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原創文章】清明的香味

【原創文章】清明的香味

泉州似乎每個節日都有自己特定的食物,端午節的燒肉粽,七夕節的糖粿,清明節這一天則要吃潤餅。時令的肥美海蠣煎、小煎乾的瘦肉和豆乾、甜甜的胡蘿蔔絲、清脆的豌豆,以及炒米粉——那是咸吃,或者甜吃,撒上白糖拌好的花生碎,都攤在薄薄的一張潤餅皮上,再撒一小撮虎提,捲起來,就是一個潤餅菜了。

其實,現在人們已經不用管是否過清明,隨時想吃了,買齊材料就能製作,不像小時候,過幾個清明才能吃一次。兒時的潤餅對於窮孩子來說很奢侈很遙遠,卻又異乎尋常地好吃,好吃得深深記得那種味道,以至於很多年後的後來,就算吃著很一般的潤餅菜,也似乎喚醒了埋藏在心裡的少年的香味。這味道「也許要哄騙我的一生,使我時時反顧」,舊時的遊子在燈下那麼說著。

小時候,潤餅皮只在清明節前後賣。掃墓那天,大人早早去菜市場,買晚上要吃的潤餅,買上午開始掃墓的祭品,有時候是做幾樣菜,再湊幾樣點心零食。泉州的風俗是喜歡小孩也跟著去祭拜,人去得越多,越熱鬧,似乎祖先們就能越高興。每次小孩子跟著漫山遍野地去掃墓,其實暗地裡最高興的是可以偷偷吃一路。

年紀小還不懂得害怕,光腳穿過一年似乎才會走過一次的路,林間時而有些動物悉窣的細響,爛掉的層層落葉踩上去濕膩膩的不安,有次甚至見到掛在樹上的小獸,看過一眼嚇得倉皇逃跑一陣後又鎮定了。那時,有一種莫名的好像那些祖先們真的會保護你的安定。

在孩子的眼裡看來,少人問津的山有種種難得的好處。草叢裡每每有鮮紅欲滴的小野莓,都特別甜美,土裡拔出來的小水晶蘿蔔也脆的好玩,澱粉味濃厚里有一股回甘,就連長長的蘿蔔纓也帶著獨特的酸甜。只是大人步伐快,小孩子既要小跑跟上,又時不時地犯饞,總還調皮地把路邊經過的碗花和不知名的山花打掉,花瓣落在雨後的泥濘里,遠遠瞧著五顏六色的一片,喧喧嚷嚷的,就好像整座山也有了不少生氣。

大人們年年都記得哪裡有哪位祖先。小孩子卻從來沒有記住哪一位。多年後唯一的印象是爬上最高的一座山,周圍有一大片的梔子花。白色純粹的花兒,安靜地散發著濃郁花香,站在其間常常會想,以後也要躺在這裡,喜歡那些花兒的陪伴。

長大的孩子已經有許多年不曾去掃墓了。漂泊的某些夜裡,夢見回家了,卻是茫茫的一片墳墓,著急地四處搜尋那些熟悉的人,大聲喊著一個個名字,卻無人回應……醒來枕邊一片潮濕。小時候從沒有過的不安卻在長大後無聲無息地生長。

懵懂成長的孩子,從不曾懼怕過死亡,活著或者不活,似乎只不過是彼此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就像倚在老厝的門口,看著逝去的老人被抬進了一牆之隔的祠堂,鞭炮噼噼啪啪的響起,只覺得熱鬧。等到了真正痛徹地失去過,反而會倍加珍惜那些猝不及防閃出的瞬間。親人去了,也只是去了遙遠的地方,從來不曾離開過我們。他沉睡的那裡沒有白色的梔子花,但是他回到的惠安老家有高高的相思樹。淡淡的樹香是最後能回憶起的他的味道。那時就又換了想法,以後也想陪著他在那裡。

這樣和長輩說的時候,被告誡不吉利要噤聲。後來就不再說話,只是站在高高的山頂上,四下里望著,努力要記住走來的路,卻很快在下山時全都忘記了,只剩下相思樹的香氣。

這些年漸漸地活得越來越淡了。與人交往是,對自己是,有限的回憶也是,模模糊糊的一片,惟有記憶里的味道越發濃烈,有潤餅菜中彙集的百里香,有淡然遠拂的梔子花香,有高山雲闊的相思樹香,還有山上野果透出來的陽光的澀香,彷彿拼拼湊湊,可以有一個名字叫過去,卻總捉不住一縷影子。只是,每每仰望天空的時候,總會有一瞬間,恍惚地覺得那個遙遠深邃的天邊,或許就是兒時仰望無數次的那一片家鄉的天空。那一片天空,就這樣淡漠地一直留在視線里,在每一次抬頭,就能看到的地方。

作者申明:本公號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圖片來源網路,版權屬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行走江湖甲 的精彩文章:

TAG:行走江湖甲 |