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復恭的義子彥博為什麼跑到太原收了他的屍體埋葬?

楊復恭的義子彥博為什麼跑到太原收了他的屍體埋葬?

楊復恭的義子彥博為什麼跑到太原收了他的屍體埋葬?楊復恭,字子恪,本來是林家的孩子,楊復光的堂兄。被宦官楊玄翼收養為子,咸通年間,楊玄翼任樞密使,他們家歷代都很有權勢。楊復恭略懂一些學術,出監各藩鎮軍。龐勛作亂時,立了戰功,由河陽監軍召入朝,授任宣徽使,提升為樞密使。黃果攻陷京師,田令孜專擅權力,摧殘天下,朝廷內外沒有人敢和他抗爭,只有楊復恭屢次和他辯論得失,田令孜很生氣,下令把他降為飛龍使,楊復恭於是推說有病,退居於藍田。僖宗出奔到了興元,楊復恭再出任樞密使,當時制度設置,人員的更換委任,各項事情的謀劃決策,多數都是由他處理。

僖宗回京師,楊復恭代田令孜為左神策軍中尉、六軍十二衛觀軍容使,封魏國公,實封八百戶,賜號為「忠貞啟聖定國功臣」皇帝駕崩,楊復恭決定了冊立昭宗。昭宗賜給他鐵券,加封金吾上將軍,這時楊復恭逐漸侵奪朝政。皇帝曾經說:「我並沒有什麼德行,全靠你的支持,才能當上了皇帝,我應當減省一些開支,給天下的人做個榜樣。我看過去,尚衣每天上給皇帝一套新衣服,太常每天都要上新的曲子,現在都可以免了。」楊復恭叩頭說好。皇帝又問出去遊樂所用的錢,回答說:「聽說懿宗以來每次出外遊樂,都要用上十萬錢,金帛五車,十部樂工要五百人,小牛拉的車、四匹馬拉的紅網朱網畫香車一百部,衛士三千人。

凡是到曲江、溫泉或者打獵,稱為大行從,在皇宮中、御花園裡,稱為小行從。」皇帝於是下詔照此類減去一半於是宰相韋昭度、張浚、杜讓能等給皇帝講大中年間的故事指出要裁抑宦官不能給他們權力,皇帝亦有些討厭楊復恭的專橫放恣。王環,是惠安太后的弟弟,要謀求任節度使的職務,皇帝問楊復恭,回答說:「呂產、呂祿傾覆了漢室,武三思危害唐朝外戚不能任用為封疆大吏等官。陛下如果真愛王環,讓他當別的官算了,不要讓他在外面領兵當節度使,以免他一旦依恃勢力割據一方時難以制服。

皇帝因此不予委任。王環知道以後,非常生氣,到宮中見到楊復恭時資罵污等他,於是王環便在宮中任職,皇帝親自到延喜樓等著消息。楊復恭的家人武力抵禦,楊守信亦領兵到昌化里,嚴陣以侍。等到日落後,楊復恭和楊守信全族逃亡,到了興元李順節趕走了楊復恭以後,越來越蠻橫狂暴,出入都帶著兵跟從,左右兩神策軍中尉劉景宣、西門重遂發覺到他有謀反的意向,把情況奏告皇帝。皇帝有詔令召李順節,李順節經常是領著三百個全副武裝的軍士出入,這次走到銀台門時,不準軍士入內劉景宣領著李順節坐在殿的廊下,部將嗣光審出來把他殺了,跟從的軍士大聲鼓噪。

出了延喜門,搶劫永寧里,整鬧了一晚。賈德晟和李順節都是天威軍使,李順節被殺,賈德晟嗟嘆憤怒,西門重遂亦上奏了這情況,又把賈德晟殺了。於是鳳翔的李茂貞、邠州的王行瑜、華州的韓建、同州的王行約、秦州的李茂壯一同彈劾楊守亮接納叛臣,請求出兵討罪,軍餉不必由國家財政負擔。李茂貞請暫代山南招討使。宦官里的頭面人物愛惜同類,堅決反對,皇帝亦認為李茂貞如果兼了山南招討使一定很難控制,便下詔兩面勸解。李茂貞又彈劾楊復恭自認是隋朝的子孫,因為隋恭帝把帝位禪讓給了唐,所以改名叫復恭造反的情狀是很明白的,而且請革去楊守亮的官爵。

於是擅自與王行瑜出兵征討楊守亮,自號興元節度使,送給宰相的信,寫得非常傲慢不恭。皇帝因此下詔,命令李茂貞、王行瑜出兵討伐楊守亮。景福元年(892),攻破了城,楊復恭、楊守亮、楊守信逃到閬州,茂貞讓兒子李繼密守興元。詔令吏部尚書徐彥若為鳳翔節度使,而以李茂貞管轄興元,李茂貞不接受任命,請求以李繼密暫代節度使。

皇帝不得已,授予節度使,從此以後李茂貞的勢力開始壯楊復恭與楊守亮等從閬州準備向北跑到太原,匆匆過了商山到了乾元,被韓建巡邏的士兵擒獲,立即殺了楊復恭、楊守信,把楊守亮裝到囚車裡押送京師,在長安鬧市把他砍頭。李茂貞呈上了楊復恭給楊守亮的信,信中說:「承天門,是隋家從前的產業兒你只要囤積糧草,訓練好軍士,進奉賦稅幹什麼?我披荊斬棘辛辛苦苦立了他做天子,他即位以後,就甩掉我這個給他制定策略的國老,對這樣的負心門生,有什麼辦法呢!

門生,說的是天子,楊復恭的不臣服都和這相類似。楊復恭的義子彥博跑到太原收了他的屍體埋葬。後來李克用給他洗刷冤枉,下詔恢復他的官爵它示,求您選自《唐書》卷208景量一楊復恭,是貞元末年神策軍中尉楊志廉的後代。楊志廉的兒子楊欽義,在大中年間擔任神策中尉。楊欽義有三個兒子:楊玄翼、楊玄價、楊玄。楊玄翼在咸通年中掌樞密;楊玄,在乾符年中為右軍中尉;楊玄價,是河陽監軍。楊復恭就是楊玄翼的兒子。由於父親的關係,從小便當了宦者,入內侍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健康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