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用心了解學生,用人本情懷走進學生

用心了解學生,用人本情懷走進學生

初春桃李芳菲之際,記者團很榮幸地對校工會常務副主席文峰老師進行人物專訪。與其說是一次採訪,不如說是一場面對面的《蘭室書箋》話談會。

清茶飄雪,餘音繞梁,剛進辦公室就看見文老師為我們忙裡忙外地張羅著一杯熱茶。「年輕人肚子里沒啥油水,綠茶太寡淡,喝紅茶比較適合你們。」瞬間打破了我們初次見面的生疏,親切感油然而生,熟稔得好像隔壁鄰居嘮家常一般。他對學生的性格的把握與言談尺度的把控,與其多年從事學生思想工作是分不開的。

「以蘭室之名交友,以書箋之義交心。」

知道文老師的人,幾乎都知道《蘭室書箋》。從一開始想要深入了解學生想法,到學生們可以靜下來心來反思自己生活狀態;從希望學生們能鍛煉文筆,增強文學底蘊,到慢慢想要為學生的大學生活留下不一樣的青春回憶……這就是蘭室書箋的本源。

《蘭室書箋》的事迹經媒體報道後,文老師也走進大眾的視野。然而他卻說道:「做這件事我並沒有想過會受到大家這麼廣泛的關注,我所做的無非和當年我的輔導員老師做的一樣,只是想讓現在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更多的交流,學生能得到老師更多的指導。」

他與學生這種用心溝通的方式,也使得他的學生對他格外的信任與依賴。採訪當天正值天津大學研究生的複試結果公布。學生得知自己複試成功,通過QQ第一時間向文書記分享這一激動的消息。說起學生的複試經歷,文書記自己似乎也經歷了一場複試,隨著學生一波三折的複試經歷,自己的心情也跟著起起落落。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努力付出的人最終也被結果溫情地對待。

圖為文峰老師當天空間動態

交談時,文老師總是把我們叫做孩子啊,閨女啊。把每一個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站在朋友的立場和學生交流。敢說,能說,會說,他雖已是個大叔的男人,言語間卻好像還是很多年前的那個少年。他淡淡地說:「經常和年輕人在一塊,感覺自己也是年輕的。」

書信的形式不僅僅是他與學生之前的溝通渠道,通過寫一封長信把自己的想法,對女兒的一些憂慮、建議表達出來。給女兒的信中寫道「孝以侍親,勤以為學,信以交友,學以養德。」書信的方式是一種特別的記憶方式,當時可能感受不到它的力量,但是時間久遠,沉澱發酵後,則承載著厚重的責任與愛。我想他不僅想用這樣的方式記錄女兒的青春,更是想把這作為一份長久以後送給女兒的禮物。

「大學除了文化之外,就應該具有人本精神。」

今年正值校慶60周年,校慶籌備工作期間,文書記同時兼任我校校友辦公室主任。聯繫學校老校友,發動校友資源,為學校作出貢獻。這就不得不提到「人情味」。人文情懷是一種人文關懷,以人為本,站在對方角度考慮問題,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每年在中秋節,端午節他總是會自費為學生送上一些小點心;用自己的收入,資助家庭困難的學生。

這樣的人情味總讓他回憶起他當年的那些老師們,感恩他們的培養與關愛。當年老師用質樸細膩的情感影響著他,而他現在也正用這樣的人本精神感染他所接觸到的學生,走入社會後的學生再用這樣的情感去回報家庭社會。就像他所說:「做老師最大的快樂就是我能影響他成長,他能因我而改變。」

誨人不倦,桃李滿門。六年的堅持,幾十萬字的積累,把工作當成習慣,為站在迷茫路口的學生指引方向。是先生亦是導師,是導師亦是朋友,就這樣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人。

本期編輯:黃林楠

採訪:付禹斌 黃琳楠

圖:影像部康星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津科技大學記者團 的精彩文章:

超有年味兒的文章,真的不看嗎

TAG:天津科技大學記者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