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許敬宗,高宗時寵臣,為什麼被正直之士斥指?

許敬宗,高宗時寵臣,為什麼被正直之士斥指?

許敬宗,字延族,杭州新城人。父親許善心,在隋朝任官給事中。許敬宗自幼擅長做文章,隋煬帝大業年間舉秀才中第,調為淮陽書佐,不久入值謁者台,奏通事舍人事。許善心被宇文化及所殺,許敬宗哀求得以活命,投奔李密擔任記室。唐高祖武德初年,補官漣州別駕。太宗聞知其名,召署文學館學士。貞觀年間,除官著作郎,兼修國史。他高興地對親近的人說:「當官不當著作郎,就不能成立門戶。」不久又改官為中書舍人。文德皇后(太宗皇后長孫氏)去世,群臣服喪,率更令歐陽詢生得面貌丑怪,許敬宗拿他侮弄戲笑,被貶為洪州司馬。不久又拜待中,監修國史,封爵為郡公高宗曾經臨幸過去的長安城,駐蹕周遊,觀看古代遺迹,問侍臣道:「秦、漢以來,有幾個君王建都於此?」許敬宗道:「秦朝建都於咸陽,漢惠帝才在此建城,其後有苻堅,姚萇、宇文氏的北周以此為都。

高宗又問:「漢武帝開掘昆明池到底在哪一年?」許敬宗答道元三年,準備征伐昆明,便開挖此池以習水戰。」高宗便命他與弘文學士考察古代宮室舊址,條列上奏,進位中書令,仍為侍中,許敬宗對冊立武后出了力,他知道武后善於操縱,生性鉗戾,能夠控制皇上而穩固自己的權力,便暗自交結武后,並驅逐了韓璦、來濟褚遂良,殺害了梁王、長孫無忌、上官儀。朝臣疊足而立,驚懼地奉事他,威寵熾灼,當時無人能比,改為右相,以病謝,拜太子少師、同東西台三品。他年老,上朝時不能趨步而進,高宗特別降詔,讓他與司空李勣朔日上朝,可以乘小馬到內省。高宗封禪泰山,以許敬宗領封禪使行至濮陽,高宗問竇德玄「此地又名帝丘,為什麼?」竇德玄沒能回答。

許敬宗插嘴說:「臣能知道。古時頊帝開始居於此地,以為天下王后來夏後相襲為都被寒浞所滅。相的妻子緡正在懷孕,從牆洞中逃出,就在此地。後來昆吾氏居此地,而為夏伯,昆吾氏衰以後,被商湯所滅。商頌中說『韋、顧既伐,昆吾、夏桀』(意思是伐滅了書、顧二國,接著就是昆吾和夏桀了),說的就是這事。到春秋時,衛成公從楚丘遷居於此,《左傳》說「相奪予享』(意思是夏後相失去的,被我所享有),就是因為它是夏時的舊地。因為它為帝所居,所以叫帝丘,臣聞有德的君主要開拓國土,而失道的君主則喪失疆域,自古美的大都會,都不是由一姓永久佔有,所以有國家者不可不慎重呀。」高宗道:「《書經》說『浮於濟、漯』,如今濟水與漯水隔斷而不相聯接,這是什麼緣故?」許敬宗答道:「夏禹導水東流為濟水,流入於黃河如今由漯水至溫縣而入黃河,水從此伏流地下,過黃河而南,出地為滎水,又伏流地下而至曹州、濮州,分散出於地面,合流而東,汶水由南而流入,所謂「為滎,東出於陶丘北,又東會於汶』(按此句出於《書經·禹貢》)即是。

