠行環協 的精彩文章:

TAG:GDUT綠行環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