古時五行都有官職,水官不失職,則能辨別水的滋味與顏色。流而出地,合流而又分,水官都能辨識。」高宗說:「天下許多大河巨流都沒載入祀典,濟水甚小而列為四瀆之一,這是為什麼?」許敬宗答道:「瀆的意思就是獨,是指不憑藉其他水流而獨自赴入海洋的河流。而且天有五星,運行而成四時;地有五嶽,其水流而為四瀆;人有五事,用之而為四肢。五是陽數,四是陰數,天地人都是有奇偶和陰陽的。陽者光明,陰者晦暗,所以辰星隱而難見。濟水潛流於地,屢有斷絕,其狀雖然微小,但卻是獨而且尊的。」高宗道:「說的好。」許敬宗下去後,自矜道:「大臣不可無學問,方才竇德玄不能答對,我都為他覺得羞恥。」竇德玄聽了,不屑地說:「每人有每人的特長,我不強說自己不懂的東西,這就是我的特長。

李勣說:「許敬宗博學多聞,這固然很好,但竇德玄的不強說不知之事,不也是很好么!」起初,《高祖實錄》和《太宗實錄》都是敬播所撰寫,信實而詳盡。及至許敬宗擔任監修國史,便隨意篡改,不持公允,專出一己之私心。早先虞世基與許善心一起被宇文化及殺害,封德彝常說:「當年我看見虞世基被殺時,虞世南匍匐於地,請求替代哥哥去死;而許善心被殺的時候,許敬宗頭拜舞以求自己的保全。」當世以為口實,而許敏宗懷恨在心,到了給封德女寫傳的時候,他便極力以惡事、許敬宗的兒子了尉敬德的孫女,而他的女兒驚給了錢九隴的兒子,錢九隴本來是唐高祖的家奴,許敬宗便為他編造門第功狀,甚至把他與劉文靜等人合為一傳,唐太宗賜給長孫無忌風賦》。

許敬說成給尉遲敬德,蜜長龐孝泰率兵隨駕證伐高麗,敵人笑其怯儒,襲破其軍,許破宗接受了他的金錢,竟然稱他屢次擊破故軍,唐將中稱得上驍勇的只有蘇定方和龐泰,曹繼叔,劉伯英比他們差得太遠了」,但自貞觀之後,編次自晉至隋諸書,以及《東殿新書》《西域圖志)、《姓氏錄》、《新禮》等數十種,都是由許敬宗總管,皇帝的賞賜不可勝記許敬宗經營府第豪華越禮,甚至建互相通連的樓閣,讓諸妓在上面跑馬,他縱酒奏樂以享受。他寵愛自己的一個婢女,便讓她作為繼室,謂姓虞,他兒子許昂與她通姦,許敬宗便惱怒地斥黜了虞氏,奏請貶斥昂於嶺南,很久以後才上表請還咸亨初年,以特進退休,仍於朔望日上朝,續領俸祿。死,年八十一,高宗為之舉哀,詔令百官哭臨於其府第,冊贈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大都督,陪葬昭陵,太常博士思古評議道:「許敬宗把兒子拋棄在蠻荒邊遠之境,把女兒嫁到蠻夷之部,應謚為繆,」許敬宗的孫子許伯投訴說袁思古懷有仇嫌,詔命重新評議。

博士王福時說:「古時的何曾雖然又忠又孝,但由於他一日吃飯用達萬錢,所以謚為繆丑,何況許敬宗忠、孝兩棄,而飲食男女的毛病又超過何曾呢!」堅執不肯改高宗又詔命尚書省參予評議,改謚號為恭許彥伯,是許昂的兒子,頗有文才,許敬宗晚年不再寫文章,凡是朝廷的重要典冊都由許彥伯代筆,許敬宗曾對許昂開玩笑說我兒子不如你兒子,「許昂答道:「他父親不如我父親。」後來,許敬宗又聽信婢女的言,奏請把許彥伯流放嶺南,遇赦還朝,累官太子舍人。他既與袁思古結下讎隙,想在路上攔截毆打,袁思古說「我是為你的亡父報仇呢。」許彥伯慚愧而止武則天垂拱年間,詔以許敬宗配饗高宗的廟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湖客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江湖客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